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应急预案

2020-03-03 23:22: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危害,建立健全对重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按照“四早”要求,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制定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对社会的危害,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确保应急处理工作快速有效。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领导小组

工作职责:

1、医院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工作领导小组贯彻依靠科学技术防范医疗器械群体不良事件发生的方针,实施科学监管,负责管理医院的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对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提供指导,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2、设备科具体负责各科室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并对领导小组负责,临床各科室负责本科室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的防范,监测和报告工作,尤其是严重的,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必须及时报告。

3、加强日常监督、监测,关注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相关危险因素,合理使用医疗器械,对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应的紧急控制措施。

4、设备科负责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收集、核实、及其他有关上报工作,在事件处理中应同各有关各临床科室密切配合,既做到分工明确,又使各方充分协作,并对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对严重的、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及时报告领导小组,同时向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5、逐步完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加强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资料的监测,整理、评价工作,对国家药监局确定的重点品种加强管理,各临床科室发现医疗器械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严重的、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响应制度

(一) 分级响应

1、一般病例和新的或严重的医疗器械不良反应。

2、突发性群体不良反应。依照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的不同情况和严重程度,将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突发性群体不良反应划分为两个等级:一级事件:出现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群体不良反应的人数超过50人,且有特别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出现3例以上死亡病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其他特别严重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 二级事件: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群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已知发生率2倍以上;发生人数超过30人,且有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出现死亡病例;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严重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突发性群体不良反应。

(二)、响应程序

1、一般病例应逐级、定期报告,医院各科室发现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后应立即报告设备科,接报科室进行初步分析评价后,认真如实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及时将报表向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2、对新的或严重的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接报科室应进行调查、核实,并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进行评价,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上报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

3、医疗器械群体不良反应响应,临床各科室发现群发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立即报告设备科和医务科,由设备科市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报告,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组建应急医疗救治队伍立即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并立刻停止使用该医疗器械并统一封存。同时接报科室应立即向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并报告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市卫生局,在24小时内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送。

三、预案启动

一旦医院发生严重的、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由医院药械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医疗器械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某医院医疗器械不良反应自查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

某医院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某医院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应急预案.doc》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应急预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