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导游词

2020-03-03 20:11: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足石刻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旅游观光。我是今天的导游员**,下面就由我和大家一同去亲近大足石刻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距主城区220公里,大足县取大丰大足之意而得名。是中国石刻艺术之乡。有俗话说,北敦煌,南大足。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所有石刻艺术的总称,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创于初唐,盛于两宋,延续至明清。是集“佛,儒,道”三教之大成。以大量民族化,生活化的实物和文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民间疾苦,伦理道德,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石窟艺术的丰碑。

我们现在所在的宝顶山石刻更是石刻中的精品之作。它始建于南宋淳熙6年,由一代大师赵智凤主持修建。赵大师5岁出家,十六岁往四川学习密宗大法,三年后学成回家,为了能将深奥难懂的佛经教义宣传下去,于是主持修建了宝顶山石刻,历时七十年,终于完成。宝顶山石刻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以大佛湾为核心,并且石刻造像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通过养鸡,牧牛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来表现深奥的佛经教义,让佛祖菩萨走下神坛,走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无论是它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还是它的思想内容,还是工程设计以及雕刻技法,都将大足石刻推向及至,所以后人有上朝娥眉,下朝宝顶一说。

大家请看这就是以问法为主题的圆觉洞。大家请看这尊雄狮,张开大口,它象征着佛祖说法犹如狮子大吼,威震四方,让众生豁然开朗。圆觉洞高六米宽九米深十二米。是大佛湾最大的洞窟造像。分列两旁的是文殊,普贤等十二位修行圆满的菩萨。在我们正前方的是三身佛,从左到右依次为报身佛,法身佛,应身佛。这个洞窟表达的意思是这十二位菩萨在修行成佛之前,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正轮流跪在佛祖前面求教。就如我们现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一样。

圆觉洞有三绝。一绝就是在采光上,大家请看这个天窗,光从这里射进来,正好照在问法的这尊菩萨身上,一下子就突出了主题。

二绝是洞内的排水系统,每当下过大雨,就可以听见丁冬丁冬的声音,但您也只能“只闻其身,不见其形”,为什么呢?大家请往我指的方向看去,这里刻着一条长龙,龙身就是排水的管道,雨水流出龙头,滴到下面这个老僧钵盂中,再流过老僧的手臂,最后通过脚下的暗道 ,排出洞外,大家是不是都在感慨真是巧夺天工呢?先别忙感慨了。大家请再仔细的看看两边菩萨的衣着是不是十分的华丽?您看啊,身上的袈裟柔和的舒展开来,行云流水一般的搭在了座台上,就有如一阵微风吹过一样。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就是第三绝。

说完了三绝,我再给大家讲讲更为难能可贵的地方,圆觉洞并非天然洞穴,在没有使用炸药的情况下全靠雕刻家们凿出这个洞,而里面的菩萨也并非在外面雕刻好再搬进去的,都是直接在里面雕刻完成,这就足以体现古代艺术家们高超的技术。

好了,对圆觉洞的讲解就到这里如果您还意犹未尽,那现在有十分钟的自己参观时间,一会儿我们就在这里集合前往我们下一个景点。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doc》
大足石刻导游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