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小学教师支教工作方案(定稿)

2020-03-02 11:47: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城南小学教师支教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相关文件精神,推进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切实抓好城区教师支教工作,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支教工作领导小组,黎建平为组长,游坤、魏惠兰、刘志观、谭丽为副组长,刘辉、曹海、陈李、易海陵、冯兴莲、戈川蛟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校办公室,由谭丽同志兼任主任,刘辉、冯兴莲同志为成员,负责支教工作的具体事宜及资料归档工作。

二、支教原则

遵循“派其所需,注重实效,互动双赢”的原则,使得我校与受援学校在教学理念、教育信息、教学手段等合作共研,促进区域间教育教学水平均衡发展。

三、支教学校

马颈寨村小、白鹤观村小、华封小学、万隆小学、旧县小学等

四、支教人员

学校将选派师德表现好,教育教学以及科研能力强,无乡下学校工作经历和未达到教育局规定的支教学时的老师参加支教活动。

五、支教形式

1、跟班上课。定期组织支教教师到支教学校专职或跟班兼职授课。

2、专题讲学。每学期支教教师以专题讲座、上示范课、校本培

1训指导和交流互动等不同形式形式送教下乡,交流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支教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

3、“1+N结对共进”。支教教师要与支教学校青年教师结成共进对子,实行定班、定人、定任务,互相学习教育教学工作。

六、支教程序

1、根据规定符合支教条件的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学校提出支教意向。

2、根据支教条件和支教学校的要求,支教工作领导小组集体决定推荐人选。学校统一安排支教人员、支教方式和支教时间、支教学校,制订出支教方案并报县教育局,由教育局研究决定支教人选。

3、组织支教教师开会,向支教教师说明支教中的要求。

4、支教教师到支教学校开展支教活动。

5、支教工作考核小组对支教教师进行工作考核。

七、工作要求

1、按上级要求派遣相关教师到支教学校支教,1-2年轮换一次,采取自愿报名或行政办公会安排等办法派出。

2、被派遣的支教教师必须到支教学校采取兼职的方式支教,并服从支教学校的工作安排,遵守支教学校的劳动和工作纪律。

3、支教教师在该校支教期间要承担一定的教育教学指导任务,参与支教学校教科研活动。具体完成“四个一”任务,即每月进班听一节课并评议;每月执教一堂公开课;每期组织一次专题讲座,每期完成一份支教工作总结。

八、支教考核

1、成立支教教师工作联合考核工作小组,由两校校长任组长,

两所学校分管业务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为成员,对支教教师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每个月,考核小组对支教教师的工作情况、上课情况、举办讲座等情况进行汇总;每学期考核小组对支教教师的支教工作进行综合评估,主要从出勤、上课次数和效果、举办讲座次数和效果、公开课效果等方面进行,通过查看资料、问卷调查、走访了解等形式,对支教教师作出书面评定,存入个人档案。

2、在支教工作中,对表现优异的支教教师,在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对工作不努力、不服从支教安排、不认真履行支教职责,支教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视为无农村学校工作经历,不得晋升中级以上职称,并上报县教育局政工股备案。

方案解释权在学校支教工作领导小组,方案不尽事宜,由学校支教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解决。

二0一二年九月二日

附:

一、城南小学教师支教名单及拟支教学校安排;

二、城南小学教师支教具体工作安排。

附件一:

城南小学支教教师名单及拟支教学校安排

附件二:

城南小学教师支教具体工作安排

2012年9月份

1、制定学校支教计划,确定支教人员。

2、召开支教动员会议,与支教学校取得联系,启动支教工作。

2012年10月份

支教教师到支教学校上公开课。 2012年11月份

支教教师到支教学校举办课改理论讲座。 2012年12月份

支教教师工作学期考核。 2013年3月份

支教教师到支教学校上研究课,开展“小组合作建设”讨论交流。

2013年4月份

举行支教教师与支教学校教师“高效课堂”教研沙龙活动。 2013年5月份

支教教师上支教汇报课,举行支教汇报活动。 2013年6月份

支教教师总结支教工作,支教工作领导领导小组对支教教师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定等级,评选先进。

2013年9月——2014年6月

照上年度安排开展支教活动。

城南一小支教工作总结

支教工作方案

小学教师支教工作总结

支教(轮岗)工作方案

城南中心小学教师培训计划

小学教师支教交流工作总结

小学支教工作总结小学支教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支教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支教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支教活动总结

小学教师支教工作小结

《城南小学教师支教工作方案(定稿).doc》
城南小学教师支教工作方案(定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