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狱文化建设_创新狱政管理工作

2020-03-01 23:16: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坚持监狱文化建设 深化狱务公开创 新狱政管理 ——促进监狱体制改革

为全面推进监狱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传承“挽救人、改造人、造就人”的社会主义行刑文明,努力提高改造罪犯质量。完成司法部提出的“推进监狱文化建设以及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建设目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监狱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色和基本内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现行的狱政管理工作无可回避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不得不去反思传统而寻找未来,构建现代狱政管理的创新机制已成为当前探索监狱体制改革有效途径的迫切需要和理性选择。作者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浅议狱政管理方面的想法,并将之整理如下,希望能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不当之处,还需领导及同志指点:

一、狱政管理的内涵

狱政管理是指我国监狱依法对在押罪犯直接实施的有关监管改造和罪犯处遇等方面的刑事司法管理工作。 它是监狱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监狱工作最集中概括和全过程表现。我认为,监管工作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至今,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度发达的现状,我们狱政管理工作也应该适应时代大潮的需要,在科学理念指导下,从狱政管理的内在规律出发,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尤其是加强监狱的管理者—监狱人民警察自身的综合素质,来不断作用于对罪犯的惩罚与改造,促进行刑活动经济和行刑效应的最大化。它是狱政管理的工作目标,更是一个过程,它的内容、要求及其实现所标定的内涵与我们的工作传统、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状态下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提高狱政管理的科学化具有相对性。

由此而来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的就是:

1、狱政管理的机制要根据这一工作的发展要求,合理设置各个层级的管理机构;优化人员配置组合;专职化人员工作职责;科学地划分职能权限,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职能互补。

2、狱政管理要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理性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中具有普适性的手段与方法,加大加强管理工作中人的作用,以更好的强化管理效能,提高管理水平。

3、监狱人民警察在对监狱的管理中应当处于的位置。狱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管理关系是监狱依法对在押服刑罪犯的管理。监狱是狱政管理活动的实际管理者,而这一管理活动的具体操作者则是全体监狱人民警察,绝不是狱政管理科的几名人员所能单独完成的巨大工程。

当前监狱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监狱的管理同样也应当如此。先进的设施得到物尽其用,完善的制度得到良好的遵守,归根到底都要求要提高全体监狱警察的素质。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取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同时又站在历史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思考监狱的发展问题,是能否实践“排头兵”的指导思想问题,是能否全面推进监狱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

我认为,我狱在近几年来的发展方向是符合主流的,在狱务公开、规范化建设、确保监狱安全等方面是走在全省前列的。但这些成绩不能成为我们固步自封的包袱,我们要使我狱继续走在全省监狱系统的前面,就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目前,我狱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质从整体上讲是好的,但是形势在发展,社会文明进程在加快,监狱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相同步。监狱人民警察也必须贯彻与时俱进的要求,具备较高的素质,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监狱人民警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执法工作受到新的挑战

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其性质、种类、规模、程度和犯罪的构成随之发生了巨变,与行刑有紧密联系的《刑法》《刑事诉讼法》都已作了修改完善,而《监狱法》依然故我。狱务公开,少数罪犯片面理解公开的目的,与干警对着干,只重权利保护不接受改造义务的事屡屡发生。以至在监狱改造罪犯的过程中,少数干警执法不按程序,管理不按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以罚代教以劳代教的落后管理模式仍然沿用,缺乏把先进科学知识与罪犯改造相结合的观点和能力。这些都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形象,成为我们队伍建设的严重障碍。

(二)爱岗敬业精神有所退化

建狱几十年来,我狱涌现无数献身监狱事业的先进典型,形成了我狱以艰苦奋斗为核心内容的创业精神。但近几年来,受社会大潮的影响,部分干警尤其是年轻干警甘于艰苦、乐于清贫的优良传统逐渐丢失,表现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监狱警察接受的外界信息多,思想开始活跃,不仅横向比较还纵向分析,与公检法相比监狱地位低,工作压力大,环境条件差,与沿海省市监狱相比付出多得到少,贡献大报酬小,越比越提不起精神,越比牢骚话越多。这部分警察的精力不能集中在如何做好本职工作上,工作消极应付,凡事讲条件、缺乏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奋敬业的精神。

(三)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司法部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宏伟目标的确立,要求有较高的改造质量,同时从目前监狱建设的角度考虑又要求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要实现这两项目标关键是干警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从目前情况来看,干警业务水平存在多方面的局限,形势不容乐观。表现在监狱改造上为不敢大胆管理;或者简单地把严格管理与粗暴教育等同起来;还有的对市场经济知识了解掌握少,必要的经济法律知识缺乏,生产管理无序进行,给监狱经济造成损失。监狱工作法治化不仅要求监狱依法治监,而且要求监狱管理者要依法改造罪犯,罪犯要依法接受改造,三者缺一不可。虽然《监狱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均有对监狱民警的言行做出了一些禁止性和约束性规定,但缺少具体的监狱民警职业问责规定和职业示范(多年来监狱涌现出的优秀、模范人物多为在发展监狱经济、开展市场营销方面的典型)因此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部分民警仍习惯于用军事化手段管理罪犯,强调绝对服从性;管理过程凭主观判断,简单、粗暴;言行表现任意轻慢;为达到惩罚目的采用人治法则任意解释法规制度滥用处罚权;为强调严格管理而随意终止罪犯应有的处遇权;为显示个人权威,在实施考核奖惩中,搀杂个人好恶,考人情分、关系分等等。人治意识仍在日常管理行为中有意识和无意识、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挥着作用,而心安理得。

(四)文化知识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监狱通过公开招考录用警察,使监狱人民警察的文化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相当部分的监狱人民警察达不到工作需求,当然,有很多干警正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但有的并非是为了提高执业能力,而是为文凭所学,虽然获得了较高的文凭,但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没有提高,质的提高并不明显。总之,干警文化知识结构的优化,特别是文凭与水平的结合仍是我们监狱人民警察应具备素质提高的当务之急。我国传统监狱对基层分监区、监区民警的管理需求是强调一专多能,既是罪犯的管理者,又是罪犯的教育者,同时又是生产劳动的组织者、指挥者。但随着监狱形势的发展,尤其是法治化、科学化、社会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其管理弊端已日渐端倪与监狱民警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需求不相适应,出现了“博而不专”“专而不精”以及“高学历,低能力,高文凭,低水平”的现象;管理活动缺乏科学的管理思想,使管理活动仅仅停留在看守水平;日常管理常借助一看二摸三结论的传统管理经验,当面临罪犯中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往往显得手慌脚乱,无所适从。整个队伍客观存在着“说不过、干不过、打不过”的事实,无疑大大降低了管理民警在罪犯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和管理的威慑力。由于狱政管理的人才长期未能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系列选拔、培养,致使管理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偏低,专家人才断当。长期处于低水平循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得不到有效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监狱人民警察面对监狱押犯数量的明显剧变,涉黑,涉毒,严重犯罪以及低龄化罪犯比例的显著提高;罪犯的反社会性,犯罪思想的顽固性,难以改造性日益增大,特别是罪犯的维权意识普遍增强;严格执法,行刑文明的要求空前提高。监狱人民警察如何才能更好的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依法对在押罪犯直接实施有关监管改造和罪犯处遇等方面的刑事司法管理工作,以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树立完善的社会形象是一个值得普遍关注的课题,提高干警素质已成为我们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五)、当前在狱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狱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制度成就,但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狱政管理活动中的人治权威影响仍难根除。依法治监必须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强调法治、履规,排斥着人治、任意。但少数民警不认真思考如何依制度办事,依规范管理,却总是想努力营造个人权威,习惯于自己说了算,以人治代替法治。法治被曲解为是用法的威严去治、去吓犯人、去树、去立自己的威信。监狱工作法治化不仅要求监狱依法治监,而且要求监狱管理者要依法改造罪犯,罪犯要依法接受改造,三者缺一不可。虽然《监狱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均有对监狱民警的言行做出了一些禁止性和约束性规定,但缺少具体的监狱民警职业问责规定和职业示范(多年来监狱涌现出的优秀、模范人物多为在发展监狱经济、开展市场营销方面的典型)因此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部分民警仍习惯于用军事化手段管理罪犯,强调绝对服从性;管理过程凭主观判断,简单、粗暴;言行表现任意轻慢;为达到惩罚目的采用人治法则任意解释法规制度滥用处罚权;为强调严格管理而随意终止罪犯应有的处遇权;为显示个人权威,在实施考核奖惩中,搀杂个人好恶,考人情分、关系分等等。人治意识仍在日常管理行为中有意识和无意识、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挥着作用,而心安理得。

2、监狱的器物建设经过现代化文明监狱创建活动的洗礼,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监狱物态包括建筑与设施离现代科学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科学含量偏低。如我狱条件仍很简陋,硬件设施不足、监控条件简单,现代科技手段如闭路电视监控、红外线报警系统、触摸式报警器等刚完成不久,在使用中尚未真正形成对罪犯的威慑力,而计算机网络管理更是尚在只闻其名、不见其影的状态。

3、监管安全工作抓得非常扎实,但仍存在的着这样几个需要突破的方面:一是安全理念问题。为了保证监狱的改造安全,在狱政管理过程中,偏重于监狱安全的静态性,只许罪犯“规规距距”,人为地阻却民警与罪犯的在许多情况下的良性互动,忽视了监狱安全的本质在于动态性,以及对于绝大多数可改造和求改造的罪犯而言,秩序与安全,其实也是他们的需要,他们可以也应当是自觉维护秩序与安全的一种力量。二是安全资源配置问题。为了实现静态的安全,监狱固然不惜成本、不计代价,让民警严防死守,天天警钟长鸣。在适量资源发挥作用足以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过量地投入资源、混杂资源的效用,不仅会带来资源的浪费,而且会造成内耗。三是防范重点的问题。监狱内存在的“管人头”防逃跑的现象长期存在,在监管措施设施相当得力和完好的情况下,罪犯的逃跑已实现多年的零指标,安全防范工作尚未能及时由防逃跑转向防罪犯安全生产事故、罪犯人际矛盾突发重大事件、以及罪犯心理异常突发重大事件。管理者的思维定势决定着管理者的行为和结果,思维定势在管理学上称之为心智模式。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根植于我们心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因为我们一直未觉察自己的心智模式,所以这些模式一直未受到检视。因为未受到检视,这些模式也就一直没有改善。但是,世界却在改变。”因此,部分监狱民警由于认识偏差,在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不服从上级(上司)决定和命令、以及凭借勇气和个人经验从事管理的心智模式和办事风格,这种心智模式与科学改造观不相适应,割裂了“管理与惩罚”、“管理与矫治”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主要表现为:在未预期的情况下,过去的经验或行为反复发生;在思想上,我们却感觉不到我为什么会这样;在管理导向上,追求狭隘的安全效益,盲目推崇外来模式,局限思维等。狱务公开与信息化社会环境等要求都必将改变着传统狱政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由于押犯构成的变化,狱内不安全因素的加大,尤其是面临时常发生的暴狱、哄监闹狱、里应外合式的勾结犯罪、突发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凸显出狱内管理手段的单一落后;有效驾驭复杂局面的应变能力、处置能力、控制能力、管理能力的薄弱;监管安全的预警机制和处置机制尚未得到有效构建,而传统死守硬看的人海战术仍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4、罪犯在劳动改造过程中的生产管理是促进劳动改造效果的重要手段,但只抓生产的管理就是变相地蚕食在生产过程中的狱政管理。监狱生产是为服务罪犯劳动改造需要而实施的改造形式,监狱生产在客观上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这不应是监狱生产的指标追求,充其量只应在生产成本上尽可能地进行成本节约,避免浪费。但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生产的任务仍相对繁重。狱政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始向着帮助监狱生产、尤其是生产管理异化。狱政管理所肩负的对罪犯的惩罚与矫正、养成的任务,变相地体现为强制罪犯适应繁重的劳动、提高罪犯的劳动技能,而对转变罪犯的罪错意识、矫正他们的非常态行为、养成罪犯的社会化思想与行为却逐渐被忽视。围绕“以改造人为宗旨”以实现监狱工作法治化、科学化、社会化为目标,不断强化监狱的刑罚执行和惩罚改造职能,为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服务是现代监狱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随着社会转型期限到来,面对社会犯罪大背景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狱政管理手段与之相适应的法治、科学、服务、开放的管理观要求存在巨大的差距。依法治监与保障人权;严格执法与人文关怀;科学认识罪犯与提高改造质量。激励是现代“人本”管理的核心问题,它是指行为主体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个体的动机,使个体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目标方面前进的过程。由于监狱在确立组织目标时的局限思考,急功近利思想明显,往往导致激励目标设置的功利性和诱导性与最高目标(即宗旨)相割裂的结果。造成服刑人员现实改造表现与实质改造的差距;行为矫治与悔过意识的不同步等现象产生,这是困扰基层监狱改造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之一。其次,不同的激励客体在具体的主客观需求上又是千差万别的,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以,对于具体的某一激励客体,甚至不同时间、场合下的同一激励客体,我们都要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再次,由于传统罪犯改造激励机制构建上的缺陷,监狱在实施对服刑人员激励措施时,往往把注意力和重点放在罪犯物质待遇、行政奖励和刑事奖励等若干方面,未能充分考虑服刑人员作为个体的人在需求方面的多样性和多层性,因而未能有效地构建起包括:处遇机制、荣誉机制、评价机制、竞争机制等内容在内的,多层次、渐进性、全过程的有效激励制度,促使服刑人员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组织(监狱)设计的目标。

5、罪犯权益的尊重与保障是狱政管理的热点、难点,也是警囚矛盾在狱政管理中的焦点。狱政管理应当切实维护罪犯应有的合法权益,但什么是罪犯的应有合法权益,仅靠法律列举是不足以详尽概述清楚的。现实中,不同的监狱对罪犯的权利有不同的态度,社会与监狱之间也会在一些权利有无的问题上存在理解差距。维护罪犯权益,还存在观念上的障碍。在观念上,一些民警把狱政管理的“人道”理解为“仁道”,对罪犯的权益不是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保障,而是出于一种怜悯心理,凭着自已的主观意愿“大方的施舍”,这是不科学的,是需要通过法制建设去纠正的。狱政管理理念源于监狱行刑理念,根置于现代监狱的价值理念。而现代监狱的价值理念之根本是以人为中心(即以罪犯为中心),体现监狱管理的“人本”思想,以法治、科学、人文关怀和效率作为监狱工作的灵魂和内在价值追求。但传统狱政管理理念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性以及我国长期封建社会意识的影响,监狱的“惩罚”、“重刑”、“报应”思想意识根深蒂固,“罪犯—监禁”(“囚”字原义), “管束—剥夺”、“改造—劳役”似乎成为一条约定俗成的定律。①在其指导下的狱政管理实践表现出对改造对象认识的臆断性、人权尊重的狭隘性、管理权利的扩张性、管理行为的随意性和制度规范的强制性色彩较浓。偏离了“人本”核心,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然失掉了对社会的连属感。近年来全国发生一系列重、特大恶性案件,其首犯和骨干成员多为刑释人员所为,他们回归后疯狂地报复社会,制造惊天大案的事实着实令人触目惊心!监狱改造质量下降导致社会严重不满的事实也不容回避。

6、信息管理的滞后,“狱政信息是维系监狱组织的灵魂;是监狱管理决策的依据;是有效管理的前提;是进行有目的控制的基础。”信息管理是狱政管理的有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实质就是对这个系统进行的有目的、有意义的控制行为”。监狱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其信息化管理大大滞后于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各单位配置的少量电脑也停留在打印材料的原始功能开发利用上,与现阶段公安机关在运用计算机打击犯罪,实施网上追逃等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相比差距较大。监狱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严重地制约了监狱在惩罚犯罪、改造罪犯方面职能的高效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无法搭建整个监狱的信息化平台;监内外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共享,长期形成了困扰监管工作的“信息孤岛”的问题;二是管理部门职能重叠,工作重复劳动严重,造成管理成本加大的问题;三是层级管理和大量日常业务检查和监督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管理水平提高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发挥。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监狱管理组织形式是监狱、监区、分监区、班组或分队,其划分的依据是罪犯的生产劳动组合形式和社会化大生产管理流程,目的是便于民警组织、计划、协调、指挥罪犯从事生产劳动活动,但从监狱内在规律以及现代教育改造罪犯内在要求来说,这种管理组织设计缺乏科学性,对有效实施针对性教育改造和实施分类矫治均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如对新收犯的分类管理就无法按照罪犯的特征实行分类管理。即按犯罪危险程度和可能矫治性,将罪犯划分为能自行悔改的罪犯,能改造悔改的罪犯,悔改难度较大的罪犯和不能悔改的罪犯等若干个矫正组织。而只能按照罪犯捕前文化程度和现有劳动技能、身体状况来组合成若干个矫正单元。从而导致现行我国监狱的分押制度流于形式,分级处遇难以实现。其次,监企不分,监狱管理机构笼大,基层从事行刑执法、管理教育、生产组织管理等岗位民警警力不足,民警职业压力、风险程度、职业厌倦感较大,队伍不稳定,直接导致管理成本增大,行刑效率低下,改造质量不高的结果。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在当前这个全新的、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监狱警察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狱强化政管理的方法入手,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政治建设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作为担负刑罚执行任务的监狱人民警察首先必须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具有较强的战斗力。现阶段从政治工作上培育干警就是提高监狱干警应具备的素质,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警头脑,坚定他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好权利观,利益观;从根本上保证监狱人民警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

(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强爱岗敬业精神。

要发挥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思想道德方面的优势,结合监狱工作和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要求,制定监狱人民警察基本道德规范,以约束和激励干警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监狱人民警察普及职业道德知识,施加系统的社会主义道德影响,以促进监狱人民警察提高道德的认识,培养职业情感,善于发现和敢于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及时表彰,激励履职意识强,道德素质高的先进者,批评鞭策落后者,促进警察奋发努力,爱岗敬业。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事管理。

大力推行轮岗交流,竞争上岗等较为先进的人事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整体素质。以此同时加大人事管理力度,推行监狱人民警察职业化建设。要根据监狱工作的特殊性,设置相应的警察素质,对缺乏监狱管理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加强对监管所需的管理能力的培训,增强业务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体能条件等。

(四)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

监狱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人民警察是重要的执法主题。强化监狱管理,从严治警是实现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发展战略的必要保证。在新时期要实现干警素质的真正提高,要不断对干警进行教育,同时还要以“管理”这个前提作保障。因为,离开了严格管理机制,教育就无从实施;离开了严格管理制度,教育就无法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必须富强有力的教育于严格管理中去,要对警察进行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改造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树立干警公正严明,清正廉洁,科学文明,严谨规范的执法形象,要让每个干警熟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人民警察法》《监狱法》了解自己行使权利的范围和违反条理规定应受的处罚,要不断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使尽可能多的干警能熟练掌握新设备的使用,将现代化的科技真正形成管理能力,还要加大处罚力度,对违反政策制度屡教不改的要严厉处罚,无情暴光,对触刑法的坚决绳之以法。在进一步从严治警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从优待警的广度,特别是提高干警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方面;改善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加大争取相应政策,加大投入,真正使干警成为社会上受到普遍尊重,工作,生活,学习得到明显改善的职业。成为能吸引并聚集一大批优秀人才之努力奋斗的职业,从而使监狱人民警察结构得到优化,素质得到保证。

(五)创新狱政管理理念,把观念转变放在首位

狱政管理要适应监狱“三化”建设,就必创新理念,更新观念,做到与时俱进。一是确立法治的理念。罪犯依法收监、服刑、改造是国家强制力的体现,而绝非任何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的意志、行为使然,所以狱政管理作为刑事范畴内的特殊行政管理活动必须时时处处做到有法可依,使管理活动由“人治型”向“法制型”转变,以实现社会正义和法律正义。二是确立科学的理念。狱政管理的过程是依法矫治罪犯思想和行为,重构信念和道德的极其艰巨复杂的过程,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的指导。用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方法,研究和把握管理规律,积极开展科学认识罪犯、科学改造罪犯的实践活动,摒弃“经验主义”思想和传统管理方法和管理作风,实现狱政管理由单纯追求“主观的强制性”和“行为的约束性”,向注重“管理的柔性”和“行为的选择性”转变,大力倡导人文关怀。三是确立社会化的理念。就是狱政管理工作在坚持以监狱人民警察直接管理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引入社会竞争机制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变神秘化执法为阳光化执法;变行刑结果公开为行刑依据、行刑过程和结果的全过程公开,真正形成监狱行刑社会化、教育改造社会化、监狱管理模拟社会化的新局面,以求达到促进罪犯的人格再社会化和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

此外确立新的狱政管理理念,还必须摒弃五种旧思想、旧观念的障碍:坚决摒弃“重强制、约束、轻保护”的观念,自觉维护罪犯的合法权益;坚决摒弃“重实体行刑、轻程序行刑,重实体管理轻程序管理”的观念,做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平等的对待每一个罪犯;坚决摒弃“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把为每个罪犯提供平等的改造条件和改过迁善的环境,作为我们为罪犯改造服务的思想贯穿到狱政管理的全过程;坚决摒弃“重专政,轻民主”的观念,牢固树立“挽救人、改造人、造就人”的思想;坚决摒弃“重执法,轻守法”的观念,监狱管理民警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履行职责。

(六)优化组织结构,把组织创新与提高各级执行力结合起来

管理组织追求扁平化、柔情化,提高行刑终端的执行力,是组织创新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监狱都是按照监企合一职能设立管理部门,按照管理幅度划分管理层,形成了典型的金字塔型的管理组织结构。这种监狱管理组织结构越来越不适应效率管理和提高组织执行力的要求。减少管理层次和整合精简管理部门的呼声愈来愈高,打造高效、简洁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综合管理部门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如在整合行刑部门、狱政管理部门、狱侦部门的基础上成立刑务部,成立教育改造部、劳动改造部、行政及人事部、综合研究部等综合性管理部门,明确其职能和职责并突出其地位和作用,既减少管理的中间层次,降低管理成本,节约了有限的警力资源,提高了管理效能;同时又缩短了领导层与行刑终端之间的距离,减少管理信息流失和失真现象的产生,确保决策科学、有效。其次,努力加强基层行刑终端——分监区基础建设,让更多民警直接参与罪犯直接管理,让每一位民警按照责任制范围独立拥有管理权,推行责任单元民警制(又称“片警制”)最大限度地划小责任单位,实现民警有效管辖,强化了各级的执行力。

(七)实现管理手段的结构优化,把管理法治化与科学化、人文化结合起来

狱政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管理,围绕执行刑罚、矫正恶习、转变思想这一主线,需要使用的手段也必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前提是:“所有狱政管理手段都必须是合法的手段,必须在设计、使用和评价时都严格符合法律规定和国家有关的政策精神”; 其次,所有手段都必须是科学的手段,因为管理手段是传递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相互作用的中介系统,是以人为作用对象,因而必须是符合人的思想、行为和心理运动规律;可以说,没有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再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目标就无法实现,管理制度就无法建立和有效实施。再次,所有手段还应是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种刑事司法管理理性。主要内容有:一是加强目标管理。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应破除传统的目标设计模式,在充分引导、激励的前途下,发扬民主,让每一个罪犯共同参与自己目标的设置,真正使组织目标变成单位、个体的共同目标。如对新收押罪犯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新生计划”;对处于改造过程中的罪犯围绕“新生规划”制定改造初期、中期、后期改造计划等;使罪犯始终做到目标明确,做到:“明白改造”、“自觉改造”。二是实行分类管理,推行个性化矫治。主要内容有根据罪犯人身危险程度,分别关押不同戒备监狱(高度戒备、中度戒备、低度戒备);根据罪犯不同生理、心理状况,设置不同性质监狱或监区,如男、女犯监狱、未成年犯监狱、老残犯、病犯监狱、精神病犯监狱;针对不同类型监狱(监区)实行强制程度不同的管理,依据罪犯个性化人格特征、个性化改造需求,推行个性化矫治方案,增强监禁、矫治的科学性。尤其要注重运用心理咨询和矫治来医治罪犯的心理疾病,并对罪犯进行具有良好社会适应力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狱政管理的核心矫治力。三是强化法制、规范管理。通过建章立制,以制度的方式、规范的方式、团队修炼的方式,对罪犯实施组织、指挥、控制和矫治。要求罪犯严格遵守的日常改造行为规范必须体现出合法性、合理性和人文性;必须有利于罪犯恶习的矫治和实现罪犯由“监狱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切不可一味强调管理秩序而忽视人权尊严;强调服从性而忽视自主性;强调主观强制性而忽视客观社会性。更多地提倡罪犯自治组织的公约自律。在加强法制规范管理中,应综合地运用激励手段、监控手段、教育手段、组织手段和考核手段共同作用,达到使服刑人员服法守规、改过迁善的目的。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现代狱政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监狱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尽快形成数字化的监狱信息指挥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要积极组织科技力量,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所联合开展适合监狱工作的各种应用管理软件的开发和运用,高效率、高质量地为监狱的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尤其是将监狱的安全防范系统纳入监狱信息微机网络管理之中,实现“联合动作,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反应机制。

(八)实现管理形式创新,把监狱管理与社会配合、家属参与结合起来,打造个性化矫治单元

一是狱内管理形式更具有柔性。如大力推行亲情电话、亲情共餐、亲情会见、亲情团聚等“四亲”管理活动;大力推广离监探亲、狱务公开日、离监参观等互动性改造活动;在狱内开办超市、书市,在监内享受收听收、录音机、使用电脑、有限吸烟以及保留个人发型、节假日可以在监内穿着自带服装等处遇,营造模拟社会化生活环境。二是劳动改造更具有社会性。针对不同素质罪犯通过公开竞争走上不同性质劳动岗位;允许或推荐开放式监狱罪犯到社会工厂、企业、公司工作;大力推广罪犯素质化改造,允许知识分子罪犯开展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工作;定期组织一些条件许可的罪犯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尝试建立狱内人才发布会制度,做好罪犯出狱前的劳动推介工作;三是在行刑方式上大胆推进社会化进程。积极开展社区矫治试点和推广工作,充分运用假释制度,扩大假释面,让无社会危险性的罪犯能在社会接受非监禁矫治;开展初偶犯、过失犯、病残犯、女犯自主改造实验;四是在矫治单元设计上注重个性化。根据不同的文化素质、不同体质和技能以及个体的可矫治性进行分类,组成不同个性特征的矫治单元(组织),施以不同程度的管束强度和管理形式、教育内容,突出文化改造功能和素质矫治手段的作用。例如成立:科技矫治单元、文化矫治单元、艺术矫治单元、体育矫治单元、文学矫治单元、音乐矫治单元等等。打造融目标管理、情感管理、民主管理、素质管理和文化管理于一体的开放式、个性化、民主化学习型矫正组织。

(九)、强化警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打造高素质狱政管理人才队伍。

培养时代型、素质型、专家型狱政管理人才队伍是推进新时期狱政管理大发展、大突破的关键所在。一是确立以“提高管理者组织指挥能力”为突破口,以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狱政管理民警队伍为目标的科学的人才战略是适应“三化”建设,开创狱政管理新局面和根本保证。二是必须树立人人崇尚学习、人人强化素质的良好风尚,打造学习型民警队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要适应新时期监狱文化建设需要,做“文化建设的积极实践者,每个狱政管理岗位的民警都要从现在做起,尽快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四个自觉:即自觉讲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论、法律等方面知识,尤其要坚持学习本职业务和世界先进行刑理论和实践知识,使自己真正成为精神上、知识上的富有者。自觉讲敬业,就要有耐住寂寞,甘于奉献的精神,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职业自豪感;自觉讲创新,充分发挥理论思维、实践思维的创造性活动,坚持岗位创新,不断获取创新成果;自觉讲道德,尤其要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自觉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三是本着“能组织、会指挥、善决断”的客观要求,在教育培训方面,要针对当前狱政管理民警素质状况,结合职业特点和要求,重点加强狱政管理民警的组织能力、指挥技能、决断能力和处置能力方面的知识技能培养,切戒培训方式“光说不炼”、培训内容一锅煮的旧做法,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健全培训制度和考核办法,真正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四是构建一支素质高类型全的骨干队伍。根据新时期狱政管理发展需要,应加强狱政管理人才的科学化管理。实施对硬管理和软管理两大类人才的培养计划。所谓硬管理人才就是能熟练操作管理信息系统、一系列高科技监管设施和狱政装备,直接从事罪犯管理的专业人员;软管理人才是指能研究开发把握新时期罪犯的各种手段的管理方法,研究和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和规范,通过各种公开、秘密的手段收集、甄别、分析和反馈狱情情报并能创造性地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专业人员。通过专业化、素质化培养,力求达到分监区有管理标兵、骨干,监狱有能手和专家的多层次多种类管理人才结构目标。

监狱体制改革中的狱政管理工作

监狱半年狱政管理工作总结

监狱半年狱政管理工作总结

狱政管理工作难点及对策

六三监狱狱政科立功材料

初探现代化文明监狱狱政管理标准

监狱狱政管理系统论文简介(完整版27824字)

狱政管理系统

狱政管理工作报告

狱政科工作总结

《加强监狱文化建设_创新狱政管理工作.doc》
加强监狱文化建设_创新狱政管理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