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0-03-02 03:17: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重庆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4-4-7

信息来源:重庆市政府网

市人大农委课题组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市城市与乡村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城乡之间的经济交往与融合日益密切,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8月,市人大农委按照常委会领导的安排组成调研组,就我市“十二五”期间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合理地规划建设城镇,彰显城镇的历史文化和灵魂气质,最大限度地使城镇化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加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组织召开了市级有关部门的座谈会,深入到九龙坡、荣昌等区县实地调研,通过现场视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总结了城镇化建设的成绩,找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推进我市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一、我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全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人口3257万,辖40个区县(自治县),575个建制镇,278个乡,159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国家级重点镇56个,市级中心镇105个,市级示范镇4个。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59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74.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59%(直辖初为31%,年均提高1.7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年均水平(46.6%)。

2009年末,全市105个中心镇经济总量(GDP)844亿元,同比增长15%。中心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4988元。105个市级中心镇常住人口535万人,城镇人口230万人,城镇化率39.50%。中心镇中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的48个,具备或达到了中小城市的规模,发挥了区域中心增长极的作用,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直辖以来,我市紧紧抓住直辖、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三大历史机遇,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2003年,市委召开二届三次全委会,专题研究城镇化工作,出台了市委《关于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决定》(渝委发〔2003〕14号),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新路子,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一中心、多组团、城镇群集合的现代化大都市。从此,全市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一是城镇化建设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代乡的发展阶段和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二是已初步构建起以主城为核心,以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主导,以25个区县城为支撑,以105个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为网络,相互依存的城镇体系框架。三是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镇形象全面提升,主城核心区的集聚、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25个区县城也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载体,城镇功能和要素集聚能力增强,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四是105个中心镇规模明显扩大,经济明显增强,面貌明显改善,管理明显提高,4个市级示范镇(万州分水、黔江濯水、九龙坡白市驿和大足龙水)跃居西部前列。先后13个镇荣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占全国总数的10%左右。2009年建设巴渝新居3.7万户,改造农村危旧房4.1万户。五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我市城镇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大城市带大农村,区域要素市场不发达,城乡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缺少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作支撑和传递。二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功能配套不齐,承载能力不强,城市风貌特色不鲜明,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城镇化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城镇就业压力大,城乡收入、福利水平差距较大。四是城镇建设资金匮乏,筹资渠道单一,建设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此外,我市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低,产业发展受限,移民生活困难,生态环境质量差等多重矛盾交织,也是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问题。

二、我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机遇与挑战

(一)城镇化面临的新机遇。前不久,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这是继国发3号文件后,将重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规划。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认真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的“314”总体部署,重庆市担负着改革、发展、探索的重任,起着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必须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走出一条更加符合重庆市情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二)城镇化肩负的新任务。2007年,国务院批复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一是确定了重庆市域城镇体系结构,分为市域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次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五个等级。规划至2020年,形成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25个中小城市,495个左右小城镇的城镇体系;二是确定了全市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框架,构建“一圈两翼”的区域空间结构,即以都市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核心地带为渝东北翼,以黔江为中心的乌江流域和武陵山区为渝东南翼。分别发挥三大区域的优势,取长补短,争创特色,实现错位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形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整体推进格局。三是明确了城镇化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预计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三)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熙来书记在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上强调:“小城镇是城乡统筹的载体,农民进城的一个重要出路在于小城镇,到2010年,要使我市1/3人口住在小城镇。”奇帆市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科学实施城乡总体规划,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促进主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协调互动发展。要进一步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以“五个重庆”建设为主轴线和突破口,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三管齐下”,共同推进。今年6月,市委召开三届七次全委会,专题研究了民生工作,审议通过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在本届市委任期内,用两年半时间,建设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50多万户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大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建成1500个集中、宽敞、舒适、方便的“农民新村”,改造农村危旧房30万户,新建巴渝新居15万户,打造100个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城镇。

三、加快城推进农村镇化建设的建议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

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水平不仅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同时,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党中央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又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因此,我们建议:我市“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应是全面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这条主线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以万州为核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进一步加大对“两翼”的扶持力度,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城市对农村、“一圈”对“两翼”的辐射带动力,探索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提升城镇化品质,加快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700万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160左右。在这期间,我市城镇化发展将以主城核心区为依托,构建大都市延绵带,并使主城、县域经济和广大农村、上千个乡镇三个板块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形成与增长极、经济中心相匹配的城市发展空间,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加强统筹城乡的规划建设和城镇管理

一是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贯彻好《城乡规划法》,实施好《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首先是积极稳妥地推进配套立法工作,清理与《城乡规划法》以及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政策和文件。其次是高度重视区域规划制定工作,引导区域协调发展,在《重庆城乡总体规划》和“一小时经济圈”总体规划指导下,组织开展重点区域、城镇密集区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要覆盖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再次是切实做好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支持中心镇开展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加大对农村规划编制的扶持力度,及时制定农村规划建设的相关技术指引和要求。第四是认真搞好“四规叠合”的试点工作,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与协调,探索建立市级“四规协调”、区县“四规叠合”机制。

二是注重城镇功能协调发展。城镇化是城镇内部不同功能产生和完善的过程。“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建设好便捷的内外交通系统,充足、安全的供水供能系统,形成以信息交流为中心的现代信息网络系统,以污水、垃圾处理为中心的环保系统和以防洪、排涝为中心的防灾系统,以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商业服务设施,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为中心的社会服务设施,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要加强城镇内部功能的协调发展和各功能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城镇功能完善中要保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人口增加的相互平衡,统筹考虑在城镇长期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全面体现以人为本,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提高城镇化的管理水平。高效、协调、有序的城市管理,既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在城市管理方面,要从根本上克服城镇化发展中“重建轻管”的问题,坚持把城镇管理放在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管理体制,改变管理方式,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四是塑造城镇的特色和品质。城镇的特色和品质既是软实力,更是竞争力。妥善保护城镇历史文化风貌,特别要保护好名城古镇和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着力挖掘民族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使城镇具有鲜明的文化风格。科学设计城镇总体和区域的建筑风格特征以及基本色调,精心规划、设计、建设若干精品建筑,注重单体建筑与建筑群、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整体风格的协调和谐,形成富有特色的城镇建筑艺术风格。重视对城镇山体、水系、植被的保护,注意山际轮廓线、天际线、岸线和视觉通廊的控制,加大对河流、湖泊的治理和提高城镇绿化水平。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尽可能做到“七不”,即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不改直道路、不截弯河道、不拆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筑、不破坏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风貌。

(二)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主城核心区的发展和建设。主城拓展正全面进入外环时代,按照建设100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加快建设北部新区,提速开发西部新城、东部片区和南部片区,推动人口和产业向外环有序扩展,尽快形成一批新的功能组团。调整优化内环功能布局,完善中央商务区功能,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高端化。内环与外环之间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和大型物流基地,促进产业向辐射型、带动型转变。加快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升主城综合服务功能。超前规划建设一批连接各组团和卫星城的轨道交通、快速通道、绿色廊道,增强主城对外辐射带动力。主城各区要严格遵循组团功能定位,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聚合发展,避免同质化。

二是提速发展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8年起到2012年,支持万州加快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大力发展涪陵、江津、合川、永川、黔江等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远郊区县(自治县)城,每年各补助3000万元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建设和完善区县(自治县)城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齐学校、图书馆、影剧院、体育馆、商业街等“几大件”,使其全部具备区域性中心功能。对远郊区县(自治县)特色工业园区继续全额返还税收增量市级留成部分,支持新上一批促进结构优化、带动本地就业、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

三是优化发展有自身特色的小城镇。经过区县申报、实地筛选和专家评审,确定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渝北区洛碛镇、北碚区静观镇、巴南区东泉镇、潼南县双江镇等5个镇作为第一批市级特色小城镇,市财政每年对各个小城镇安排5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为全市建设与发展特色小城镇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板。今后应重点打造40个特色小城镇,市财政每年对各个小城镇安排5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市财政每年再各安排5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继续推进105个市级中心镇建设;各区县(自治县)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配套。同时,根据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决定》,大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建成1500个集中、宽敞、舒适、方便的“农民新村”,改造农村危旧房30万户,新建巴渝新居15万户。

(三)推动城镇产业的培育集聚和发展壮大

发展城镇经济,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也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城镇产业上,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以产业发展繁荣城镇经济,实现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协调发展。

一是发展主导产业。根据城镇的区位、交通和资源条件,结合城镇的功能定位和性质,科学合理确定城镇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选择有资源特色、有开发潜力、有市场前景的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实行政府引导、规划调控、市场驱动。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把资源、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二是推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是大力发展园区,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充分利用公共投资的导向作用和基础设施的牵引作用,在城镇规划范围内集中力量发展一批产业集聚、集约经营、规模经济显著的工业园区和特色小区,使园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三是重视市场作用。市场是城镇化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市场建设对集聚人流、物流,繁荣城镇经济,增强城镇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指导各区县(自治县)结合自身实际,加快各类市场、商业步行街和特色专业街区建设,优化市场结构,整合市场资源,完善市场设施,推动商贸服务业集聚发展。

四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结合农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实现城乡互补;加速商业、饮食、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农民进城的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搞好生态文化建设以期促进城镇文明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示范城市,努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深入开展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要100%达标,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全部建成投用,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强对城镇居民的城镇意识和社会公德教育,规范城镇居民的行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媒体宣传、违章处罚力度,逐步营造人人参与的城市管理氛围。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掘历史文化,努力营造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与时俱进,继承创新,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将民族文化与经济、城镇环境的发展进步有机融合,逐步培育出民族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浑厚绵长的城镇内涵,形成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气息相互辉映、和谐共存。

(五)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户进城为突破口,实施“1+10”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有序转移,逐步缩小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差异,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形成科学有序的人口城镇化机制。争取到2020年,分步引导1000万农村居民转入城镇居民,全市非农户籍人口比重提升至70%,主城区集聚城镇居民1000万人,区县(自治县)城集聚城镇居民600万人,小城镇集聚城镇居民300万人,形成合理流动、权益公平、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

二是创设土地处置机制。组建市、区县(自治县)两级农村土地整治流转机构,大力推动农村地票交易,对农户退出的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房进行合理补偿和处置。建立农村土地补偿周转金,用于农户退出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房所需资金的周转。

三是创建住房保障机制。3年内建设公共租赁房3000万平方米,往后逐年增加供给量。将符合条件的转户农村居民纳入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等保障范围,改善稳定就业农民工、新毕业农村籍大中专生、新退役农村籍士兵等无房或住房困难人员居住条件。加大主城区及区县(自治县)城城镇规划区内转户集中居住小区、农民工公寓投入和建设力度,集中居住小区、农民工公寓建设用地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并比照廉租房、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享受免交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等相关优惠政策。

四是创新就业扶持机制。将转户居民纳入城镇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促进其在城镇稳定就业。对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强化职业指导,搭建大中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平台,引导农村籍和农转非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业园区、中小企业等实现稳定就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和其他转户居民自主创业;积极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等创业扶持,帮助其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五是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其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员,参照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所需资金由区县(自治县)国土部门核准的退出宅基地的补偿费代缴。退出宅基地的补偿费不足以缴纳的,差额部分由个人自筹资金缴纳。若代缴后有剩余的,剩余部分退还给转户居民。农村籍大中专学生在校期间办理农转非手续,并随家庭一起退地的,参照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办法参加养老保险,建立养老保险关系,工作后接续参保。加快制定养老保险不同制度之间的转移衔接办法,使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后,能实现养老保险的顺畅转移和有效连接。

六是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医疗保险待遇;对收入低生活困难的群众及时纳入城市低保范围。加强城市社会救助和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满足城市扩容后社区服务管理和救助保障等公共服务的需要。

(六)强化各地一把手要亲自抓城镇化建设

顾名思义,“城”是住人的地方,“城”建得不好,就没有人气;人气不旺,就没有物流;物流不火,就没有信息流和资金流。“市”就是经商办事的地方,“市”不好,经济就不可能发展,社会就不可能进步。各地主管城市建设的部门要认真研究“城市”二字,认真钻研“城市”二字,给主要领导当好参谋,献好计策,编好规划,确保城镇化建设抓出特点、抓出成效、抓出水平。

(执笔人:黄建华)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毕节市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果园乡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社区调研报告

农村城镇化建设应当分类推进

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调研情况汇报

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模板

《重庆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重庆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