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建设汇报提纲

2020-03-02 23:41: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科学打造新城镇

率先实现一体化

万宝河镇是桃山区唯一的建制镇,下辖6个行政村,地处市中心外缘,城乡交错,工农混居,人多地少。全镇总人口26134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2365户、6423人。全镇耕地面积6025.34亩,人均耕地0.8亩。全镇有标准化种植小区7个、养殖小区6个。截止到2008年末,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44720万元,农业总产值实现48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34元,比2006年增加1652.6元。劳务收入668万元。村级集体积累达到2870万元,比2006年增加1430万元。

经过三年的实践,万宝河镇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新修通村公路8条,12.9公里;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及活动广场3个,总面积8357平方米;图书数量10260册;农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有2个村建立起了农民养老助学保障机制;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2%;住房砖瓦化率达到95%;电视机普及率达到99%。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生活环境逐步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民自我救助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一、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建设

万宝河镇做为城郊镇,有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独特优势,城市基础设施实现共享,农民整体素质较高,具备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基本要素。为此,万宝河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从全局出发,科学规划全镇发展方向,编制了镇、村两级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从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五个

1 方面确定了发展思路。以桃山村农民公寓项目为突破,推进万宝村、良种场村整村改造步伐;以桃山村、桃南村、万宝村蔬菜小区为依托,实现精品农业;以八道岗村、红岩村养殖小区为中心,打造养殖专业村;以城乡环境绿化为重点,建设景观公园;以通村公路建设为基点,整修村内主次巷路;以桃山村、桃南村为试点,逐步实现由村集体出资建立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

二、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发展承载力

(一)修公路,构建乡镇交通网

万宝河镇党委秉着“经济发展、道路先行”的发展原则,确立了奋战三年,通村公路全部实现白色路面的战略构想,将推进全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切入点定位在道路环境改善工作上。自2006年,万宝河镇积极对上争取通村公路项目,首先将八道岗村至红岩村通村公路列入日程,采取上级匹配、村企共建、农民自筹的方式,筹集资金260万元,修建了全镇第一条长2公里的通村公路。镇党委于2007年加大公路建设力度,投资225万元,修建了安庆路、长青路、万宝村路三条通村公路,总长度达到4.5公里。2008年,投资85万元,良种场村1.2公里通村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彻底解决了农村出行难问题,六个村主干路全部实现了白色硬覆盖。2009年,万宝河镇党委在完善通村公路配套设施,加强通村公路管护的同时,把村内次巷路硬覆盖做为改善出行问题的工作重点,在万宝村通村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20基,实施通村公路亮化工程。制定《万宝河镇通村公路管护办法》,聘请专业保洁员,达到了通村公路建设高水平,配套高规格,管护高标准。投资180万元,修建万宝村

2 1750米三条次干路白色路面,配套石砌边沟7400米。红岩村通过村企共建投资100万元,修建一条长1040米的白色路面。9月1日,红岩村投资180万元,修建了全村的第三条通村公路,长1.65公里。届时,将在万宝河镇区域内,实现了布局合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网络。

(二)重民生,农村饮水安全全部改善

2006年之前,万宝河镇有70%的农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多为小井水,且人畜共用同一水源,存在着较大的饮水安全隐患。2006年,镇党委经过积极对上争取,将桃山村、桃南村、红岩村、八道岗村作为饮水安全工程重点村立项,申请国债资金164万元,将农村饮水并入城市供水管网,实现了人畜用水分离。经过二年的施工,共铺设主管线24300延米,支管线86600延米,解决了1973户、6366人吃水难问题。万宝村投资86万元,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实现农村饮水与城市管网并网。届时,全镇六个村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三)建广场,搭建活动新阵地

万宝河镇万宝村、八道岗村、红岩村村级办公室由于年久失修,过于陈旧,已经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需要,且村内一直没有活动广场,村民没有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八道岗村、红岩村决定另行择址,建立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及文化活动广场,万宝村则采取了土地臵换的方式,进行广场建设。八道岗村投资44.8万元,修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中心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建筑采用欧式风格,内部设有图书室、娱乐室、会议室、电脑信息室

3 等。广场面积1800平方米,铺设彩色地砖,四周有石砌排水沟,广场采取垂柳、花坛绿化,路灯照明,配有体育健身器材。红岩村文化活动中心及广场,中心建筑面积317平方米,广场面积2400平方米。万宝村通过土地臵换的方式,建文化活动中心300平方米,广场700平方米。2009年,借助棚户区改造政策,将在海天家园B区一期工程建设规划中,为桃山村提供1024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良种场村为解决村民没有活动阵地的难题,积极与村内企业协调,锶美乐公司将办公楼二楼19个房间500平方米归良种场村所有,用于建设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农村文化活动阵地的建设,为培育新农民提供了新的活动载体,使全镇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平衡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四型经济”

抓住近郊型城镇的地理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依靠“四型”经济,推动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

(一)强化招商引资,打造项目经济

紧紧依托南北两环和七桃路的通道优势,从严规范七桃公路和依宝公路两侧以及荷兰工业园区周边的土地载体,逐步完善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电信、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对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的承载能力。以引进科技型、外向型、环保型、非煤加工型企业为重点,发挥森帝工业园区、华宇洁净型煤厂、宏翔木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型煤生产、木制品加工等大规模工业集群,大力发展项目经济。自2006年至今,全镇共引 4 进企业83个,引进资金3.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度达到1.8亿元。

(二)扩大蔬菜小区面积,打造棚室经济

通过反包倒租、改造中低产田等办法,扩建蔬菜种植小区,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更多的集中到种植大户手中,扩大种植规模,截止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3036.7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50%。2006年,在倭肯河南岸,市公安局犬队西侧,新建桃山村百亩蔬菜小区,经过二期扩建,小区总占地190亩,共建设钢架大棚99栋,温室29栋,铺设白色路面900米,石砌排水沟2400米,工程总投资为377万元,年可生产绿色蔬菜55万公斤,创产值120万元。万宝村蔬菜小区、桃南村蔬菜小区、红岩村草莓小区相继改建、扩建。三年来,全镇共投入资金791万元,新建钢架大棚181栋,温室60栋。全镇棚室占地面积达到816.44亩,占蔬菜生产总面积的33%,大棚576栋、温室301栋,年可创产值1158万元。引进“倍盈”番茄等新品种,发展“订单”农业,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益。2009年,为提高蔬菜小区标准,万宝村蔬菜小区修建了857米的蔬菜小区给、排水工程,工程总投资13.5万元,万宝村蔬菜小区的送、排水明渠总长度达到1660米,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提高养殖小区标准,打造畜牧经济

通过采取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算帐对比、重点扶持等方式,快速扩张养殖群体。提高养殖小区规范化标准,降低养殖风险,扩大养殖保险范围。建立村级养殖保险制度,养殖保险率达到90%。

5 新建、扩建了桃南养猪小区、八道岗养猪小区、红岩养鸡小区。2008年,建立了万宝河镇畜牧防疫服务中心,聘请了专业兽医,保证了全镇养殖业防疫需要。2009年,投资600万元,扩建八道岗养殖小区,新建猪舍8栋、7350平方米,配齐配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实施无害化处理项目,新建畜舍消毒池10个,粪便处理池2个,扩建后八道岗养殖小区猪舍总建筑面积达到13000平方米以上,年可出栏生猪10000头,通过小区扩建及无害化处理项目,八道岗养殖小区成为我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管理最好的生猪养殖小区。

(四)完善劳动力培训体系,打造劳务经济

2009年,通过土地流转,将更多的农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让他们为种、养殖大户打工,即可以得到土地流转收益,又可以增加劳动收入。发挥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作用,依靠劳动部门培训基地,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把农民按特长、意愿进行统一分类,开展 “阳光工程”培训,提倡“走出一人,带出一户、搞活一村”。成立专业的中介公司、服务公司,让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实现农民劳务收入安全化、规范化、合法化。2009年开展引导性培训4次,技能性培训8次,培训劳动力500人,转移富余劳动力1800人,劳务收入实现700万元。

四、改善生活环境,建设优美乡镇

几年来,万宝河镇党委、镇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打造宜居城区,尤其注重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

(一)建设农民小区,探索整村改造

万宝河镇共辖6个行政村,桃山村、桃南村属于城中村,红岩

6 村、八道岗村为城郊村,良种场村、万宝村为自然村。镇党委、镇政府根据各村所处地理位臵及村域条件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整村改造计划。桃山村、桃南村做为城中村,紧临市区,村民无论从出行、生活、医疗等各类消费来看,已经实现了从村民到市民的跨越。因此,在2006年,桃山村率先提出了建设农民新邨的发展思路,拟建设农民小区,将村民实现整体搬迁。2009年,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政策的落实,桃山村、桃南村将通过对上争取,力争在棚户区改造海天家园二期工程实现整村农户搬迁。红岩村、八道岗村做为城郊村,将依靠棚户区海天家园B区一期工程,于年内全部实现整村动迁。万宝村、良种场村做为自然村,将按照分期逐步推进的模式,首先进行村内基础设施完善,然后通过市场化运行方式,进行整村改造,彻底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二)开展全民绿化,提升镇域环境品位

万宝河镇党委始终将绿化、美化工作做为改善村域环境的重点工作来抓,注重发挥群众的力量,号召全民绿化,全员参与,动员村民在房前屋后栽植绿化灌木及花卉,建设家庭花园、景观公园。通过“四个到位”即制度到位、责任到位、管护到位、宣传到位保证了绿化工作的全面展开。2009年,在良种场村一块23000平方米荒地上种植3000株红山杏树,形成一片风景独特的观赏林。依托通村公路、种植小区、养殖小区,进行村屯绿化建设,共出动车辆200余车次、人员1600余人次。三年累积栽植绿化树木167630株,其中山体绿化树木160000株,村屯绿化树木杏树3340株、柳树7520株、杨树3400株、垂榆150株、丁香220株、紫穗槐9.3万株,努力打

7 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绿色生态家园。2009年,万宝河镇被评为省级优美乡镇。万宝村被确定为整村推进试点村,沿万宝村入村通村公路两侧及三条主巷路两侧修建总长2516米,高1.5米、宽0.24米的景观围墙,并与民房统一粉刷为淡粉色。进行整村绿化,栽种绿篱550米,栽种红瑞木120棵,连翘150棵,草坪2100平方米,栽种云彬120棵,铺设鹅卵石路面,修整边沟1公里,设臵仿木石桌椅1套。万宝村整体绿化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五、强化服务职能,社会事业不断上水平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万宝河镇党委、镇政府注重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努力营造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氛围。 实施环卫管理全覆盖。加强民办环卫管理力度,将六个村、四个社区全部纳入民办环卫管理,实行“户集、村收、社运、镇处理” 的城乡一体化环卫管理模式,保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城乡环境得到较大改观。构建社会救助体系。以农村低保为基础,扩大救助范围。全镇共为289户、444人的贫困家庭办理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年共发放救济粮68吨、救济款17.5万元。以桃山村、桃南村为试点,建立村级救助保障体系。完善村级卫生医疗。在全镇六个村翻建村级卫生所4个、新建1个,面积560平方米,共投资35万元,同时各卫生所还购臵了B超机、X光机等医疗设备。基本实现村民小病不出村。落实计生优扶政策。三年共发放农村计划生育奖扶、特扶资金13680元,独生子女奖励费98060元。

六、科学谋划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按照全区提出“两个率先”工作目标,做好“五个统筹”发展。

8 统筹搞好城乡发展规划。今年力争完成桃山村、桃南村、万宝村、良种场村的整村改造,2010年做好红岩村、八道岗村整村改造工作。农民楼房入住率实现80%以上。统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二年内,全镇土地实现全部流转,重点开发乡村旅游业,以桃南村蔬菜小区、万宝村蔬菜小区为基地,开发采摘农业,种植业实现产值4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800元。规范农业协会组织,发挥农民生产自主性,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统筹完善城乡基础设施。通村公路路灯亮化率达到100%,各村内次干路全部实现硬覆盖,村内巷路砂石化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六个村全部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图书室藏书达到50000册。统筹做好农民技能培训。制定农民技能培训制度,保障场地、经费、师资等硬件。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就业机会均等、待遇均等、保障均等。劳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0%。统筹加强城乡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到2010年,桃山村、桃南村村级农户保障救助体系完善,其余四个村初步建立村级保障体系。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较大改善,农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

经过几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万宝河镇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今后,我们将在区委提出的“两个率先”目标要求下,全力以赴,强化落实,树立样板,成为典型,为打造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一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

城乡一体化建设构想

城乡一体化建设材料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建设汇报提纲.doc》
城乡一体化建设汇报提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