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

2020-03-03 03:17: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

庄浪县李碾小学 邮编 744600 电话 15249319289 【内容提要】: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教法单

一、质量不高等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本文提出,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评价方式的思路,意在改变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美术教学 教学创新 学习兴趣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要贴近实际,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就近取材,进行创新教学。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多用激励的语言和方式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及时予以肯定,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创新教学

目前,农村美术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资料缺乏,设备不齐,只是教师干巴巴地一味说教,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更难激起学生的创作灵感。如何使农村美术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观察和欣赏能力,把新理念、新教材和新学生观融入实际教学工作中,是农村艺术教育

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农村美术教学在多方面提倡体现农村的特征。淳朴的民风,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艺术等都是我们取之不竭艺术源泉。例如,本地的竹编、草编、泥塑、剪纸、刺绣等工艺随处可见,在教学中教师不必舍近求远教学生一些不着边际的、抽象的东西。而应该从眼前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悟作品的生成过程。在教学手工艺制作时我便用竹子作素材,课堂上,请村里竹编艺人作老师,学生们现场模拟动手制作、感受其艺术魅力。回家后,还可以请自己的家长指导,制作一些简单的工艺品拿到学校互相交流,大家不但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小作品,还用彩纸和小布片剪成小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装饰,通过展示让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欣赏。这样,不但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还让同学们体验创作的过程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接受,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如上五年级《喜怒哀乐》人物头像课时,在开始时就可以用“贴鼻子”游戏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学生兴趣浓厚,为之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上《流动的色彩》一课时,放音乐《小小蜡笔》 “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小朋友们,多么欢喜,画个图画比一比,画只小鸟飞在蓝天里„„”的方式进行导入,学生不但理解 2

到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任务,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创作环节。

众所周知,上美术课要准备一定的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这些材料不一定都能拿得出来,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思维,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没有橡皮泥制作泥塑,就用随处可见的红黏土;雕刻可以用我们特有的马铃薯;手工制作还可用蛋壳、麦秸以及妈妈笸箩里的毛线、碎布,爸爸工具箱里的铁丝、钳子等。如在趣味课《指偶剧院》,它属于美术综合课,我引导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运用生活中常见的这些材料,使学生合作设计,遇到难点时,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启发,从而达到创造性运用的目的。为了避免小组活动出现死角,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小组的人物设计工作,一个学生只能制作一个人物,大家协同活动,使本小组设计的人物角色成连贯的故事,并引入竞争机制,使大家都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性。然后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好的经验,在萌生自己的新思路,教师通过借鉴、弥补、启发、点拨来张扬学生的个性,在鼓励声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信心

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技巧上要切合实际,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强。教师要想方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让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展 3

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都有“我能行”的自信。比如:利用可乐瓶和雪碧瓶制作花篮立体装饰品。向学生介绍剪、折、插的基本方法后,再面对实物认真观察揣摩,开动脑筋,大胆设想,通过动脑、动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增强了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剪纸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眼、脑、手三方面协调运用。教给他们基本的剪纸方法和步骤后,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自己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剪就怎么剪,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大胆的表现生活,表现自然,表现自己对美的追求。在教学中,我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生怎样画怎样剪,而是放在理解他们的画,并帮助他们去完善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自我创新,积极思维。如:创作《漂亮的雪花》一题中,每个学生剪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作品,从他们的作品中可看到无拘无束的意趣。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所以不管学生剪得象不象,我都予适当肯定。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眼、脑、手得到了训练,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

四、教学评价综合性、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完全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肯定与否定,从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造空间和创新意识。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的像与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评价应捕捉最佳时机,即时评价,即地评价。 4

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点拨;对画得好的同学要做到恰如其分的鼓励和表扬,并让该生谈谈自己画画的想法,使其他同学得到启发;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提示,要发现他的“闪光点”,表扬像“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它方面,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如:上二年级下册《漂亮的花边》一课时,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欣赏一下各种瓶、罐和器皿上的花边装饰。在指导学生练习时穿插欣赏,提供练习的范例。以欣赏帮助练习,以练习促进欣赏,在练习结束时再加入欣赏,通过比较与实践体会,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缺点,还给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明示了发展的方向,诱发了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另外,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作业,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带有启发性、实用性的话语,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作,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作品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这样的教学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要贴近实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力,才能使美术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小学美术泥塑教学之我见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美术教学之我见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之我见

农村小学信息课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doc》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