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教学

2020-03-02 10:41: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汉语拼音字母表》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被安排在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仅作为语文园地五中“日积月累”里“读读背背”的内容出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教师教学用书》中写“为学习查字典打基础,学生已经学会汉语拼音,教学指导时可先让学生读读小写字母,再对应认识大写字母是教学重点。”紧接着又提出了几条建议,其中第4条:“背诵《字母表》。可学唱《字母歌》,帮助记忆字母顺序。”可是,字母表的字母怎么读?一线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汉语拼音字母表》由26个字母构成。这26个来源于三个不同的类型。一类是来自单韵母,它们是:A、O、E、I、U 5个;一类来自声母,它们是B、C、D、F、G、H、J、K、L、M、N、P、Q、R、S、T、W、X、Y、Z 20个(这里是依照小学教材里的分类标准);另外一类则是来自外来语,只有V,它是专门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在以上三类中,5个韵母由于都是元音,发音比较响亮,只有一个读音,不容易混淆。而20个声母的发音,小学教学中却很有些讲究。大致说来有三种:即本音、呼读音、名称音。

1、本音。声母的实际发音称为本音,也就是在音节拼读时具体所发的音。

2、呼读音。普通话里的声母大部分是清辅音,单单是气流通过阻碍时造成的声音;少量声母是浊辅音,但发音也不响亮。为了便于教学,在每个声母的本音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构成所谓“呼读音”。

3、名称音。汉语拼音方案中给每个字母人为规定的读音,即称名称音。

只有学会本音,用本音同韵母相拼才能拼得准确;只有学会呼读音才能叫得响亮。可是名称音何用?徒增教学的麻烦罢了!《汉语拼音方案》是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通过,在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这两个机构发放的文件无疑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字母表里对每个字母的名称音都有明确的规定。不这样读岂不是违法?可是字典上给字母做注释的符号恐怕建国以后出生的这几代人能准确无误识记的恐怕是凤毛麟角。这些符号叫注音字母,它是在《汉语拼音方案》制定前通行的给汉字注音和学习普通话的一套符号,它于1913年由读音统一会表决通过的。由于当时局面混乱,至1918年才正式公布。1930年改称注音符号。认识它们的人掐指算来恐怕要70岁以上了吧!50年代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时为了便于当时的人们用已知的注音符号识记,拼音方案里才做了这样的批注。在当时,这一注解可谓是应时而生。但是,50多年过去了,随着汉语拼音的推广,注音符号早已淡出教材,因而失去了生命力。对于我们这些建国后出生的人,以及我们的后代子孙们,注音符号不亚于天书,用它们来注解字母的读音,能起到注解的作用吗?看来,最起码,字母名称音注解的改革势在必行。要么改成我们认识的汉字,要么改成我们会拼的拼音。

运用是学习的目的,如果学习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起不到作用,或根本难以运用到实践中,就会偏离学习的目的。已经过时的理论若不及时予以淘汰更新,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只有经常运用的知识才富有较强的生命力。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以致用”。时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行,一些教材教法应该与时俱进,作相应的调整或删改才能体现时代改革精神。因此,我认为《汉语拼音方案》应废除“名称音”这一读法。那我们一线教师就再也用不着为教无用的名称音费时费力,学生也不必因此而混淆。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教学呼唤改革。我们一线教师正翘首期盼!

汉语拼音字母表

汉语拼音字母表

拼音字母表读法

汉语拼音字母表教学反思

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学《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困惑

小学汉语拼音字母表写法

小学汉语拼音字母表_26个汉语拼音字母表

小学汉语拼音字母表_26个汉语拼音字母表

(汉语拼音字母表)教学版课件

《《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教学.doc》
《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