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2020-03-03 02:54: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李本刚报告摘录

中国纪检监察报社社长、全国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李本刚,围绕《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解读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提出了中肯意见。现将报告予以摘编,敬请关注。

●聪慧的人善于把他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经验,愚蠢的人则以自己的教训教育他人。

●权钱交易一旦披上了“老朋友”的外衣,就会变得冠冕堂皇,变得温情脉脉,似乎真的变成了平常的人情往复,变成了友谊的象征,让人防不胜防。

●贪欲是人心中的恶魔,不注重防范的话,就会像潘多拉盒子,放出的妖魔把人毁掉。

●当一个人以权谋私,超越法律、纪律的规定寻求亲情的时候,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最终的结局不仅是领导干部在政治上身败名裂,在经济上倾家荡产,而且会给自己的亲属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哀。

●面对金钱、权力、美色,要管住自己的手———莫伸手,要管住自己的眼———不眼热,要管住自己的心———不动心。

●“廉洁从政十要”:要像圆规,找准立足点,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要像直尺,公正无私,认真执纪执法;要像火车,没有越轨行为,直驶目的地;要像太阳,眼睛向下,给人温暖;要像大地,忍辱负重,让高山脱颖而出;要像小溪,不畏艰险,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要像竹子,谦虚谨慎,每前进一步做一次小结;要像绿叶,朴实无华,乐于做花的陪衬;要像荷花,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要像蜡烛,不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反腐败是党的重大政治任务

李本刚指出,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是我们做好工作,统一思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所谓形势,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形”是指人们容易感受到的现象和情况,“势”是指决定这些现象走向和发展趋势的内在因素。所以,判断形势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静态的即对事物现状的描述,一个是动态的即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研究反腐败斗争形势,即要防止夸大成绩,盲目乐观,也要防止对问题严重性过分渲染,丧失信心。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来讲,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很好地来把握反腐败斗争形势。

正确分析和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正确决策、指导反腐败斗争的开展,对于统一全党的认识,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夺取反腐败斗争胜利的信心,对于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反腐败斗争形势总体的分析,在今年初召开的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做了高度概括,精辟分析。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综合起来看,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态势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我们既要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看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李本刚说,总书记这一段精辟的概括就是党中央对反腐倡廉斗争形势的总体归纳,可以概括为一个明显,两个依然,三个特性。一个明显即成效明显,两个依然即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三个特性就是指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理直气壮地肯定在我们党领导下反腐败取得的明显成效,理直气壮地肯定我们这支党员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理直气壮地肯定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一定能够最终战胜腐败。

警惕容易滋生腐败的四个环节

李本刚在报告中讲到一个故事,明代一位监察御史迎着雨乘轿进城,看见一位轿夫穿一双新鞋,开始老要找干爽的地方踩,但一不小心踩在湿漉漉的泥巴里面后,就不再顾忌了。这位监察御史感慨地说,我们为人做官,跟轿夫没有两样,一旦失足,就没有什么地方不敢去、没有什么事情不敢为了!

“因此,要正确使用权力,并且把住每一个环节,以防失足落‘水’。”李本刚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正确把握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认清当前容易出问题的四个薄弱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生活腐化。领导干部作为公权人物,如果生活腐化,贪图享受,奢侈浪费,不但会带坏整个社会风气,也会严重损害政府在民众中的威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生活腐化常常与工作腐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工作腐化常常伴有生活腐化,而生活腐化既可能催化工作腐化,也可能是工作腐化的一个表现。

第二个环节是交友不慎。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人际交往属人之常情,并非一旦成为领导干部就不允许再有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但须知,权钱交易一旦披上了“老朋友”的外衣,就会变得冠冕堂皇,变得温情脉脉,似乎真的变成了平常的人情往复,变成了友谊的象征,让人防不胜防。因此,慎重交友是保持廉洁不可忽视的环节,交友不慎却往往是走向消极腐败的助推剂。

第三个环节是跑官要官。近年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跑官要官”成为社会腐败问题上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极少数滥用权力者甚至“买官卖官”。通过“跑”、“要”的渠道选拔出的干部占据了位置,堵塞了真才实学者进取之路,方便了一小撮人利益,耽误了工作,破坏了党的群众基础,挫伤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认真工作追求进步的积极性,严重败坏了选人用人风气,必须坚决整治。

第四个环节是为亲属子女谋私利。亲情观念,人皆有之。在法律、纪律、原则允许的范围内,照顾好亲属、子女,也是人之常情,但这种照顾必须有原则、有分寸。当一个人以权谋私,超越法律、纪律的规定寻求亲情的时候,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最终的结局不仅是领导干部在政治上身败名裂,在经济上倾家荡产,而且会给自己的亲属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哀。

以案例为鉴走好人生路

李本刚指出,加强党性修养、铸牢思想道德防线、弘扬良好的作风对领导干部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教育的特性,它相对比较“软”、比较抽象,所以在现实中就很容易出现一个悖论:一方面领导干部都强调反腐倡廉教育、廉政建设的重要,另一方面这个教育又容易受到忽视。往往是一些领导干部出了问题,甚至是出了严重的问题才后悔和忏悔。有的说肠子都悔青了,有的说世界上有后悔药卖,愿意拿20年生命去换,有的还说谁发明了后悔药要为他申请诺贝尔医学奖。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为什么不能结合现实的工作岗位,正确履行职责,廉洁从政,经受考验呢?非到出了严重的问题,导致了人生的悲剧才来发感叹。

李本刚说,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往往首先是思想道德防线出了问题,才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总书记还分析,在腐败问题上,任何人没有天然免疫力,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权利、金钱、美色的考验。怎样提高免疫力呢?要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所以我们要认清形势,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加强修养,不要到出了问题再去忏悔和后悔。

李本刚还列举了几个实际案例,从当前产生腐败现象的特点和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他在剖析江苏省徐州市建设局原局长靖大荣案例时说,靖大荣作为一个女同志,曾经是江苏徐州女强人的代名词,她的家人、同学、朋友以她为荣。由于没有正确认识权利、把握权利,人生观出了问题,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被判了无期徒刑。当领导干部的光荣跟当阶下囚的耻辱形成巨大反差的时候,靖大荣悔恨到了极点。她忏悔说,“以前我自认为自己头脑精明,在盘算个人利益时斤斤计较,可没想到笔笔都是糊涂账。在这特殊的场所、特殊的环境,才算清我的人生‘七笔账’”。一算政治账,自毁前程;二算经济账,倾家荡产;三算名誉账,身败名裂;四算家庭账,夫离女散;五算亲情账,众叛亲离;六算自由账,身陷牢笼;七算健康账,身心交瘁。

“聪慧的人善于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经验,愚蠢的人则以自己的教训教育他人。”李本刚举例说,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刘方仁是几届中央委员,他自己说,他在陕西出生,那里有一个革命圣地延安。后来在江西工作,那里也有一个革命圣地井冈山。他在贵州工作,那里也有一个革命圣地遵义。他曾经立下誓言,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一定要带领贵州人民脱贫致富。后来在出了严重问题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老泪纵横。面对腐败分子在铁窗内声泪俱下的忏悔,我们不会怀疑他们当时悔意的真诚,但为时已晚,因为他们的行为已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巨大不幸。因此,一定从典型案例中认真吸取教训,自觉增强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

过好“六关”提升自身“免疫力”

李本刚指出,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弘扬良好作风绝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必须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过好“六关”。

第一,坚定信念,过好政治关。在诸多考验中,最重要、最重大的是政治上的考验。领导干部政治的坚定来源于理论的清醒,理论的清醒来源于系统的学习、深入的思考、丰富的实践。领导干部一定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知识、汲取经验、增强修养。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放松学习,不注重世界观改造,导致人生的悲剧也是令人震惊的。北京市有一个正厅级的官员,被派往京澳总公司担任总经理,出了严重问题,被判了18年徒刑。他自己在写给党组织的忏悔材料中讲到,他放松了学习,任总经理的四年间只读过两个红头文件,第一个红头文件是任命他为总经理,第二个红头文件是开除他的党籍。党性原则置于脑后,不按政策法规办事,一味敛财必将出大问题。

第二,接受监督,过好权力关。首先,要正确认识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用不好,就会导致悲剧人生。所以有人说,拥有权力是风光与风险同在。其次,要正确使用权力,千万不要滥用权力,不能够越雷池一步。

第三,力戒贪欲,过好金钱关。贪欲是人心中的恶魔,不注重防范的话,就会像潘多拉盒子,放出的妖魔把人毁掉。要常思贪欲之害,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自觉性,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时时、事事、处处绷紧抵御贪欲诱惑这根弦,用道德规范、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言行,用违纪违法分子的警示案例教育警醒自己。要象远离毒品那样远离贪欲,像拒绝毒品那样拒绝贪欲。面对金钱、权力、美色,要管住自己的手———莫伸手,要管住自己的眼———不眼热,要管住自己的心———不动心。

第四,坚持原则,过好交友关。很多人有自己的生活小圈子,本无可厚非,但领导干部交友千万不能大意,相当多的领导干部是被所谓好朋友拉下水的。所以领导干部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交益友、交诤友,多与劳动模范交朋友,多与人民群众交朋友,多与专家学者交朋友,这样才可以体察民情、了解社会,真正尽到公仆的职责和义务。

第五,提高修养,过好生活关。生活五光十色,对人的诱惑很大。提高修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情趣,有空要多读书、读好书。有人说读书是男人最好的健身方式,是女人最好的美容方式。读书已经不是简单的扩充知识、开拓视野,还关乎安全感、幸福感甚至国家民族的竞争力。领导干部要过好生活关,必须加强学习,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修养。现在大量案例表明,现在那些想把领导干部拉下水的人,正是要研究领导干部所谓的爱好,然后投其所好,所以领导干部要慎其所好,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才能过好生活这一关。

第六,严格要求,过好家庭关。家既是可以使人忘却忧愁的温馨港湾,也又可能成为滋生祸患的温床。一些“贪内助”打着丈夫的名义收受贿赂,将丈夫的权利用到了极致,成了“全家腐”。一定要筑牢家庭防线,管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和谐幸福、风清气正的家庭。

廉洁自律筑起拒腐防变长城

李本刚最后以“廉洁从政十要”告诫广大领导干部,要自觉保持高尚纯洁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做拒腐防变的表率。

一要像圆规,找准立足点,圆满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做官如圆规。一个党员干部一旦走上了领导岗位,就如接过圆规和白纸,找到了一个事业的圆心,固定其中的一端开始画圆,使命之路由此在脚下铺开。而画圆的过程,圆画得是否完美,则是对一个领导干部是非功过的基本评判。党员领导干部要像圆规一样,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做到“到位不越位”、“到位不错位”。要尽力提高画圆的技巧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做好本职工作,把人生这个圆画圆满。

二要像直尺,公正无私,认真执纪执法,不徇私情。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要始终衡量标准一致,像“直尺”一样公正无私,做到办事公道、不徇私情、不畏权势,用公心让群众放心,用真情让群众动情,用正气让群众服气。要像“直尺”一样,在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同违法乱纪行为和歪风邪气作斗争,维护正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要像火车,没有越轨行为,直驶目的地。“人生如一趟列车,没有越轨行为,令行禁止,风雨无阻,脚踏实地,直驶目的地!”这就是火车精神。铁路双轨就像人生的指南针,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不管你有多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中间出了问题,越了轨、翻了车,就到达不了目的地。党员领导干部只有遵照预定的轨道和要求,永不越轨,永不翻车,才能一直向前,平安顺利到达事业和人生的终点站。

四要像太阳,眼睛向下,给人以温暖。眼睛向下,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增强群众观念。给人以温暖,就是要关注和服务民生,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学习“太阳精神”,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像太阳一样驱逐阴暗、带来光明,做到清正廉洁;像太阳一样心胸坦荡,树立阳光心态,做到阳光理政。

五要像大地,隐忍负重,让高山脱颖而出。大千世界之所以充满生机活力,多彩而美丽,是因为大地母亲无私地为万物成长提供所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要兴旺发达,人才的不断涌现是关键。如何创造人才辈出、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具有大地般宽广的胸怀,不计个人得失,竭尽所能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精心营造“求才、育才、用才、留才”的良好环境,让人才不断涌现,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动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

六要像小溪,不畏艰难,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小溪,穿山越岭,日夜奔流,汇成江河,融入大海。小溪展示着一种韧性,始终目标如一,奋力前行,哪怕历经千难万险,也毫不畏惧,坚定不移,百折不挠。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也要有这种韧性,并把它体现到干事创业、促进发展的实践中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懈奋斗。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韧性,是一种顽强持久的精神,包含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作风等丰富的内容。

七要像竹子,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次小结。竹子,因其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雪,古人常借以明志。其每往上生长一节,即“小结”一次。正所谓“有结乃韧,有结乃高,结而后实”。做人亦需像竹子,每前进一步,都需小结一次,才能提高一步,“结节志更高”。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学会并善于总结,以总结促提高,以总结求进步,以总结谋发展。

八要像绿叶,朴实无华,乐于做花的陪衬。红花与绿叶对应着主角与配角。一束鲜花摆在面前,花朵是关注的焦点,是中心,绿叶则是烘托主角的陪衬。对于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单位而言,领导干部是决策者和领导者,自然是主角。但另一方面,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蓬勃发展这一大局,也要甘当“绿叶”,当好“配角”,主动配合主角的工作,该放手时放手,该放权时放权,充分信任部属同事、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

九要像荷花,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领导干部身处广袤复杂的社会环境,无时、无地、无事不在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经受着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正如荷花身处污浊之境,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才会穿越淤泥,不染俗气,才会拥抱阳光,绽放自身的清新和鲜艳。

十要像蜡烛,不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蜡烛,默默地燃尽自己,却把光明留给人间。“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甘于奉献、无私忘我的蜡烛精神的生动写照。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党员领导干部,有责任让蜡烛精神长明不灭,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群众以希望,给群众以温暖。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蜡烛精神”,坚持在执政为民中赢得群众拥护,在无私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坚守共产党干部的精神家园 发表日期:2011年4月26日 作者:李源潮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34人次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作出重要指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干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带头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我们要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内容很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先进追求。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共产党员一时按共产党人的觉悟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按共产党人的觉悟办事。杨善洲同志就是一个一辈子按共产党人觉悟办事的共产党员。他用自己一辈子的先进追求,坚守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杨善洲同志一辈子忠诚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26岁担任县级干部,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兴修水利设施,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把深山大沟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他退休后,主动放弃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卷起铺盖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有人问他,放着好日子不过,何必自讨苦吃?他说:“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杨善洲同志是一个用全部生命和心血实践入党誓词的共产党人。

杨善洲同志一辈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他担任地、县领导30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顶个草帽、穿双草鞋,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帮路过的赶马人钉过马掌,教工地上的年轻人打过石头。中央领导和省委领导去视察,他正在田里和农民一起劳动,浑身沾满了泥水。老百姓亲切称他为“草鞋书记”、“泥腿书记”。他常对身边的同志说:“我们干工作是为了群众幸福,只要活着就有义务帮群众办事。”他经常拿自己的工资接济困难群众,一生没有积蓄,连家里房子漏雨修补的钱都拿不出来。1985年昌宁县遭受水灾,他立即指示停建保山地委办公大楼,把建楼的钱拿来救灾。他在位时没利用职权为家乡办事,退休后回大亮山种树,用自己的奉献兑现给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去世前他还专门交待,一定要把林木的收益分给群众,不能让群众吃亏。杨善洲同志去世后,成千上万的群众含泪为他送行。他是一个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而与老百姓血肉相连的领导干部。

杨善洲同志一辈子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他认为: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他要求干部很严,要求自己更严,从没吃过一顿免费的饭,从没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从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从没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他当地委书记时,按规定家属可以“农转非”,但他对组织照顾先人后己,把审批表放进抽屉,一压就是30多年,妻子和女儿至今还是普通农民。乡民政干部看他家里缺粮,一家人靠野菜掺杂粮度日,就送去点救济粮。杨善洲知道后,硬是叫家人还回去,用以救济那些生活更困难的群众。认识他的人都说,杨善洲对别人很大方,对自己很抠门;手中的权力,“前门”开得很大,“后门”关得很紧。他是一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

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艰苦创业,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他担任县、地领导时,常年住在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木桌,一张板床,一副草席;穿的总是一身发了白的灰色中山装,夏天草鞋,冬天胶鞋。他长年累月在乡下跑,脸色黧黑,双手粗糙,检查工作时被乡秘书当成农民而挡驾。他上大亮山创办林场,没地方住,就带领大家用树枝、草料搭窝棚;没有树苗和肥料,就自己到街上捡果核、拾畜粪。他把新盖好的砖瓦房让给林场的技术员和职工,自己最后一个从油毛毡棚里搬出来,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和支气管炎。杨善洲同志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了身边所有的人,再苦再累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他是一个靠高尚人格和牺牲精神服人的创业带头人。

杨善洲同志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献给了共产党人的高尚追求,献给了对群众的无私承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大有益于人民的人。他用一生不懈的先进追求回答了入党是为了什么、当干部该干些什么、身后要给人民和后代留下什么。

杨善洲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给所有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留下了一面镜子,让我们对照自己该如何为政、该如何干事、该如何做人。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坚定信念、加强党性,实践宗旨、无私奉献,努力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

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

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

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答案

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下) 试卷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6、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doc》
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