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的记忆

2020-03-02 03:36: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黑板上的记忆

西陌中学

148班

张圆圆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间我已步入初三,蓦然回首,尘封已久的记忆里忽然浮现出那一块平凡的黑板。

我快乐的童年在那块黑板度过的,但枯燥无味的生活也是从那块黑板开始的。

童年时代,因为家里状况不好,买不了可爱的洋娃娃和其他玩具,爸爸给我自制了一块黑板,然后 我拿粉笔在黑板上画画。画美丽的美人鱼、花、草、昆虫等奶奶有时把故事写在黑板上,再配一些美丽的图案,然后有声有色地讲给我听。

但好景不长,上小学时,年幼无知的我难改贪玩的天性。学习成绩也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爸妈想让我拿黑板学习,可我把它当做娱乐工具。他们不再让我画画了。此后,黑板上变成了古诗题目、数学题等,再也不出现过图案和故事。从那时起,我明白:童年已经不属于我,我渐渐收敛起贪玩的习惯,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我变得沉默冷静了。

人们常说:“时间可以淡化一切。”如今,我再也记不起以前的伤痛。我经常在黑板上做题、默写课文、古诗,每逢节日在上面写一些祝福之类的语言。现在我的成绩有了起色,但我还会一如既往的努力争取能够博得父母久违的笑容。

不管以后发生怎样的变化,世事难料,但我会记得黑板上所发生的每一件事。

现在,我已经步入了中学的门槛,摆在面前的便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考试-------作业,作业--------考试,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黑板上的记忆——一笔实实在在够我享用一生的财富!

黑板上的记忆,记载着儿时的乐事,但又留给我可怕的现实。

评语:文中通过回忆自己年幼时在黑板上画画,奶奶在黑板为我写故事,父母让我在黑板上学习古诗,让我对黑板有了深刻的记忆,语言通顺流畅,具有感染力。

辅导教师:杨芙蓉

黑板上的记忆

西陌中学

148班

杨鹤鸣

“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不需要金钱,不需要-------”看到这一行行整齐的字迹,我没做出什么反应,当然,也没收到任何启发。

因为,马上就要吃饭了,我在心里一直默默的数着:啊,剩七分了。我这时根本没有心思听课。

这几句话写的非常好,现在大家齐读一遍,咱先不提感恩老师,你们最起码要学会感恩自己的父母。老师的这句话惊醒了我,使我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话怎么能这样说呢?老师为什么不需要感激呢?我们每一个人,有谁敢说自己从小到大就没受过老师的关怀?我们一般人常常是把别人对自己一点小小的恩惠而铭记在心,而对于老师对自己那么大付出而视而不见。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小学五年级的那件事。

那天中午快放学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雪,坐在教室里,不禁感到一丝寒意。放学了,我立刻精神许多,因为我的肚子早开始叫了。这时,老师突然说:“谁做完交到讲台上再去吃饭。”啊!我这节课只想着吃饭,才做了三道题,“哎,真是天要饿我呀!”我不得不做起来。三道、两道、一道,

奇怪,这道题怎么这么难,我怎么也想不出来,完了,看来只有挨饿了,我放下笔,玩了起来,此时,老师来到我面前问我:“会吗?”不会,刚说完,老师便给我讲了起来。那时,我没有一点心情,讲完后,她问道:“懂了吗?”我习惯性的丢了一句:“懂了。”现在灶房可能已经没有饭吃了。走,去我家吃。

只记得当时我无奈地来到他家,只吃了一点菜。从那天开始我便对她怀恨在心,现在想起来,那惭愧之情油然而生。

老师为了我们,付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而最后得到的只是埋怨和不满。

叮铃铃,下课铃惊醒了我。

我们确实应该谢谢老师,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哪有我们现在的优异成绩,我们现在更应该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报答父母。

评语:文中回忆了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及自己对老师的感恩,文中多处运用了心里描写,使语言生动形象。文章主题突出。

辅导老师:杨芙蓉

黑板上的记忆

西陌中学

148班

董丰硕

我们的物理老师,不像一些理科老师,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课堂讲一些公式原理,做做练习题。感觉很枯燥,很厌烦,而我的老师,时不时地给我们将一些有趣的故事,并且这样,对我们也有很大启发。

我记得那是物理老师第一次介绍电学安培的知识。他来到教室,拿起粉笔,很熟练很工整的在黑板上的中央写了“安培”两字,并提问什么是安培?“你们可根据预习的结果来回答。”同学们很快都举起了手。:“丰硕,你来回答吧。”我猛地一下站起,思考了一会,安培是表示电流大小的单位。”“好,你坐下。”我为自己的回答感到很满意。接着,刚刚那位同学说的不全对,谁来补充一下。全班顿时鸦雀无声,没一个人举手回答。

只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安培与移动黑板。同学们看后很好奇,不明白什么意思,老师笑了笑:“给你们讲个故事《按培与移动黑板》。

从前,有个老师叫安培,一天他走在街上,突然想起一道公式演算,便从口袋中掏出粉笔,在一块黑板上演算起来,他完全没注意到黑板的走动,继续演算着,后来黑板越走越快,他实在追不上,便停下来只听见满街的嘲笑声,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在马车后厢上算题。

虽然,不记得物理老师是怎么从安培故事转到安培这个概念的。但这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不仅是因为这个故事很有趣,是因为物理老师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专心用功。

陈年旧事,记忆犹新,说文动笔,黑板情深。

评语:文中回忆了在物理课上的一件小事,事例真实,物理老师精彩的讲课让我永不忘记,黑板的两个字令我记忆犹新,主题鲜明。

辅导老师:杨芙蓉

黑板上的记忆

西陌中学

148班

张西

流星划过天际的那一瞬间,留下一道美丽的弧影;风景呈现在眼前的那一刹那,留下一张美丽的照片;记忆定格在脑海里的那一秒钟,留下一生的怀念。

从初一到初二再到初三,合班到分班,我都是板报组的一员,我熟悉那里的一切,那里有我们珍贵的友谊和美好的回忆。

每一次办板报,每个人都是推说自己有事,没有一个人乐意去做,几个人好不容易凑到一起,却为板报的内容而发生争论,每一次都是一个最后完成,都要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每次都重演历史。

只有那次,仅仅只有一次,我看到了真正的合作,真正的团结互助。

县教育局要来我校检查工作,需要更换板报,大家都知道时间紧、任务重,自觉地进行商量,设计好了以后,分成几块,写的写,画的画,忙的不亦乐乎。大家都在想好点子,出好主意,使板报更完美。一个同学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下来,一脚踏进水盆里,顾不得换鞋,继续做自己的工作。还有同学自告奋勇自己写底稿,以前可是不出这种“人才”。

不错,一副非常满意的杰作诞生了。你看,多清秀的

字,多可爱的画,多完美的设计。任务完成了,大家满意的笑了!

升入初三,学习紧张多了,那天教师节需要更换板报,还是慢腾腾的,一点都没有紧凑感,一个活动时间才画出一朵花,老师一脸不快。于是我们赶紧去完成,又重演历史了!在黑板上,留下了我们的智慧,留下了我们的才华。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写下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历程,记录了我们的生活。

那里,留下了同学们的团结互助,留下了同学的友爱,见证了友情的力量,见证了团结的伟大,见证了友谊的神奇!

那里,有我们纯洁的友谊与最美的回忆,一旦回忆定格在脑海里,就一声也不会忘。

评语:开头运用排比,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通过办黑板报这件事,回忆起我和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黑板让自己有了最美的回忆,语言自然朴实。继续努力。

辅导教师:杨芙蓉

有你,我的年华不寂寞

西陌中学

148班

杨拓

青春是美妙的,是充满活力的,然而慢慢人生之路,如果无人相伴,我们多少会感到一丝孤独与寂寞。但是,因为有你,我的年华不寂寞。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是他们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他们的称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他们的称赞。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由于他身体虚弱,又不经常锻炼,那天在餐厅,她竟然晕了过去。班主任立即过去扶起他,赶忙拨通了他家长的电话,一面向她的家长叙述病情,一面扶着她向宿舍走去。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心里升腾起了一丝感动。寒窗苦读已有十余载,这十几年里,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恩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奉献。

汶川地震时,谭千秋老师用血肉之躯支撑起了一条生命的通道,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那十几个天真无邪的笑脸。像徐本禹那样自愿支教贫困地区的大学生们,他们用自己那可能是辉煌、幸福的后半生去换取更多孩子的辉煌、幸福的一生。在我国乃至于世界,像他们这样为了孩子而甘心奉献出

自己一切的教师何止少数,他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慢慢地发出最后一丝光和热,吐出最后一根希望的丝。

老师,因为有你,我的年华不寂寞。

寒窗苦读之际,除了老师,朋友便是我们最重要的伙伴。他们陪伴着我们走过困境,陪伴着我们走过成功,陪伴我们走过喜悦和悲伤。这两个月多雨,一天早饭过后,稍没留意便一脚踏进了水坑,顿时,一股刺骨的冷水便侵入鞋子。无奈,跑到宿舍,向着好友抱怨一番。他没有说话,只是笑笑。但一眨眼,他便如魔术师般变出了一双鞋。这时,我的心里不免升起了一股感动。

朋友,是个意义非凡的名词,它寄托着信任,宽容与友谊,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朋友,因为有你,我的年华不寂寞。

人生之路,飘飘渺渺,因为有你,我会信心百倍地迈出每一步,因为有你,我的年华不寂寞。

评语:老师的陪伴,老师的奉献朋友的信任,朋友的宽容,让我感动,让我信心百倍,文章段落清晰,详略得当,是一篇成功的习作。望今后继续努力!

辅导教师:杨芙蓉

有你,我的年华不寂寞

西陌中学

148班

王渠

泡一杯清茶,透过袅袅青烟看人世沉浮,读一本好书,穿过浓浓墨香感世态炎凉------

--------题记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东海相亲”,书,让我沉寂的世界不萧瑟,让我孤独的年华不寂寞。

或许是从咿呀学语开始,便开始接触那奇妙的书。那一年,我五岁,看着书本装模作样的吟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着大人们的夸奖,我好高兴啊!那时,读书是为了博得那空虚的赞美。

时间悄悄从指尖溜走,心灵的年轮又悄悄地添上了三圈。那一年,我八岁,面对那散发着墨香的语文书,我却机械般的诵读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背诵着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争夺那无谓的第一,维护者那份莫名的自尊。

时光老人牵着我的手,空虚的跨过了三个春秋。那一年,我十一岁了,正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抉择-------升中学,父母那憔悴的面孔,期待的目光,我无极而堕落,抱着书本夜以继日的啃着,将一切的一切通通塞进脑袋,任凭大脑无限的膨胀,只是为了博得父母那欣慰的一笑。

恍恍惚惚度过了三载,面对时光我一次次的质问,我豁然开朗,读书并不是为了那虚无的东西,只是为了自己灵魂的升华----- 每当同学们谈论着那无聊的偶像剧时,我便在书屋中与李煜感慨“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无奈,;每当同学们唱着幼稚的流行歌时,我便在书丛中感受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开心颜”的自尊与“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就这样,我在书海中分享着白居易“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矛盾,为苏轼的“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自信拍手叫好,体会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品味着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傲气------ 我感受着书海的清香,尽情遨游其中,分外惬意。有你,我的年华又何尝寂寞呢?

评语:文章层次清晰,引用诗句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底蕴,自然而然的让读者体会到了,有书的陪伴,你的年华不寂寞。主题明确,自然突出。构造了水到渠成的气势。

辅导老师:杨芙蓉

黑板上的记忆

黑板上的记忆

黑板上的记忆

黑板上的记忆

黑板上的记忆

黑板上的记忆

黑板上的记忆

黑板上的记忆

《黑板上的记忆》

黑板上的记忆2

《黑板上的记忆.doc》
黑板上的记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