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诚信

2020-03-02 14:31: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呼唤诚信,让诚信回归 开元学校

徐金梅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回顾《国学》课本上关于诚信的故事和名言,通过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分析和判断明白:

1.社会需要讲诚信,重承诺的人。作为学生,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2.学生要学会尊重生命。当他人遇到危险时,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的帮助他人。 教学形式:讲故事,搜集讲诚信的名人名言,观看视频及案例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他人有可能出现的不诚信行为,既帮助他人,有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故事导入: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提问:为什么国王会挑选。。。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答:。。。。 引出主题:诚信 二.引入正文 1.诚信的定义 诚信——诚实,守信

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 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职业品质。 2.教师讲诚信的故事

(1)“立本为信”——商鞅讲诚信,国富民强。

(2)“季布一诺千金”——季布讲诚信,为自己赢得了真正的友谊,免了牢狱之灾。

3.学生讲诚信的故事

(1)尼泊尔的小男孩讲诚信,为尼泊尔的旅游业带来了繁荣。 (2)英国两兄弟讲诚信,为自己的人生带来了转机。 4.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复习国学的知识,教师总结)

结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诚信都是人们道德品质中不

1 可缺失的一个部分。 三.引发思考和争论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在社会元素呈现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还要提倡诚信吗?

1.看“七旬老翁晕倒后自掏200元求路人搀扶”这件事

问:为什么文大爷自掏200元钱请人扶他起来,而周围都没有人去扶他呢? (学生各自发表意见)

2.引出“彭宇案”(2006年)和“许云鹤案”(2009年)

问:(1)如果没有人帮老人一把,会发生什么?(图片:老人摔倒,但是周围没有人上前去扶)

(2)听一听一位老人的心声:(摘自新民晚报的一篇文章))——希望众人伸出援助之手,毕竟“碰瓷”的人是少数!(此处“碰瓷”可否理解为不诚信?)

(3)讨论当老人跌倒在你的面前,你会帮他吗?即:当你面对老人不守诚信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4)怎么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2.老人摔倒有人扶。

(1)“八旬老翁路边摔倒众人扶”——摘自2011年9月30号新民晚报

(2)“退休教师过马路跌倒受伤,年轻游客毫不犹豫伸手相扶”——摘自2011年10月4日新民晚报

结论:社会仍然需要诚信,仍然是充满诚信的。中华美德不应该被人淡忘,应该一代代相传下去。 四.联系班级实际情况

社会需要讲诚信,重承诺的人。那么作为我们初中学生,该不该讲诚信,重承诺呢?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诚信的事情?(学生准备)

1.教师回顾一下“全家”事件,肯定学生做出的努力和改变。

2.学生思考:我们身边又有哪些不诚信的事情?(学生准备)引出可乐事件 学校规定不能中午外出买饮料和零食,我们也把这一条列为了班规,全体班级同学都承诺要遵守班规。不料,上周四班级几位同学中午偷偷跑到操场一边的围栏处,向街边小店购买饮料。

2 问:这是诚信的表现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3.眼保健操事件(待定)

上周四上午第三节课是语文课,学校规定要做眼保健操,没想到全体学生都在这段时间做其他的事情,导致全班被扣分?信守学校规章制度也是诚信的体现,这么做对吗?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信守承诺呢?

那就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之前,一定要慎重,认真地想一想,自己能够做到的再答应;一旦答应了的事,就要千方百计地去做好,这样你才能不失信于人,才能得到别人信任。

小结:社会需要诚信,社会也呼唤着诚信,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扶起诚信,让诚信回归。 对对联

上联:国以诚为先,无诚不兴; 下联:民以信为本,无信不立

呼唤诚信

呼唤诚信

呼唤诚信演讲稿

我们呼唤诚信

会计呼唤诚信演讲稿

3.社会呼唤诚信

呼唤诚信++共筑诚信

诚信,教育的呼唤

沟通你我·呼唤诚信

和谐税收呼唤诚信

《呼唤诚信.doc》
呼唤诚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