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测试题

2020-03-03 06:02: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走进新课程测试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 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 和考试命题 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A .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三、判断题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

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 √ )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 )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 )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要得到全面发展,应是学生为主体的必有之义。教师为主导,是指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主要由教师设计和决定。教师不仅要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且要“言传”,也要“身教”,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要靠教师引导,教师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负责。

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答案参考《走进新课程》125页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主要内涵包括: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32~134面)

主动性(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代我要学的学习方式); 独立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独特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指导的针对性); 体验性(让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对教笠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问题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论述题(15分)

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

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实际上就是就是要求教师有积极乐观的“学生观”。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不同的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有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孔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也即教师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尊重学生个性,关注。

走进新课程

走进新课程

走进新课程

走进新课程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走进新课程(一)

走进新课程演讲稿

走进新课程心得

走进新课程 读后感

走进新课程演讲稿

《走进新课程测试题.doc》
走进新课程测试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