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工作总结

2020-03-03 19:39: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支教大总结 《支教生命叙事》

南圣中心校

慕贤明

支教篇1 —— 夏.且行且珍惜

9月27号我从家里出发,中午和小伙伴们汇合,很快就踏上了梦寐以求的支教旅程。我们从太原出发,在石家庄倒车到三亚,沿途经过翠绿的山水人家,景色很美。列车在广州站停了十分钟,我们下车透了透气,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很是闷热。等列车到达东方站后,我看到了广阔的大海,水天相接,美极了,这就是我向往的海南岛吧。

在三亚下车后,支教处郭老师和韩老师俩儿大帅哥已经在车站等我们了,在来五指山的路上,山路十八弯,有点不舒服。下车后,郭老师带我们去吃了点东西就感觉好多了。下午,我和小伙伴们去了畅好,老师们很是热情,帮小伙伴们拿完行李后,庆庆姐还给我们拿来几个刚摘的椰子,这是我第一次喝到了新鲜的椰汁,回到南圣后,组长还帮我把椰肉剥下来吃,味道好极了!刚来宿舍感觉有些潮湿,收拾了宿舍,我们住就下了,下雨天墙壁的裂缝会漏雨,陈校听说房子漏雨后,立即给我们换了新房子。

当天晚上干爸干妈邀请我们去吃晚饭,第一次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走,凉凉的,还挺新鲜。老爸老妈把我们迎进去后,就热情的攀谈起来,感觉老爸老妈都很fashion,和我们说很多时髦的话题,虽然他们的孩子都和我们差不多了,但他们都有颗年轻快乐的心。我是唯一一个北方女孩,老爸老妈很照顾我,问我能否吃惯这边的饭菜,还让我尝了这里的小米椒,味道特别辣的,刚一小口,眼睛和鼻子瞬间酸了,差点辣哭咯。老爸老妈看我辣成那样儿就哈哈大笑,小伙伴们也都笑了,我也禁不住笑了。还有这里地道的糯米酒,口感香甜,尝了一小杯,慢慢地感受到了这里的浓厚的酒文化。第一次出远门,老爸老妈就和自己的亲爸妈一样,完全没有陌生感,就这样,我很快的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我们住的地方是老师的宿舍楼,没到两三天的时间,整个楼的老师都熟悉了。我们常常一起聊天,谈论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也很快和其他老师打成一片,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可爱的群体之中。作为老师,我会时刻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能够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个性。孩子们也都很喜欢我的英语课,喜欢和我一起做游戏,唱歌。他们很懂事,每次在课前课后都有孩子帮我拿课本和作业,渐渐地发现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有我教的学生,因为只要我一出宿舍门就会有孩子们在喊hello MsMu, goodbyeMsMu 那声音叫个甜啊,每每听到他们和我打招呼,心里头美滋滋的,这些都是我们班的的孩子们呐。

工作上,我带三年级的英语,三个班有一百五十人,班容量挺大的。由于假期兼职带过班,对于这些孩子,我还是能Hold住。三年级的英语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当然也是培养兴趣和打基础的好时机,作为老师,在孩子们刚开始学语言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开好这个头,我就抓紧开始备课了,准备材料和教学计划。在写这些材料时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我们每周要上多少个模块,进度是怎样的,孩子们的作业怎么写,怎么教,期中期末考试是怎样计划。我及时找到了我的辅导老师艾薇姐,她很热心的给我讲一些有关教学目标和计划的要求,以及作业的要求,我认真地做了记录,也提了一些问题。艾薇姐还很热心的借给我她那只高级的录音笔来播放听力,哈!感觉自己好幸福的!在一个月上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他们的纯真质朴,善良可爱。从老师那里学到她们的谦虚,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尤其是在听了我们英语组的几位老师的课后,对英语课和教学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如课堂目标的制定,如何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如何上好一堂英语课,感觉自己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不管是课前备课,讲课,课后练习,都需要精心准备。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呈现精彩的一堂课。

这个月我组织了开学以来的第一次测试。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努力和点滴的进步。也从中看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孩子们的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他们的忘性很大,学过的内容很快就会忘掉,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调。也有的孩子平时表现好,最后却不一定能拿到好成绩。问题有很多,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情感教育显得更重要一些。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理想目标。孩子们需要我们的引导,给他们一个温暖,快乐,纯净的人文关怀氛围,一个对未来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一颗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这样,孩子们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要做到这些,还要了解孩子们的世界,孩子的世界和我们成人的世界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我们需要有一颗年轻的心,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成长,成为他们当中得一分子,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爱。

学习上需要持之以恒,要向学生传道解惑,我们自己首先要博学。这次从大陆过来,我带了自己的专业考研书和一些课外资料。除了保证孩子们的课堂学习,课外辅导以外,我会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复习专业知识,读课外书。这样的生活很忙碌,但很快乐很充实。我相信这段支教生活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且行且珍惜。

支教篇2 —— 不一样的秋

转眼间两个月过去咯,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技能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课堂上能够很好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想起了在支教培训时期老师说的一句话“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但不是瞎折腾,要在实习支教过程中对教学的不断反思,先是要发现问题,然后要确定解决方案,接着就进入了尝试阶段,最后是效果的检验。实习让我们拥有了很多教育教学智慧,我们也要不断的去学习,踏实专心,做那个适合的人。以下是我这一个月的思考:

在课堂上,老师在带动课堂氛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说老师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饱满的工作热情,这样就会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老师的情绪会影响到学生,那么学生的情绪也会影响到老师的心情。大家都保持一个好心情,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上去了,那么这堂课就上好了。

当然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是开始,很多课堂细节我们还要多加注意,比如说要时刻和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而且是每个学生多不能放过!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上课非常希望老师能够关注自己,多多叫自己回答问题,多多夸奖自己,有时候老师一节课不关注我,我都会不自在,很希望老师时不时会给我鼓励的眼神。我想孩子们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想要被老师多关注,所以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每个孩子的动向,眼神交流要涉及到每个同学,尤其是那些坐在最前排和最后排,甚至是那些坐在犄角旮旯的学生,他们随时都可能走神,不认真听讲,这就是需要我们老师时刻和他保持眼神的交流,让他们觉着老师时刻在关注他,这要学生就不会开小差了。

对于一些上课技巧问题,比如说要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要吸引学生的眼球,就要不断的根据所讲的内容对孩子们提出问题,学生天生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提问题会激发学生思考,主动的学习,这样的收效事半功倍。小孩子非常爱动,爱玩,爱唱,也很爱画画。针对这些特点,我主要做以下一些应对措施:

和学生做游戏,但这个游戏的目的性很强,游戏的设计也都是重难点的内容,这样很难掌握的知识就会变的很简单。小孩子争强好胜,集体荣誉感特别强烈,将学生分组进行课堂竞赛的方法很好,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时有的同学回答不上来,其他同学马上站起来为组员解围,组内相互合作,组外相互竞争,这样的氛围很好。但是这样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些小组太注重和其他小组比成绩,有是甚至会有争吵产生,还有的小组会对比赛结果不满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时刻注意把握比赛节奏,时刻提醒学生,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结果,当然老师要控制比赛成绩,不能悬殊太大,那样会挫伤一些小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音乐是种神奇的东西,不仅能陶冶情操,跟重要的是它让学生有种想要翩翩起舞的感觉。一些英文的歌曲教授能帮助孩子很快掌握学习内容,并且随口就来,记忆的特别牢固,突然也想到了自己专业课的学习,一些专业词汇的记忆,把它们编成歌曲来记可能效果会更好。每个孩子都是画家,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对那个世界的认识,孩子们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作画来表现出来。我们老师想要走近孩子们的世界,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就要从孩子们的画入手了。记得一次晚修课,有个小男孩在作画,很有意思的,它会画一只马,然后在马背上安上两只翅膀,他说马儿是会飞上蓝天的,是自由的。而且他的每幅画里都有一个太阳,太阳代表着光亮,温暖。这些幅画让我感觉暖暖的,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永不落的太阳。在看学生作画的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在课堂上穿插一些简笔画,孩子们很开心,虽然有时候学生会说我画的不像。

最近发现课堂时间不怎么好把握,很难让每个学生都站起来回答。记得在之前的支教培训中,老师说活动要涉及到每个同学,但是实际抄作起来很困难,课堂仅有四十分钟,既要复习学过的内容,还要学习新知识,时间明显不够用,要让很多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有些困难,所以课堂基本上是学生一起回答问题,这样的好处是反应快的学生很快会说出答案,其他同学跟着回答,让每个同学都能自己练习好多遍,而且比较省时间,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些学生滥竽充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且你也不知道有多少学生确实掌握了,掌握的程度如何,学生可能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不是那么深刻。。

记得自己在半个月前写下这样的教育理想;帮助每个孩子成为他自己。半年固然能培养出成绩好的同学,而学习做人,则是终生的事情,不能只埋头学问,而要努力学习艺术、音乐、人文知识,把孩子们培养成为真正的人。今天的孩子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童年时期由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的哪些东西进去了他的头脑和心灵。所以我们作为五指山这半年领路人,很是重要。

第二个月已经进入了“侦探”状态,现在不只是关注孩子们的成绩方面,更注重孩子们的思想德育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比如说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需要我们老师时刻关注,最近遇到一些孩子有厌学情绪,他们不想来学校上课,时不时的会找头痛,生病等借口请假,我们老师就要时刻去关注他们,课下要找他们谈心,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上课多多的请他们起来发言,不断给于关注和鼓励,让他们发现自己也是很优秀,让他们在和同学的相处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厌学情绪也明显有所改善。还有一些孩子会出现上课打架这种情况,这时就需要老师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做一个守纪律,不打架,和同学友好相处的好孩子,记得有一次我用半节课给学生讲红领巾的意义,引导学生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孩子,学生都佩戴有红领巾,红领巾要做到守纪律,热心帮助同学,让学生知道爱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还有的孩子上课喜欢告状这样子,直接会影响到课堂秩序,下了课要找这些学生单独谈话,告诉孩子们上课需要认真听讲,只有上课不认真的学生才会观察别人在做什么,这样处理以后,孩子们的告状情况明显减少。 虚心使人进步。时刻保持虚心的态度,我们会学到很多。在和当地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发现老师们有很多闪光点,在我们三年级有位语文老师,她很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多细节都处理的非常好。比如说要求学生带红领巾,做操的时候检查学生穿拖鞋,在升国旗的时候他会把每个学生敬礼的姿势摆好,每节课上课前都要积极主动的帮老师拿课本和上课道具,见了老师要问好,这些细节足以体现出她是多么的用心,这些小小的习惯对于孩子们今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习惯养成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不断的修剪,整理它的旁枝,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实践表明,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级学习成绩的基础,这个班的孩子们普遍上课思维都特别活跃,表现很积极,老师提的每个问题孩子们都在积极抢答,这样长期下来,学习成绩明显提升。这里的老师们也都很谦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一次有幸听到老师给我们评课,老师很细致的分析我们在讲课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指出亮点和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同时对于处理的不恰当的地方,他给了我们很多建议,感觉和老师一起能学到很多,进步也很快。他们还会时不时的和我们学习一些电脑知识,很是谦虚认真,我对老师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支教实习的时光或许会很快溜走,但我们的教育生涯才刚刚开始,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在教师这个岗位上,保持一个踏实务实的心,不断的学习,进步和成长。这个不一样的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支教篇3 —— 这个“冬天”很暖和

刚刚看到这么一句话“有一种生活,你不曾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不曾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不曾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题记

这是我在海南五指山南圣中心的支教生活。就从我们集合的那天说起吧,第一天的教学让我格外紧张,因为我也只是从大学里来的大孩子,对于教学毫无经验,是一个被传授知识者,而支教时的我就将转化身份成为一名传授知识的老师了。我看了一下自己的课程表后吃了一惊,每星期有十二节课,进入教室后发现来的学生很多,有48名,三个班就是150号人,。他们的眼睛很亮,亮得像没有微尘的海水,亮得照人。他们都认真得看着我。那时我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担当和责任,过去的三个月的时间,我把我的心血全部放在了他们身上。

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逐渐发现这些孩子们的基础很差,我们之前在学校培训的很多知识几乎是用不到的,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英语,连基本的读音还无法全部掌握,自我学习的意识也十分的薄弱,所以我们决定一切从基础入手,英语课堂开始的精力全部放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每节课都会提问和让同学们练习。到了后来学生已经能够全部熟练背诵下来。虽然对于城市里的孩子这不算什么,但对于他们,真的是很大的进步,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们也学会了主动学习。

我该教的实在是太多了,甚至有总力不从心的感觉。我开始怀疑到这里支教的半年真的能带给他们什么?知识吗?真的给他们的知识太少了,太少了。我想,我来这里,是来给他们传播希望的,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宽广,有多么的多彩多姿,有那么多有趣的事,还有中国的大好河山。但是,我也告诉过这孩子外面社会的残酷和冷漠,我不希望这些纯净的孩子受到外界社会的污染,又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改善山里的生活。我太矛盾。

渐渐地我和同学们慢慢熟络,开始真正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大部分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一切几乎只有爷爷奶奶和八九岁的孩子们自己在打理,有的甚至年龄更小。上山砍柴,下地种菜,煮饭喂鸭,小小的年纪,却已经在承担着大人的辛劳。他们一群懂事的孩子,生活的苦难让他们更早成熟。班上有个学生,起初了解到家庭格外贫困,后来才了解到他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家出走,整个家只有爸爸一个人在承担,而他们的收入来源只有一块小小的田地,只要有一场大雨或者干旱就可能白费了整年的辛苦。他有一个伟大的家庭,有一个伟大的父亲,而他自己更是一个优秀的小男子汉。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面对这样的心酸,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教导他们一定好好学习,知识改变命运。

这也是一群有梦想的孩子,他们的梦想单纯而又让人感触:有的单纯“想成为一名厨师”,有的梦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有的则梦想“入伍当兵来报效祖国”,更多的梦想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这一片大山”。他们还很幼小,但是每个孩子都很顽强,我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他们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步步迈出这座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这里的村民对老师十分尊重,无论你在哪遇见村民,他们都会非常热情的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邀请你去家里坐一坐或者吃饭,有的老人家虽然不会说不通话,但你仍然能深切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尊重。他们会拿出自己家米酒招待我们,这种热情和淳朴的品质,是我从未体会过的。在他们黝黑粗糙的皮肤下,我看到了最洁白细腻的灵魂。 每到夜晚我都会坐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静静感受这片大山,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夜色如水,对面的山上只有零星几点灯光,带来光亮的,是漫天的繁星,这里的星星比任何地方都要亮,都要大„„就像银灰色的天幕下缀满一颗颗夺目的宝石,撒下晶莹柔和的光辉,大地上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雅致,那么幽静。每到这时候,我能感受到大山的呼吸。

第一天来到这的时候,感觉半年好长,但到快走的近一个月,感觉好快,快到有些措手不及。虽然这里很艰苦,没水时澡没得洗,衣服没得换,甚至冲厕所的水也没有,更让人担心是喝的水也没;在旧食堂每天晚上都要受蚊虫叮咬,走山路会被刮伤;小岛雨水很多,我起初也不习惯带伞,很容易就被雨淋了;但是我也收到了感动,一开学收到了许多同学们送的花,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丢沙包(叶子做的沙包),一起开心的笑。放学后,我最快乐的事就是和同学们一起打球。对于我来说,这是再一次体验童年的愉悦;对于孩子们来说,和老师打成一片是很有趣的。每天总会有新鲜的事情发生,像一场精彩的舞台剧。我想离开的那天自己会怎样失控,我会多么的想留下来,可是我知道,这样的机会几乎不会再有了。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我知道他一定在述说着生命的故事。怀念那段充实并快乐的日子。

11月底支教迎来了尾声。支教留给我的东西太多太多,在另一个别样的蓝天下,感受了人性的温暖,知识的力量,社会不断进步下依然留下的畸形现象。有了爱的接力棒的传递,每一年都会是崭新的一年!我无悔于这次经历!

现在,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为什么要支教?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那儿需要支教,因为那儿需要帮助。正如“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儿”一样的简单。无论你支教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你要踏踏实实做好支教,真正能发挥出贡献,真正能看到支教的效果。在这里,我发表下想法。我觉得支教的人的条件:

一、要有爱心、热心、激情;

二、要有教育别人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有在枯燥简单生活条件里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长期坚持下去,面对的更多是激情和冲动过后,落后的村庄、枯燥的生活,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内心剧烈的矛盾冲突——当初美好的想象和初衷,与真正乡村支教生活的大相径庭!

我们或许帮不了他们什么,但是我们尽力,这样我们心里才能消除些许不安,我们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至少我们可以带给他们希望。虽然一个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影响,爱的传播。这种奉献的精神会影响着当地的孩子,当地的老师,当地的村民,还影响着你身边的朋友。以后他们也许会将这种爱传播出去。

我没有什么要去拯救教育拯救他人的崇高理想,我只是按自己的内心去做,希望自己确实能做点什么,哪怕是影响一个山区的小孩子,都会让我心境坦然,温暖,纯净。总之,希望自己在这个功利的年代里,能做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踏踏实实去做,哪怕会很艰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我守望麦田,却不是为了收获,我只是欣赏那一种天地的杰作,乐于把自己融入那无尽的麦浪。在喧嚣的尘世给自己的心留点空间,让那种感恩长存于怀。.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的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

其实每个人都有梦想,这样那样的梦想。有的人青春的梦想是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只为我爱你;有的人青春的梦想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甚至不为喜欢,只为了那一份心底的冲动。而我五味杂陈的青春,虽还没经历过很是刻骨铭心的爱情,但也经历了说走就走的旅行,乃至于更疯狂的搭车旅行。如今的我,居然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青春里追寻更多的梦想,慷慨激昂的行走,始终在路上,不断前行。

十月的海南并不炎热,连绵的降雨让夏天也失去了应有的火气,甚至于十一月底我依然可以看到葱绿的椰树,绿色的草地。这一如我的工作,不温不火。

对于生命而言,我们重在传承。而真正改变命运的,我想也只有改变观念和传授知识。如果我能通过我一个人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教育,从而改变更多大山

精神也会薪火相传!社会的进步和边远地区知识的传播,改变山里孩子的未来,就是需要更多的这样的人去做!纵然完全需要我们为自己的梦想买单,还要面对很差的生活环境,但是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虽万千人吾往矣!前行的道路上曦光未泯!

其实这样的事,有关青春梦想的事,更重要的是勇敢罢了。我身边知道我出发支教的人多数都对我说自己也有这样的梦想,但所差的就是不敢走出那一步罢了。可是,我们走出那一步才会经历,才会少了那份遗憾,不是么?梦想不需要结果,它只需要证明有那样一份在冲动存在过。

支教工作总结

支教工作总结

支教工作总结

支教工作总结

支教工作总结

支教工作总结

支教工作总结

支教工作总结

支教工作总结

支教工作总结

《支教工作总结.doc》
支教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