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师示范课”有感

2020-03-02 09:13: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观摩“名师示范课”,收获名师风采

6月4日,有幸聆听了我校三位名师的“示范课”,其中有郭晓赟老师的《克和千克》、贺凤香老师的《小数的认识》和孙凤霞老师的《邮票中的数学》。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都不同程度的运用了我校“三环四步,以学定教,学导结合”先进教学模式,给我们青年教师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思想冲击。

首先, “三环”即教学的三个环节,包括自学质疑、交流探究、检测达标;“四步”即教师和学生在这三个环节中的四步,包括教师的明确目标,出示导学、视察学情,信息整合、调控探究,适时点拨、评价反馈,梳理总结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读想批疑、小组互动,初步释疑、交流反馈,探究解疑、新知练习,达成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头的灌入式方法。它已经把课堂这块舞台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又自己内部去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了一个护航的作用。

郭晓赟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的《克和千克》是一节概念性的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建立质量概念比较困难。郭老师从一开始就放手给学生,让孩子自己看书,从而了解这节课自己要学习的知识,体现了自学质疑中的自主学习和明确目标。回想自己在讲课的过程中总是害怕让孩子们去自己看书,将时间浪费掉,以后一定要改正,训练孩子读书“从现在开始”。在新知的教学过程中,郭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从上往下,认真学习例1,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笔划一划”。孩子们带着要求,带着问题去看、学,不会走弯路。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郭老师两次运用到“三环四步”,这让我清楚地知道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每一节新授课的特点灵活的运用模式。纵观郭老师这一节课,时时、处处都让孩子们体验、感受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成功的在孩子们的脑子里建立起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贺凤香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小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从整数转化到分数,再从分数转化到小数是难点。贺老师在这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可能学到哪些知识,孩子们根据之前的学习经验很快的说出“什么是小数、小数有什么作用、怎么读写小数”等一些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去学习,更有目的性。在教学过程中,贺老师提出的自学要求简练明确,易于让学生记住,同时对于学生的汇报更是强调“有序的汇报”,所以学生的学习是有顺序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已有经验会读小数,所以在读的这一部分贺老师并没有用大量的时间去教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会的知识不教”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例1的时候,让小组之间利用线段图去讲。小组代表先讲,之后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有了这样的一个小组做样板,其他小组以同样地方式进行,达到了每个同学都有开口说一说的机会,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机会。

从这次的观摩“名师示范课”,我学到了很多:首先,学习一种“掌控课堂”的自信和气势,摸索一种“抓住学生”的方法和技巧。就像贺老师一样,对于课堂掌控能力特别的强,同时可以抓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点事我今后努力学习的方向;其次,学习对教材的充分领悟和到位解读,实现“简约而有效”课堂。就像郭老师一样;最后是学习尊重自己的课堂,学会尊重自己的学生,就像孙凤霞老师一样,充分的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只是讲解数学知识点教学匠,而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学方法的引路人。在教学中不把“学生”只当“学生”,学生也是“三人行”的一员,教学也是生活,教育也是人生。

听名师示范课心得体会1

听骨干教师示范课有感

听骨干教师示范课有感

听名师课有感

听名师讲座有感

听名师讲座有感

听名师讲堂有感

听名师讲座有感

听名师上课有感

听名师观摩课有感

《听“名师示范课”有感.doc》
听“名师示范课”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