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钻研教材

2020-03-03 18:04: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怎样钻研教材

内容摘要:

备课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第一前提,也是教师提高专业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追求设计教案,并不去深究教材,这样就会造成教学方法的千篇1律。钻研教材要注重方法,同时要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

钻研教材 现状 方法 深度 广度

钻研教材的意义及现状

作为一个教师,备课是日常教学活动常规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而钻研教材则是备课最根本的一环,也是最重要一环。于永正老师说:“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言下之意就是: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的艺术。可见钻研教材在备课中的重要作用,是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的。对于一篇教材,只有通过仔细地阅读,从容地咀嚼,力求明其思路,探其精微,对作者通过一词、一句、一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表达其深邃思想的所谓“文眼”,能够抓准用活,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可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的研读教材不到位,造成课堂千篇1律,抓不到文章的精华所在,以至于教非所教,教了等于没有教。很问题看起来是教法的问题,其实归要结底是钻研教材的问题所致。教师们的备课更多的是从应付学校上级的检查。教师缺乏一定的钻研意识,把钻研教材视为外在的强加要求,只拿教案来应付了事。为写教案而写教案,其结果只能是流于形式。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通过研究教案来分析备课。其实钻研教材就是教师在研读教材,一个教师的语文素养其实就他的语文课堂。教材吃透了,教法自然就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了。 在教学实际中,钻研教材,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一、首先钻研教材,要钻研教材的基本内容

1、课前出声朗读 三五遍

于永正老师说:“钻研教材的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一般要朗读四五遍。”可笔者认为朗读,教师课前的朗读是钻研教材的第一步,而不是第二步。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朗读教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可是,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远远不容乐观。我们来看一个个屡见不鲜的例子:一二年级的语文课堂

1 上,教师的范读很少听到,有听到的也是教师本身拿腔捏调地朗读。到了高年级段的课堂上,教师基本上是不开金口了,美其名曰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朗读能力,殊不知没有明师何出高徒呢?笔者听到一堂课,当学生出现读不好的时候,教师就是视而不见,任其读不好,根本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学生的朗读水平本可以得到提高的时候,就轻易地错过了。当笔者问及原因时,那位教师不好意思地说:“我自己也读得不好,我怕读出来让学生笑呢。”教师一般在上新课时,总是要求学生读课文读个三五遍,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大意。但我们自己在备课时却未必认认真真读过课文。由于没有读,以至于在课堂上出现范读不到位,指导朗读不利,甚至是出现读错字音的现象。

相反的一位教学教师为了教学好《二泉映月》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读一段,听一段。为了让文字的感情、节奏恰与音乐契合。为了让静听的五处,恰在段落与段落、层次与层次的中间。为了找到这样的契合,巩固这样的契合,教师事先练习了十多遍。只有事先在家里练习上十多遍,再引导学生配乐朗读就心里有底得多了,就能真正做到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教师课前认认真真地读几遍课文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这里“读”,不是默读而是出声朗读。出声读以后,教师才能了解哪些字词自己在读音和意思会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句子在教学时要重点指导,也只有出声读,才能练习自己的朗读水平,以便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

2、勤查字词典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对于我们教师自身来说应该是浅显的,所以在看了课文后,我们会不经意地忽略一些字词,尤其是常见的自以为不会读错和理解错的字词,浮光掠影放了过去。虽然在一篇课文中一个字词只是极小的一个局部,但在教学如果能抓住一个小小的词语深究下去,往往能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三年级的下册的《燕子专列》一文,课文中有一句:“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我的一个同事说:“在教这课之前,我从来没见这个词,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呢?”我当时就笑话她说:“这个词很常用的啊。”另外一个同事一定要问有具体是什么意思?我翻看词语手册,说是微微的寒意(多指春寒)。她当即提出疑问:“这样说,课文里怎么说是大雪不止呢?”一句话提醒了 2 我,于是通过查字典,我知道 “料峭”在本文用得不妥。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料峭]〈书〉形容微寒(多指春寒):春寒~。宋代苏轼《定**》有一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也可为证。本课没有把“料峭”作为要掌握的词语,在教学时,我就建议学生将相应的句子修改为“冒着凛冽的春寒”或“冒着刺骨的春寒”。这样,师生对于这个词的理解就深刻多了,相信在自己的用词方面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了。

二、钻研教材,研出教材的深度。

1、钻研教材的第三步是正确领会谋篇布局的意图。

教师读好课文,了解了基本字词的意思还远远不够,不仅要得其意,还要得其形。语文学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然,也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白鹅》一课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佳作。文章通过对白鹅姿态、吃相、步态、叫声的生动幽默的描写,体现出了白鹅的高傲的特点。文章结构清晰。文章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写鹅的吃相,以此体现其高傲的特点。很多教师在教学白鹅姿态、步态、叫声时驾轻就熟,可是一到吃相部分就拿不住了,教学就显得凌散了。课文的第5自然段写白鹅的吃法一板三眼一丝不苟体现了其特点。第6自然段写白鹅吃法要一个人伺候,即使面临着被狗偷袭仍丝毫不改其吃法。第7自然段写白鹅的主要试图改变它的吃法故意将饭罐和水盒放在一起,以免麻烦。可是鹅老爷所需要的泥和草仍在远处,它不嫌其烦,仍是一板三眼。这三个自然段是一个整体。如果在在钻研教材时,没有发现其机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怎么把它们做为一个整体来教学呢?又怎能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呢?

又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比尾巴》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3 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笔者在钻研教材,分析其结构第一二小节采有一问一答的形式写了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第二三小节也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写了,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可是很明显,作为儿歌,“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最好看? ”这两个问句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一个比喻形式的,后者只是一个普通的问句。另外,隐隐地觉得谁说只有孔雀的尾巴是好看呢?一上网,查到写本文的老作家程宏明创作的儿歌《比尾巴》上世纪80年代就入选全国小学《语文》教材。30多年过去,老先生精益求精,在《小学语文教学》发 表《百改不厌为求精》,对《比尾巴》等提出修改意见。他建议将《比尾巴》最后的问句改成“谁的尾巴好像大花扇?”这样既可以准确形象地表意,又具有用儿童的眼睛观察,用儿童的语言表述的特点。于是在教学中,教师就大胆地将自己的疑问讲给学生听,要求学生将第三小节的普通的问句改写类似于第一小节的带有比喻的问句。

2、钻研教材,要钻研文章的主旨含义。

钻研教材要深入,浮在表面,致使教学内容不明确,该教学的不教学,不该教的却偏偏重复教学。比如《酸的、甜的》很多老师拿来做公开课的课目,基本上都教砸了。老师们喜欢将“猴子实践出真知”的精神定义为主题,而对该文的

4 真正主角狐狸却置之不理。造成这种误解,是课文决定的,因为在这篇课文中有松鼠的心理描写,也有猴子的心理描写,高明的作者却独独省略了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是酸的”的心理描写。而这正应该是语文老师要引领学生们去发现的文章蕴含的东西。如果教师为什么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琢磨一下狐狸“硬说葡萄是酸的”中的“硬”字呢?

在教学《检阅》一位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发现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从篇幅上看应该是儿童队员,但从内在中分析应该是博莱克,因为,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但是,文章写博莱克的文字只有短短的一个自然段,几十个字。儿童队员在讨论博莱克的问题,却没有博莱克参加。于是,他意识到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主人公缺失”的问题。博莱克的命运操纵在儿童队员们的手中,自己却没有丝毫的决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的权利,这显然是大家对博莱克的不尊重。于是,他又想到了文本的批判,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讨论儿童队员的做法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抛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批判是否得当,不能不佩服教师的钻研教材独到的眼光,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对语文文字和文章含义的敏感。这节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文本的解读超越了一般老师会陷入的窠臼。

三、钻研教材,钻出教材的广度

1、拓宽课文相关的知识

一篇课文如果单就知识点而言,小学语文可教给学生的实在是太少了。教师一定要有意识,拓宽学生的眼界,要让学生对课文相关的知识产生兴趣。好比,一个孩子吃了鸡蛋,他一定要问问这蛋是怎么生出来的,还要问问是先蛋还是先有鸡。

比如,我在教学一篇古文改写的中国寓言时,一定要告之学生这篇文章的出处,像《惊弓之鸟》出自《战国策》。学完课文之后,我的一位学生兴冲冲地买到了《战国策》,结果发现全是文言,根本看不懂。于是我告诉她书可以保存到有足够能力读的时候再来。

2、拓宽课文的外延

一篇课文的外延是很宽泛的,怕只怕教师和学生就是画圈,走不出教材,只

5 是就教材而教课文,这样学生积累的语文素养就不会高深到哪里。教学《除三害》,教师可以事先搜到相关的连环画和京剧剧目让学生欣赏观看。学生就会明白《除三害》由来已久,这样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无形中就产生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堂课?”

历史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 这种用整个生命备课的精神值得广大教师追求

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

如何钻研教材

在钻研教材时

钻研教材应一丝不苟

钻研教材的步骤

语文教师如何钻研教材

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该怎么钻

浅析体育教材钻研方式

《浅谈怎样钻研教材.doc》
浅谈怎样钻研教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