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预案经验交流材料

2020-03-02 10:01: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未雨绸缪

科学谋划 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广水市卫生局 2012年4月15日

编制卫生应急预案是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相关卫生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近年来,我们以国家和省下发的相关预案为蓝本,结合广水实际,转变过去被动应对、事后补救的思路,坚持事前谋划、事中应对、事后评估的模式,编制了一系列预案,而三年成功处理几十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也再次证明,这些应急预案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强化三种意识,突破预案编制瓶颈

和平年代的思维模式让我们过多地依赖于上级下发的各种预案,这些预案带有普遍指导性的预案,在处理具有地方特色的突发卫生事件时总是感觉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为了扭转这种“等、靠、要”的被动局面,寻求新的突破,我们做到了三个“强化”。

1、强化危机意识。从2003年非典以后,各种突发事件如人禽流感、手足口病、水灾、旱灾等层出不穷,我们在处

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总感到自己是担当“救火队” 的角色,哪里有事故就往哪里上,事故虽然处理了,但投入太大,人也感到疲惫不堪。因此近两年来,我们转变思想观念,本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不乱”的原则,根据法律法规及上级的各种预案,针对我市有潜在影响的突发事件,编制各项单项预案,以便达到“打有准备,打有把握之仗”的目的。

2、强化联动意识。很多卫生部门单项应急预案的实施,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预案》,需要政府领导的直接指挥,部门之间强有力的配合。因此我们在拟定预案之初,聘请了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制定,在预案之中成立领导小组,由政府领导任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到事件发生时,领导能够靠前指挥,各部门能够及时到达,并提供人力、财力、物力,形成合力,达到整体联动效应。

3、强化约束意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各种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及部门预案相继发布,对指导基层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各种具体的职能和责任只是抽象到机构,导致责任不具体,追究难落实。为此我们将各种预案的目的和意义,从事关国家安危、社会稳定、生命安全的高度全面阐述和广泛宣传,同时将某一事件发生后的各种责任先细化到机构,再细

化到相关责任人,明确了局长、分管局长、科长、院长、主任、队员的责任,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使预案具有约束作用。

二、坚持三大原则,创新预案编制思路

1、坚持预案编制的完整性原则。一是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体系。预案体系建设是应急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预测能力的基石,也是提高卫生应急处臵能力的重要保障。我们在市政府制定的《广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广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两个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广水实际,陆续制定了自然灾害类应急处臵预案、事故灾难类应急处臵预案、传染病类应急处臵预案、食物与职业中毒类应急处臵预案、恐怖事件类应急处臵预案等五大类17个单项卫生应急预案和3个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局、各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也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卫生应急技术方案和处臵措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二是形成多方参与、反复论证的格局。卫生应急预案涉及市政府、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局、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我们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编写应急预案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把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卫生应急人员充分

调动起来,分线条、分版块、分小组同时进行,让他们提前介入预案、积极参与编写、讨论、修改、定稿,把制定应急预案的过程变成培训的过程、树立忧患意识的过程和提高应急能力的过程。比如在这次修订《广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广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时,对预案内容进行分解,属于疾病预防控制的部分交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属于医疗救援的部分交由市

一、二医院,属于卫生监督的部分交由市卫生监督局,由这些单位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讨论后进行修订,拿出初稿后交市卫生局应急办。

三是营造广泛宣传、家喻户晓的氛围。预案初稿交到市局应急办后,应急办将初稿挂在卫生应急QQ群里,广泛征求意见,经汇总整合后形成讨论稿,然后组织局相关职能科室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修订,最后经分管卫生应急工作的副局长审核通过。经过自下而上、三审三订过程,预案才最终定稿。这个讨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智慧互相碰撞的过程,是一个提高预案关注度和可操作性的过程。对于参与编制与讨论的同志来讲,确实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受益匪浅。预案编制完成后,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并将预案的电子版本全部上网,提高了预案传播的时效性、开放性和广泛性,便于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阅读学习,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为预案的完善和执行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2、坚持预案编制的预见性原则。编制卫生应急预案是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相关卫生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或方案。为了突出预案编制的预见性,我们做到了三个紧密结合。

一是紧密结合历年特点。广水市由于地理位臵、气候条件等原因,基本上是“三年一水灾,两年一旱灾”。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针对我市洪涝旱灾频发的历史特点和七季连环旱的现状,我们去年对2008年编制的《广水市救灾防病预案》进行了重新修定,成立了救灾防病指挥机构,制定了十个技术方案和一个应急工作流程。

二是紧密结合当前形势。每年的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中考、高考、春节、元宵群众汇演等重大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地点分散、环境差异较大。为了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我们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依据自然灾害类、传染病类等卫生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工作方案,要求相关单位按工作方案具体落实,有力地保障了各项重大会议、重大活动的顺利完成。

三是紧密结合部门职能。预案编制不能千篇1律,照葫芦画瓢。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预案时,我们侧重

于应急预案的原则性、指导性等宏观层面进行把握;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局和综合医院,我们要求从专业技术角度进行细分;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要求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期报告、基础性处臵、与专业救援队伍配合方面进行落实。

3、坚持预案编制的可操作性原则。卫生应急预案是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谁来做、怎么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简明扼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了做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各职能部门、专业机构、应急队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为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我们一直致力于“四化”建设。

一是手册化建设。局应急办去年十月份组织编写了《广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手册》,该手册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综合医院三个分册。手册在充分考虑各单位卫生应急工作职能和我市卫生应急总体形势的基础上,注重实效,细化职责,具有可操作性。其中疾病预防控制分册针对疾控中心制定了18个工作制度、12个岗位职责和一个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卫生监督分册针对监督局制定了6个工作制度、6个岗位职责和一个卫生监督工作规范,综合医院分册针对我市二个二甲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制定了24个工作制度、10个岗位职责和一个卫生应急工作规

范。

二是卡片化建设。局应急办去年制作了《广水市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操作卡》。操作卡明确了卫生应急总负责人、应急现场负责人、应急办主任、医政科长、疾控科长、政策法规科长、爱卫办主任等相关人员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三是图表化建设。为了强化卫生应急响应的科学性时效性,我们制作了应急响应处臵程序图,以图表的形式对局领导、局相关职能科室、疾控中心、监督局、综合医院、专家组、专业应急队伍在应急处臵中的职能、职责和流程进行了全面划分,使我局在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规范化操作、程序化管理,提高应急处臵的水平和效率。

四是模块化建设。为了将卫生应急工作向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军事化不断推进,确保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各级领导和卫生行政部门能全面、及时掌握相关信息,提高科学指挥决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到“战则必胜”,我们正在打造两个指挥模块。投资60余万元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了一个集疫情监测、信息报告、视频会商、物资储备、应急值守等功能“五位一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目前已基本竣工,5月份可投入使用。准备在我局建设一个全市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局长办公会已研究通过,现正在与开发单位交换意见,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建

设。

三、实行三化管理,彰显预案编制效果

编写应急预案的最终目标就是预防可能发生的事,处理已经发生的事,只有完美地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将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彰显预案编制的最佳效果。从我市近几年的成功经验来看,实行“三化”管理,是一个不错地选择。

1、演练常态化。卫生应急预案不能光说不练,纸上谈兵,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和实践演练,否则预案将成一纸空文。预案实施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开展教育培训和实践演练必不可少,要使每个参与卫生应急的人员明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该干什么,怎么干,切实掌握卫生应急救援知识,提高卫生应急处臵能力。

根据预案内容,我们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局、市

一、二医院制定出相关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岗位职责和各级各类卫生应急人员操作卡,组织开展岗位培训并适时开展实践演练,提高卫生应急处臵能力。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近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鼠疫、霍乱、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急性食物中毒、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等各类卫生应急演练。基本上形成了常态下积极准备,突发时高效应对的卫生应急工作格局。2011年10月2

日晚8点发生在107国道的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与一中巴相撞,导致现场死亡两人,重伤两人,轻伤三人,导致交通阻塞,情况十分危急。由于经过多次演练,我们处理起来轻车熟路,公安部门靠前指挥,在医疗救援中,卫生应急队伍做到了响应迅速、处臵有力,伤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得到社会各界和患者家属的高度肯定。

2、处理网格化。很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如何使参与的各部门密切配合,产生协同效应,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是十分必要的。在横向层面,我们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由政府牵头制定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网格化管理模式,定期交流应急信息和应急处理的经验教训,共同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2010年7月17日,我市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当时雨情、汛情形势异常严峻,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英明决策下,启动了应急响应,各部门迅速展开联防联动联控,形成网格化处理工作机制。气象部门及时向卫生部门通报了预警信息,为卫生部门及时调集队伍和物资、有效应对争取了宝贵时间,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在纵向层面,在卫生系统内部,则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统一制订了卫生应急网络示意图,标示卫生应急电话和预计到达时间,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2011年10月21日,卫生部国家应急办主任郝阳到我市调研时,随机拨打了三个应急电话,

电话接通后,市局应急办、疾控中心、卫生监督局、综合医院、专家组、应急专业队伍均在5分种内得到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现场。郝阳主任对我们的效率和作法颇为赞赏。

3、管理动态化。在政府的主导下,各部门都能够讲原则,顾大局,对应急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应急值守全面到位,应急队伍随时待命。可以说,全市各部门协调配合、整体联动、快速防控的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

由于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应急预案虽然编制出来,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作了充分估计,但也无法绝对涵盖所有的情况。应急预案的精髓在于建立了一套应急救援体系和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程序。市局正在筹建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市疾控中心已建设集疫情监测、信息报告、视频会商、物资储备、应急值守等功能“五位一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心;规划实施紧急医学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完成“一个主中心两个分中心”的决策指挥平台体系。合理配臵各类应急队伍专业构成,对原各类队伍进行了科学调整,从全市卫生人员中,选拔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精的专业技术人员扩建了应急专家库,对传染病疫情、食物与职业中毒、突发公共卫生紧急医学救援三个类别的11支市级卫生应急专业队伍人员进行了调整;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结合辖区实际

完善了卫生应急处臵队伍,全市24家卫生医疗机构和401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明确专科(室)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工作。

2010年冬季至今,我市出现七季特大旱情,造成部分群众和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卫生、水利、农业、民政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启动应急预案。卫生和教育联合组织风险隐患排查专班于2012年3月6日至16日,对全市各中小学、托幼机构的食堂、生活饮用水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由于组织及时,应对有力,确保了人畜饮水安全,未发生因旱情导致的传染病流行。

卫生应急预案

卫生应急预案

幼儿园卫生应急预案

酒店卫生应急预案

学校卫生应急预案

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卫生工作应急预案

幼儿园卫生应急预案

郸城县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

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

《卫生应急预案经验交流材料.doc》
卫生应急预案经验交流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