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2020-03-03 03:33: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山中访友》是一篇旨趣深远,行文独特的散文,不仅绘景细致,融情入景,还将景物人格化,且与之倾心交谈,表达回归并守护纯美精神家园的热望和喜悦。其最大特点不只在于想象别致,更在于角度由常见的欣赏大自然的旁观者,变为“物、我”相合的亲历者,但文中若隐若现的因尘世纷扰而寻求精神超脱的思想,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难企及,不妨依照编者的意图“„„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那充满诗情的画面”。重点把作者钟爱自然的感情传达清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精神洗补的内容,这样学生往往容易接受,也更受迎。

2.多种形式朗读,为学生营造一个文字、声音、情感和想象构筑起来的诗意的语文世界。 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建立以探究、理解、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仿写等活动中理解知识的意义,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数学目标:

1:有情感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借鉴本文写法,仿写 课前预习:

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播放《小河流水》音乐及画面,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以此自然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用不用符号勾画出访问了哪些朋友?及怀着怎样心情去,为什么带回满怀的好心情?

读毕、生答、师归纳板书 三:细读慢赏

1师生合读(师读

1、2段,生选喜爱段落接读,配乐,其他同学静静听,想象画面。

2选择最感兴趣的朋友和同桌说并讲清理由(可用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表示自己的喜爱),生回答中穿插朗读,领会情感。 3从这些朋友中得到什么启示?小组讨论交流 四:仿写深化

亲近大自然会发现更多东西,那么我们如何和大自然对话呢?选择喜欢的景物说几句话。几分钟写作,之后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doc》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