在烟台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实习报告

2020-03-02 03:02: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走进记忆

(一)

——有趣的记忆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王琛雲

理论依据:

记忆是指信息在脑中的储存,使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记忆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是心理发展的奠基石,是决定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心理条件。记忆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认知能力,通过后天的训练,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就能使记忆力有所提高。高中阶段是人生记忆的最佳时期,高中生处于记忆的“高峰“时期。由于职高生很多是经历过中考失败的打击,对记忆没有信心,甚至可能对记忆有畏难情绪,对自己的记忆力丧失信心,因而本节课将以各种有趣的小测验为主要内容,边做边讲,使学生在讲解和实践中了解记忆的三大规律及窍门,对记忆重新产生兴趣,愿意将记忆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去。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记忆,记忆的规律

2、态度和情感目标:培养积极记忆的兴趣,增强记忆的信心

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根据记忆的规律,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记忆力。

活动重点:

把握记忆与遗忘的规律,掌握记忆的方法

活动难点:

结合同学们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改进记忆方法,并把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去。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学生参与探索为辅

活动对象:综合部学生

活动课时:1课时

活动时间:2009年12月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给同学们呈现几组记忆内容,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识记,并能回答出来。材料如下: 材料一:419555470

材料二:11840219493196641997

材料三:3 8 6 1 1 2 5 4 3 6 5

请你从100开始5个5个往回数,100、9

5、90„„

材料四:下面8个词语,你能在30秒钟内记住吗?

气球、天空、导弹、苹果、小狗、闪电、街道、柳树

材料五:A E E E G G I I I I L NN N N R R S S T T

请你试着记住这些字母(顺序不限)

请学生们起来背诵一下记忆材料的内容,并讲一讲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平时对于课文是如何记忆的?用些什么方法

意图: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记忆的积极性,引起学生记忆的兴趣,为主题的引入铺路。

二、引入话题

指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作为综合学部的学生,与数控、汽修学部的学生相比,有一种很重要、很特殊的能力是我们所拥有的,那就是“背功”。那么大家想不想拥有超强的“背功”呢?那么“背功”是天生遗传的吗?其实不然,“背功”既然是一种功夫,那就是我们靠后天练出来的。“背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记忆力,也就是记忆的能力。我们要通过这节课牢牢把握住记忆的规律这把金钥匙,就能打开记忆之门,成为记忆的强者,大家想不想啊?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记忆吧。

意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性。

三、进入主题

(1)了解什么是记忆,记忆的原则

记忆就是对经验过的事情、接触过的事物或学习过的材料在大脑中印象保持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读诵过的文章,闻过的花,做过的事情,听到过的故事等等,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就是记忆。记忆根据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感觉记忆(几秒钟)、短时记忆(一分钟以内)和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直至终身)。长时记忆的容量是非常大的。曾经有人研究过,如果一个人一生孜孜不倦地学习,那么他的大脑可容纳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量是一千多万册,所以我们的大脑不可能会被知识塞得爆炸。因此,我们在识记一些高中阶段的知识时,一定要对自己说一句话,那就是“我一定能记住。”这些知识对我们的大脑来说只不过是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

意图:简单了解一下记忆,并树立记忆的信心。

向学生呈现一组材料:

一个两条腿的坐在一个三条腿上,吃着一个一条腿,这时来了一个四条腿,抢走了一条腿,于是两条腿拿起三条腿打四条腿。

推荐一位学生上台朗读材料,然后让该学生坐回原位,让其他学生闭上眼睛,让大家说说这位同学今天穿了一身什么样的衣服。学生说出后,让学生明白这种记忆是无意记忆,是我们没有特意留心地去关注,所以就会出现有些同学答对,有些同学答错,有的同学没有答上来的情况。你会发现这种记忆的保持时间不持久。

再请同学去体会一下,给他们读一段材料:开来一辆公共汽车,到站后,下去3人,上来4人;下一站,下去5人,上来2人;下一站,没人下,上来1位怀抱婴儿的妇女了;下一站,下去4人,没人上车;下一站,下去2位男士4位女士,上来3人。请问:公共汽车一共停了几站?

你做了这道题后有什么感觉?

从中引出我们要有目的地去记忆。有心理学研究证明,有目的的记忆效果好,时间保持久。所以我们记忆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

意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从而要求在记忆时要有明确的记忆目标。

(2)记忆规律的探索

规律一的探索:

回过头来看材料,如果让你记住上面这段话,你是怎么记的呢?是背:“

二、

三、

一、

四、

一、

二、

三、四”的顺序吗?有的同学也许头脑中会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孩子坐在一张三脚凳上吃着鸡腿,结果来了一只狗,抢走了孩子的鸡腿,孩子生气地用凳子去追打那条狗。这样记忆是不是既有趣,记得又准确呢?从而得出规律一:识记有意义的事物不易忘记。

我们找到了规律,那么我们如何使用它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我们要记忆的材料意义化。如何意义化呢?关键是理解。比如语文的文言文,我们在预习时读它会觉得很难懂,读起来的时候,断断续续,像吃螺蛳一样。但是,老师上课讲解后,你就会明白了,那篇文言文对于你来说就是有意义的材料了。

意图:让学生明白记忆是以理解作为基础的,同时引导一种联想记忆法。

规律二的探索:

不知道各位同学最近有没有这样的烦恼,就是刚刚背过的东西很快就忘了,如刚记得单词,没过一会儿就忘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没几个单词了,感觉很苦恼。为什么老要忘记呢?不用担心,这是我们记忆的正常现象。记忆的过程中,遗忘就发生了,遗忘是记忆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最著名的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他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得出记忆的规律。(展示艾宾浩斯曲线图,解释遗忘的规律:记忆遵循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即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的保存量是不同的,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比较多,以后保持量逐渐趋于稳定地下降,到了相当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

意图:联系学生学习实际,抓住记忆的规律,并引出防止遗忘的方法。

(3)防止遗忘的对策

对付遗忘最好的武器就是及时复习,就是在遗忘大量发生之前进行复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复习也要讲究方法,间隔时间过短,复习次数过密,对记忆也是没有好处的。就像刷油漆那样,如果一件家具需要刷三遍漆,则只有等第一遍油漆干了以后,才能刷第二遍,等第二遍油漆干了以后再刷第三遍,而不能连续刷三遍。复习也是一样,时间和次数的密度应掌握好。根据遗忘具有先快后慢,逐渐缓慢发展的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应先密后疏。举例:背一个单元的英语单词。

我们可以利用大块的时间记忆(如自修课、休息日)、利用零碎的时间回忆(如吃饭前后、散步时、排队时、等人时、睡觉之前)、利用最佳的时间记忆记忆(晨读、接近中午吃饭的时间、晚上)

意图:对保持记忆的方法进行指导,同时联系学生实际,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

防止遗忘还有两种比较有效的办法。

1、防止干扰。这里的干扰不仅包括外界的人、事、物对你的干扰,同时也包括学习材料本

身的干扰。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中间材料受双重影响,记忆效果不如次序排在前面和后面的内容好。(英语一个单元的单词,两边的记忆效果好,中间的效果最差)。因此,

我们在学习记忆时应当适当的进行记忆间的休息,控制记忆量,以减少记忆间的干扰,或者合理安排学习活动,使各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如,记20分钟单词,后做25分钟的数学作业,然后再进行单词记忆。

2、过度学习。平时大家该背的课文背会了以后,还会不会再多背几次呢?有没有这样的习

惯?我们记忆材料的习惯是,当我们能够完全背诵后就停止背诵。但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你在完全能够背诵后,再增加一定时间和背诵次数,记忆效果会大大改善。通常保持在超过50%—100%的范围内。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把一篇文章完整地背下来,如果我们再花15到30分钟的时间多读多背几遍,记忆的效果就有了大大的提升。因此在学习时不能只满足于“我会背了”,而应当是“我是否滚瓜烂熟了”。(出示过度学习的比较曲线)

意图:让学生对自己平时记忆的习惯进行回忆,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完善记忆的效果。

(4)总结

我们现在来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了哪些内容。两条原则、两条规律、三种防止遗忘的方法。两条原则:

1、自信原则,我一定能记住!a piece of cake!

2、目标原则,我要记住什么内容,记到怎么样的程度。

两条规律:

1、识记有意义的材料要比识记无意义的材料时间要短、效果要好,所以我们要把记忆的内容意义化,意义化的关键就是理解。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而对付遗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复习。

三种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复习要讲究策略:先密后疏。

2、防止干扰:防止外界事物对你的干扰,同时也要防止记忆的内容对你的干扰。

3、过度学习:根据自己学习剩余的时间来进行过度学习。

意图:对一堂课的总结,就是考察学生的效果如何,同时,这也是一种复述的学习方法。

四、结束语: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的记忆力也是一样的,记忆力作为我们智力的组成部分,在我们现在高中阶段的中还是在不断发展的。

意图:告诉学生,我们的记忆里是在不断发展的,这里有无限的潜能等待他们的开发。

教学反思:总的来说,这堂课在结构及内容上还是比较完整的,但是在完整的同时,我认为还是内容太多了,不能细讲,只能简单带过,让我觉得仍然意犹未尽。有老师指出,这堂课有点像在印证某种心理学理论,讲授比较枯燥、理论的心理学知识,有点像大学的课堂,没有突破自己当初学心理学知识的模式,没有真正将学生的学习中的问题结合进去,没有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缺乏应用性,会使学生仍然不会应用记忆的规律。我觉得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没有选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生动的素材,就不能把心理健康课深入进去。我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发现素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心理学的应用性。

在烟台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实习报告

在报社媒体新闻中心的实习报告

烟台新闻中心简介1

日报社新媒体发言稿

烟台实习报告

大学生新闻中心实习报告

新闻中心记者实习报告

新闻中心记者实习报告

新闻中心编辑部实习报告

年新闻中心实习报告

《在烟台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实习报告.doc》
在烟台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