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失分原因及对策

2020-03-03 17:38: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文言文阅读失分原因及对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对7-9年级的具体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诠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为了遵循《课标》,兼顾农村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本次对学生的答题能力进行测试,分析阅读质量,并提出个人对语文教学对策的一点浅见。

一、命题特点分析 试卷主要考查这几项内容:

1、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此类题考查学生能否顺畅地朗读文言文,并结合文意正确划分朗读的节奏。

2、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试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情况,不是简单地对知识的复现和回忆,而是借助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3、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重点语句。试题考查学生的翻译是否忠实于原文,是否准确顺畅,语句是否文雅,尤其是对重点实词能否翻译到位。

4、归纳和概括文章内容,把握文意,并对人物及事件等进行简单评价。该试题考查学生能否从关键词语、语句入手,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中心,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要点归纳出来或进行评价。

5、分析和鉴赏作品的艺术特点。例如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等。该试题考查学生能否借助对文言文大意的理解,对这些作品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和鉴赏。

二、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在本试卷的答题情况中反映出以下几点问题:

(一)文言文断句存在的问题:

1、不懂词义:不懂句中的多义词或兼类词的含义;

2、不明语法:(1)给省略主语的语句断句,将前一句的宾补或补语误以为后一句的主语;(2)将含有介词结构的语句断句,割裂介词结构或动词之间的关系。

(二)对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情况存在的问题:

1、文意不通带来的困难,有些学生读不懂句意和整个文意,对于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也就不明白;

2、语法不通带来的困难。学生对句意是明白了,但是句意前后是什么关系,学生又不明白,其原因在于学生对单句的语法和复句的关系不能掌握;

3、语境不看造成问题。文言虚词在语境中相对文言实词比较孤立,学生往往忽略文言文上下文语境的推测。

(三)文言文翻译存在的问题:

1、混淆古今异义,替代不当;

2、词类话用分析错误;

3、脱离语境,忽略推测;

4、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5、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6、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7、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四)归纳概括文章内容,对事件及人物评价存在的问题:学生对文章大意无法正确理解,导致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能很好把握,无法从事件的六要素入手,对人物的评价也不够准确,中肯。

(五)分析和鉴赏作品艺术特色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什么是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不够理解,无法对应题目要求作答。

三、相应对策

(一)授之于“渔”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养成了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鱼”,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1)学会读注解。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勤查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阅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此外,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或义项过多的词,教师可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讨论、鉴别、分析、比较。这样,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学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养成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1)养成诵读的习惯

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韵律节奏方面看,文言文立足于汉语方块字的基础,形成了一种偏于对仗、注重平仄、节奏整饬、讲究协韵的韵律形式。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偶句和散句的搭配串联,形成了一种节奏整齐、韵律统一的行文之美。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较少读课文,认为读课文会耽误授课时间。其实不熟悉文章,学生对文义的理解认识从何而来?不反复诵读文章,又如何能培养出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呢?因此,要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就必须加强课堂诵读训练。诵读乃至记忆,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还要尽可能让诵读方法多样化,如教师范读、听录音,学生默读、吟诵、齐读、分组读、个别读等等,也可以开展比赛,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应指导学生读出不同文章的语言特色,哪些字要加重读,哪些字要舒缓悠扬,哪些地方要低吟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同学们对文言文的语感势必会增强。

(2)养成分类整理的习惯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文言词语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于阅读种种的书。”新课标也要求初中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所以学生学习文言文务必使学生掌握文言词语的一些规律性用法和特殊的意义,然后把这种能力迁移到文言文学习中。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参考书等方式对词形相同而词义和用法不同的常用实词、虚词进行归纳,对各种句式的具体情况进行整理,并附例句,在知识体系和知识对比中学习。

总之,我们应理性地正视我们身陷的“困境”,勇于探索,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我们最坚实的步伐。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一定能彻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失分原因分析及对策开题报告

数学选择题的失分原因及对策

学生考试失分原因

数学考试失分原因剖析

小升初考试失分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国家公务员申论失分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简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文言文阅读失分原因及对策.doc》
文言文阅读失分原因及对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