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法实习报告

2020-03-03 05:32: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水法实习报告

在古都邯郸的西南方向、太行山脉的南部牞有一条发源于山西省境内的河流,蜿蜒流经

河北与河南两省边界,而后注入岳城水库,这就是漳河。漳河上游由两条支流组成,一条叫

浊漳河上游两岸水事纠纷的激化,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相关两省的高度重视。,一

条叫清漳河。浊漳与清漳两条支流在一个叫合漳的地方汇合后,称作漳河。今天我们和老师

来到这里进行实习。了解一些关于水知识是,了解当年河北河南因为水发生的冲突,了解水

法的重要性。

漳河上游管理局河道管理三处是在1993年四月底成立的,负责管理漳河干流,清漳河

匡门口水文站以下至观台水文站以下河段,大跃峰渠枢纽控制工程由拦河坝,进水闸,退水

闸,等几部分组成,大跃峰渠首枢纽工程控制灌溉面积30.5万亩,属三等三级的中型工程。 20世纪60年代以来,河南省兴建了红旗渠和跃进渠,河北省兴建了大跃峰渠和小跃峰渠,沿河两岸还兴建了多处小型灌区和小型水力发电站,漳河为两岸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

着源源不断的水源和水力资源,造福于两岸人民。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随着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漳河两岸竞相开发,你修一条拦河坝,他开一条引

水渠,你建一座扬水站,他搞一座发电站,而且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引水能力越来越

大,加之上游地区能源和重化工基地的用水量不断增加,使整个漳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宏观

控制,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更急明显,局面紧张。1999年春节期间,漳河地区发生了

重大爆炸炮击事件,河北省涉县境内的跃峰渠、机井、生产桥、民房等生产、生活设施被炸

毁,牲畜被炸死。漳河上游两岸水事纠纷的激化,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相关两省的

高度重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党中央成立了漳河管理处,从而来解决两个省的水事纠纷事

件。

为解决漳河水事纠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先后作了数十次批示,水利部、公安部及海委

多次协调,形成了一系列文件和协议,3省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做了

大量的工作。

漳河水事纠纷的解决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行政协调阶段

从50年代到1999年炮击事件前,主要利用行政手段调处水事纠纷。在水利部、公安部

协调下,有关省签订了一系列协议。1989年国务院批转了《水利部关于漳河水量分配方

案的请示》(国发198942号);1992年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漳河水事协调会议,形成了《国务院漳河水事协调会议纪要》(国阅1992132号),决定成立海河水利

委员会漳河上游管理局(以下简称海委漳河上游局),统一管理漳河上游108km河段和

红旗渠、大跃峰等四大灌区渠首枢纽工程。这些工作为解决漳河水事纠纷提供了依据和重要

条件。

2.集中整治阶段

1999年春节期间爆炸炮击事件后的近两年时间,利用法制和行政手段集中整治。炮击事

件后,朱镕基总理和罗干同志作出批示,对事件的处理提出严格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河北、河南两省漳河水事纠纷事件批示精神的会议纪要》(国阅

199920号)。水利部、公安部派出联合调查组协调、指导两省的落实工作,河北、

河南两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水事纠纷调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①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通过学习、宣传和教

育,认识到团结治水才是群众的最大利益。②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两省各级政府成立工作

组,省市领导亲自深入第一线做群众工作,同时落实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实行责任追究制

度。③强化法制教育,追究责任,依法治理。在两部联合调查组的督导下,河北、河南两省广泛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干群法制观念,坚决拆除违章工程,加快了河道治理工程建设;集中收缴了土枪土炮,消除了不稳定隐患;对负有领导责任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处理,依法追究了犯罪人员的刑事责任;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保障了漳河两岸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由于采取了强有力的行政、法制措施,水事纠纷和刑事案件的处理取得了较大突破,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斗到和的转变,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为进一步解决漳河上游水事纠纷奠定了基础。

3.创新突破阶段

2000年后,创造性地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综合利用行政、经济手段和工程措施解决水事纠纷,探索了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水事纠纷的新思路和途径,在过去协调治理和集中整治的基础上取得新突破,为从根本上解决漳河水事纠纷开了一个好局。主要做法是:①加强了漳河上游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治理。争水和争地是引发漳河水事纠纷的主要原因。海委漳河上游局协调各方关系,变纠纷事后调处为事前预防,提前介入,主动协调,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水事纠纷的发生。②建设河道治理工程。2000年4月开始,海委漳河上游局根据水利部批复的《漳河侯壁、匡门口至观台河段治理规划》,投资300万元,在108km河段内划定治导线,完成了治导线埋桩工程,规范了河道内护村护地工程的建设。近两年冀豫两省各投入3000多万元,共建成护村护地坝20多km。这些工程都按照确定的治导线建设,两岸未发生任何矛盾。③转变思路,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实施跨省有偿调水,探索解决纠纷的新举措、新途径。2001年春季,华北地区干旱少雨,浊漳河的基流锐减到3m3/s左右,沿河村庄和四大灌区用水十分困难,上游山西省境内水库存有汛限水位以上蓄水。海委漳河上游局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转变观念,由过去坐等来水、被动分水,转变为主动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出了跨省有偿调水的思路。2001年,在海委漳河上游局的协调和支持下,两省团结合作建设跨省倒虹吸工程,通过河北省磁县小跃峰渠总干渠给河南省安阳县南阳城村跨河供水,解决了南阳城村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一条倒虹吸,沟通两岸情”,两岸群众打着团结治水的标语,敲锣打鼓,共庆通水典礼,成为两省团结治水的典范。

解决漳河地区水事纠纷的做法和经验,为我们解决其他地区水事矛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边界水事纠纷中,受损害最直接、最严重的是当地人民群众。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大局、着眼长远,才能认识到水事纠纷的危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抓住漳河上游地区自然环境差、水资源短缺、耕地匮乏这个主要矛盾,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事纠纷;只有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有效地化解矛盾。 解决水事纠纷必须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切实加强领导,层层明确责任,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必须加强地方政府与流域机构的协作,支持流域机构加强统一管理。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是解决水事纠纷重要的体制保障,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是解决水事纠纷的重要措施,从解决漳河流域水事纠纷三个阶段看,行政协调、依法治理、有偿调水、工程建设、统一管理等措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个事件工作人员的介绍,让我在实习中学到了很多水法的知识,下面是我对处理水事纠纷的几个建议。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继续加强依法治水、团结治水的教育,增强维护稳定、团结发展的自觉性;继续坚持政府负责,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

维护漳河上游地区社会稳定。2.强化流域机构管理职能,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尽快制订漳河上游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由海委商晋冀豫3省制订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根据水资源条件的变化,研究石城电站运行条件与红旗渠引水问题。

3.在水权水市场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跨省调水制度。要明晰初始水权、改革水价形成机制,通过水权转让,缓解漳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

4.以水资源综合规划为依据,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做好前期工作,在充分论证、科学选比的基础上,适时修建必要的调蓄工程,补充用水高峰期的关键用水。

5.要引导漳河上游地区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用水效率,逐步建设节水社会。

水法实习报告

水法宣传材料

水法宣传

水法宣传单

水法论文

法硕实习报告

法学系实习报告

水政管理实习报告

水保站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华北水大)

《水法实习报告.doc》
水法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