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实录

2020-03-03 15:00: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木兰诗》教学实录

一、导入:

课前师生共同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师:这段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的豫剧唱腔演绎的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 生1:花木兰的故事。

生2: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故事的主人公花木兰就诞生于一千多年前南北朝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中。今天我们带着语言这把钥匙,开启想象的大门,一起来解读这个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英雄形象。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教师板书课题,并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二、课前预习展示

师:文言诗词贵在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文意,在朗读中感知人物形象。课前同学们都读过了,下面老师来读一遍。不过我有一个要求,朗读中,全体同学要认真倾听,对我的朗读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有三个:读准字音、读的通顺、读出节奏。 (评价、探讨)

三、自主学习

师:这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情节非常生动。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完成以下任务:

1、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故事内容,将不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圈画出来,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文章围绕木兰代父从军写了哪几个故事情节,试用最简单的句子或词语概括。 先自己学习,再小组讨论。

四、自学成果展示

师:自学过程中还有疑难的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帮你解决。

生1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怎么翻译。 生12:爹娘听说女儿要回来,互相搀扶着出来迎接。 生1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唧唧复唧唧”

生14:这里是指织布机发出来的声音。 师:这里是一个拟声词。

生15:也可以是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 师:对呀,织布机已经停下了嘛,你很有心。 生16:还有“朔气传金柝”的翻译。 师:谁来帮他解决,“朔”指北方。 生17:北方的寒气传来打更的声音。 师:还有问题吗?

生18:“将士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生19: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师:同意他的翻译吗?

生20:我不同意,征战并不是指真正的十年,因为后面说的是十二年。

师:对,这里的十年是虚指。你再来翻译一下。 生20: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战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师:这位同学非常有思想。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难的句子。若按常规的翻译应该是“将军们经过战斗都死了,将士们十年之后胜利归来”这样的翻译符合实际吗?

生:不符合。

师:对,这里用到了一种“互文”的修辞,翻译时将上下句的意思互相交错补充。因此这里就应该翻译成“将军将士们经过无数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师:还有吗?

生:没有

师: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最棒的!

(字音、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生能够非常积极流畅的回答出来。)

五、初读诗歌,感知故事

师:其实老师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你找出了哪些故事情节?

生21:我觉得应该分为五个故事情节。第一个是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第二个是战前准备、与父母辞别;第三个是从军作战;第四个是战归策勋;第五个是归家团聚。

生22:我觉得还应该有一个是行军的过程。

师:同学们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老师也总结了几个:木兰织布、决定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欣喜还乡。

六、细读诗歌,感受形象

师:一千多年前的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其英雄的形象流传至今。你从故事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

老师给大家一个句式:用从 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木兰,因

为 。三分钟的时间,先在小组内讲给你的同位听,分享你的读书成果。我们再全班交流。

示例: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急于还家的木兰,因为这里的“愿””驰”写出了急于还家的迫切心情。

(学生小组内自由交流,教师巡视) 师:下面来展示你的读书成果,老师有一个要求:先来读句子,再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因为——。同时读到这个句子的同学,你若有补充,起来发表你的观点。

生23:我读的句子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读),我读出了一个非常孝敬父母的木兰。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父亲战死沙场,所以自己去参军,可以代替父亲战死沙场。

师:为了父亲,勇于牺牲自己。

生24:我从句子中发现木兰是自愿的。

生25:我觉得刚才说的有一个地方不是很准确,因为木兰不一定战死沙场。

师:对呀,木兰和其他将士胜利归来了

生25:是她不愿意看到父亲去劳累,因为父亲年纪大了。

生26:我还读出了木兰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愿为市鞍马”说明她已经决定去买马了。

师:主意已定,赶紧奔赴战场。来把这种“坚定”读出来。

生26:(读句子)

师:木兰为了年迈的父亲,勇于牺牲自己,奔赴战场。木兰一下子就决定了吗?

生27:不是。从“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可看出来。

生28:“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也能看出来。 师:木兰为什么要“叹息”?

生29:因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师:一声“叹息”万千思绪。一边是年迈的父亲,一边师沉重的征役,几番思索,几番犹豫,木兰决定隐藏自己的身份,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从犹豫到决心已定,木兰的心理是变化的。因此读的语气也应该有所变化,犹豫不决时要缓慢,一旦决心已定就铿锵坚定。

生30:读一二小节。

师:这样一个有孝心的木兰就赫然立于我们眼前。老师还想说,此时的木兰承担起了本该有“阿爷”和“长兄”的职责,在那个时代女性的足不出户,却让她迈出了坚强的一步,承担起了本该有男性承担的重担。因次我们看到的木兰不仅有孝心的木兰,她还是一个——

生31:勇于担当责任的木兰。

师:这个责任不但是家庭的,也是国家的,保家卫国。

师:继续我们的话题,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

生3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我从这一句读出了一个不羡慕钱财、不羡慕官位的木兰。 师:不慕荣利的木兰。

师:木兰不用尚书郎,她为什么“不用”? 生33:因为她非常想回家,见她的父母。 生34:她不想在乡亲面前摆出很高的架子。 师:她想表现一个平凡的木兰。

师:立了战功的木兰与一般英雄的光宗耀祖、富贵还乡恰恰相反,她舍弃的是—— 生:荣华富贵 师:她要的是—— 生:亲情

师:对,亲情、天伦之乐。这里面包含的是对家乡、对父母最深切的眷恋。正如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样一个单薄、朴实的木兰又立在我们眼前。

生35: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柔美的木兰。

师:一个“柔美”的木兰,刚才我们解读的是木兰英雄的一面,原来英雄也柔美,英雄也妩媚! 师:你怎么看出她是一个“柔美”的木兰。 生36:我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看出来的,因为这一句的意思是“木兰对着镜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贴上美丽的花黄”因此我看到一个柔美的木兰。

师:刚刚从战场上回来的木兰,就迫不及待的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回复女儿身。 师:赶快脱下厚重的铠甲,换上自己喜欢的女儿装,而且对着镜子进行一番精心的打扮。那么她在换装打扮过程中心情是怎样的? 生37:喜悦、激动的。

生38:高兴地、兴奋的。

师:兴奋、高兴地急于把自己的女儿身漂亮的一面展现出来。谁能把这种喜悦读出来? 生39:笑着读。

师:谁觉得我还能比她读的更高兴一点? (一个男生站起来) 师:一个“男木兰”!

生40:读。、

师:大家一起来带着喜悦的心情齐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现在你就是陪同木兰征战十二年的同伴,当一身红妆的木兰走出来,来到你的眼前,把你的表情做出来。 生:(做表情) 师:什么表情? 生:惊讶

师:为什么惊讶?

生41:因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师:同行十二年,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个漂亮、柔美的女子!体会一下这一句该怎么来读。 生:读出惊讶。

师生齐读。(读出惊讶) 师:“女郎”还要重读。

师:同行十二年的战友,出来的却是一个红妆的女子,这“不知”的背后还有什么? 生42:“不知”的背后是疑惑。 师:为什么?

生42:因为战场上都应该是男子,木兰是女的怎么上战场。

生43:我认为疑惑的是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 生44:我觉得疑惑的是木兰为什么要上战场。 师:这个问题前边已经解决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师:老师也有一个疑惑,木兰是一个女子,在战场上为什么就没有被发现?

生45:因为木兰穿着厚厚的铠甲,同伴认不出来。 师:她把自己隐藏的很好。

生46:因为木兰还很坚强。 师:就像男儿一样才没被发现。 生47:因为木兰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是不会让人怀疑的。

生48:因为木兰很勇敢。

师:是啊,不知的背后是木兰十二年危机四伏的军旅生涯中,对其女性角色的隐藏;不知的背后是她和男子一样出生入死、征战沙场随时现出生命;不知的背后还是柔弱的木兰和男子一样的隐忍和刚强!所以老师还要说:原来女子亦刚强! 师:于是,这个刚柔相济的木兰便充满豪气的说——

生4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生50:谁说女子不如男!

师:大家用坚强、自豪的语气齐读句子。 师:解读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刚柔相济的木兰,其实木兰英雄的一面还在于作者高超的描写方面。老师也找到了一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

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老师从这一句解读出了一个具有英雄气概的形象。 师: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但是它却给我们创设了

广阔的想像空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来读一句,看能否把想象的画面描述出来。 师: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生51:寒冷悲壮的气息传送着大更的声音,冰冷的光照在沉重的铠甲上。

师:荒凉空寂的边塞,北风吹来,更鼓声声;清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厚重的铠甲上,更显得寒气逼人。这也是一副女英雄戍守边关的剪影! 生:齐读

七、深读诗歌,对花木兰

师:我们用发现、鉴赏的眼光,从诗歌中看到了一个刚柔相济、一个千娇百媚、一个坚毅的木兰,此时此刻,你的心中肯定有很多话要说,老师假设了几种情景:

假如你是木兰的伙伴:木兰啊,你。。。。。。 假如你是木兰的父母:木兰啊,你。。。。。 假如你是当朝的天子:木兰啊,你。。。。。。 假如你是《木兰诗》的读者:木兰啊,你。。。。。 请你选择一种身份,说出你最想对木兰说的话。

师:老师也情不自禁写了一首小诗,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下面读给大家听,愿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配乐朗诵) 你柔弱的身躯

却负起了剑戟刀枪 为了一个决定

一声叹息,你选择了战场 为了一个信念

关山重重,你奔赴远方

你驰骋疆场,披一身寒霜 绝不是为了赢得赞赏

你战功赫赫,却辞官还乡 只是为了亲人期盼的目光

你默默不张扬 你隐忍而坚强 你爱武妆,更爱红妆 你是一个传奇 是世上最美的姑娘! 师:下课!

《木兰诗》余映潮 教学实录

木兰诗

木兰诗

木兰诗

木兰诗

木兰诗

木兰诗

木兰诗

木兰诗

木兰诗

《《木兰诗》教学实录.doc》
《木兰诗》教学实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