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习题(9.11)

2020-03-03 08:15: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周练试题

(三)

一、选择题

1.关于《三字经》(如右图)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它的出现和流行说明( )

A.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 B.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增强 C.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2.柳宗元说:“浮图(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 ) 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 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 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4.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

A.科举制度不断成熟 B.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C.小农经济相对发达 D.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5.北宋中期允许高官建立家庙,民间陆续兴建家庙——祠堂以供奉其列祖列宗,南宋祠堂被纳入“家礼”的范围,元明清三代祠堂成为民间极其普遍的活动场所。这反映了( ) A.孔子地位的下降 B.理学地位的提升 C.宗教迷信的盛行 D.君主专制的衰落

6.柳宗元说:“浮图(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 ) 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 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 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

7.《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不干涉同姓为婚,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诸如此类立法和司法实践脱离的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这反映了( )

A.唐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 B.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 C.社会进步弱化宗法观念 D.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格

8.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己„„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9.“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 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0.隋唐初创时,以儒经作为考试内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从此以后,经有定本,疏有正义。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 B.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C.确立儒家的社会地位 D.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

11.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 A.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B.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C.理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

12.某文学学生喜欢写小说,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本草纲目》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朱熹 ③续写《隋唐英雄传》:(隋唐)李世民率领的军队手持突火枪 ④续写《鹿鼎记》:(清初)韦小宝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他在这里论述的是宋代( ) A.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B.分化事权政策的影响 C.理学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4.他想把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个他是哪位古人( ) A.李贽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15.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16.据说,宋朝哲宗皇帝曾听程颐讲道并赐茶。皇帝当时折断了一截枝柳。程颐遽起谏曰:“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哲宗虽面露怒容,但只是“掷枝而走”。这表明 A.两人哲学立场不同 B.宋哲宗善于纳谏 C.程颐具有人文精神 D.当时政治环境宽松

17.宋代的婚俗中,“娶妻不顾门第,直求资财”的风气盛行,在通婚书上要写明男女家中财产状况,嫁娶论财的表现十分明显。在迎亲之前,男方要送花粉一类的东西“催婚”,女家要用帐幔、被褥之类的装点新房,称为“铺房”。以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反映了传统婚俗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B.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婚姻的影响 C.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18.“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 B.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C.压抑了知识阶层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

19.宋人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年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由此可推知苏格拉底和孔子、朱熹、王阳明思想的相通之处在于探讨( ) A.人类的普遍道德标准问题 B.抽象意义上的哲学理论问题 C.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问题 D.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

20.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成为忠义的化身享受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圈的奉祀。究其根源最有可能的是( ) A.关羽的忠勇 B.理学的推崇 C.人民的爱戴 D.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2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宋)学校教育在兵连祸结中早已破坏殆尽,朝廷此时又无力兴学设教。要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政府必须广泛开设学校,改变官学衰败局面。北宋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也要求教育既培养精通儒学的文官,又要求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灿烂而丰富的文化成就为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养料,而汉唐以来的官学教育基本上都是满门经文的太学教育,这与蓬勃发展的宋代社会不相匹配。

北宋太学内容改革改变了汉唐以来满门经文的单一格局,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治事等内容的新格局。北宋太学采用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的“苏湖教法”,使学生由索然无味到耳目一新。北宋太学改革后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唐代太学限招五品以下子弟入学,而北宋太学只要是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就可以入学,较广泛地向中小官僚和一般平民子弟敞开了求学的大门。 ——摘编自周路宽《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22.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几乎和秦始皇一样信奉法家思想,不过据说在其统治时期他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和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该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在世界上的经济、政治地位正在崛起,在这个时候我们拿什么去跟世界对话?还是要拿中华文化与人交流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国学热”现象的升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如果我们只有这些东西,而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更能说明现实世界的理论和思想,我们的文化吸引力还是比较有限的。 ——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1)请写出材料一中所说的“改造了儒家思想”的汉代学者。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理学思想的主要主张。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代儒学复兴的背景。谈谈你对当代儒学复兴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B 6.C 7.B 8.D 9.C 10.B 11.A 12.B 13.C 14.B 15.D 16.D 17.B 18.D 19.A 20.B 21.

(1)背景:北宋时,官学因战祸而衰败,造成国家建设人才的匾乏;北宋经济发展也对实用型人才提出了要求;浓厚的文化底蕴与以经文为主的太学教育矛盾突出,这一现实不能适应北宋社会的发展。(9分)

(2)影响: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革新教法、严格聘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为后世教育提供了示范和借鉴;放宽入学条件,扩大了受教育面,相对保障了社会公平。 22.

(1)汉代学者:董仲舒积极影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和“大一统”局面;促进了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儒学地位上升,推动了中国的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4分,任答两点得4分)

(2)主要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正君心”(或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格物致知”

(3)背景: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全球化。(任答两点得4分)

认识:继承与发展儒家思想的精华;与时俱进,注重对儒家思想的理论创新。(其它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_学年山西晋中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习题4

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_学年山西晋中高二政治上学期周练习题2

_学年山西晋中高二政治上学期周练习题5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1

福建三明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吉林九台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8

《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习题(9.11).doc》
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习题(9.1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