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花驼梦

2020-03-02 22:58: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美丽花驼梦

——峰峰集团驻花驼村河北农村面貌提升改造工作纪实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了天地万物,青山绿水拥抱着古老而年轻的村庄,红色圣地流淌着多彩而激情的音符。这是一座被人文历史与山水浸润的村落、这里是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磁县·花驼村。

花驼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西南部,村庄海拔686米,人口148人,54户,占地面积2.4公顷,拥有可与哈尼梯田媲美的太行山梯田5000多亩,盛产柿子、谷子、花椒等山区特产和连翘、柴胡等多种中药材。花驼村四周群山环绕,森林密布,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与之相通,俗有“磁西百里,人称天尖”之誉。并和海拔989米的“睡美人山”、海拔1087米的炉峰山景区融为一体,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民居建筑以明清、民国时期传统为主。并且存有西汉末年的天宝古寨、清代的摩崖石刻、抗日战争时期由刘少奇等同志建立的一二九师冀南第一兵工厂旧址。

第一章·情定花驼

这里,盛开花驼父老的笑脸, 这里,见证峰煤人的情怀, 这里,正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嬗变。

这是一群追梦的人,这是一批对花驼村有着特殊感情的人。他们,有一项共同的任务——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

村民们记得,2015年3月的那个清晨,当峰峰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志武带领工作组成员来到村里时,居住石屋、自启灶台。环境的艰苦,条件的清苦,并没有阻止他们面貌改造提升的足迹。他们以共产党人的质朴情怀,以对花驼村倾力民生的心态,深深扎根花驼村这片土地。

民风淳朴在这里延续 一二九师精神在这里传承 中国传统村落在这里彰显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这里流传

是什么样的力量,是什么样的精神,让这片土地灵动飞扬?

组长郭志武在深深思索。

我们的共产党人,如何为这里的百姓谋求福祉? 组长郭志武带领工作组在默默行动。

郭书记来了多少次?村民们记不清了。他们只知道,郭书记每次来了,都是到最贫困的家庭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最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去。他吃的是农家饭,睡的是硬板床。为了花驼村的发展,他亲自定规划,跑资金,定项目,衔接单位,殚精竭虑。

工作组的这些同志叫什么名?村民们却能掰着手指一一说来。

第二章·谋势根基

- 12

坚持以花驼村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前提,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抓手,切实从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先后完成了1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好地解决了6大难题

解决“出行难”。 争取了峰峰集团资金支持,投资10余万元,扩建了进村2.5公里盘山公路,解决了村民群众盼望已久的行车路窄问题;重新铺设村内主干道石板路720米;安装了10盏复古路灯,告别了村街道小巷没有路灯的历史。如今的花驼村,行车有序、行如平地、夜行有灯,全新街道与景区的游道相连,成为花驼村发展的致富之路、腾飞之路。

解决“饮水难”。通过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安置水泵房1处、饮水点2处、新建蓄水池3个、铺设输水管道1000米,为尽快解决村民用水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解决 “收视难”。驻村后,工作组得知村里还未能看上有线数字电视时,积极主动争取资金,联系广电局工作站人员,为村民开通了数字电视和宽带网络,方便村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解决花驼村信息闭塞问题,让无网络、无数字电视成为历史的定格。

解决 “用电难”。更换80KVA变压器1台,改造线路2600米,对村里现有线路进行调整改造;对村委会所有房屋旧线进行改造,购置电缆200米、配电箱1个。工作组成员亲自动手对6个房间进行线路布置,改变往日稍有雷雨风天气就停电的生活。

解决 “文化难”。新建了300平方米具有民俗特色的活动休闲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0件。为花驼村会议室

- 45

丽庭院”、“中秋一家亲”座谈、“党员义务劳动”等活动,表彰了10名“优秀共产党员”。同年9月,经工作组协调,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派出七个专业的教授专家、主任医师12名,带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为村民进行了全方位医疗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入户就诊。此善举不仅使村民患者得到医疗救助,更为花驼村民开通长期的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并使村民的卫生健康观念得到了转变,直接促进了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一年花驼村的山水为证,花驼村的百姓为证,近三百个日夜宵衣旰食,为了一个梦想,为了一次跨越,为了这片土地的发展,为了花驼村的飞翔,他们付出几多,收获几多。

大言不语,大美无痕!

驼梁梦寻的优美散文

驼组词

美丽的太阳花

美丽的花教案

美丽中国梦

美丽中国梦

美丽的梦

美丽教师梦

美丽中国梦

美丽中国梦

《美丽花驼梦.doc》
美丽花驼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