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题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

2020-03-02 23:36: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对问题生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

袁忠军 东北师大附中 130033

摘要:对问题生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本文就问题生的表现、成因以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了相关的经验,期望会对广大一线老师的工作有些帮助。进而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字: 问题生 素质教育 情感育人

八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深深地体会到对问题生的教育与管理已成为很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问题。问题生是班级和学校中一个不小的群体,班级要稳定,学校要发展壮大,对问题生的教育和转化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现代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不断提升人的地位,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班主任在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问题生的转化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在八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对问题生的教育和转化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点滴经验,但愿能对大家的工作会有所帮助。

一、问题生的外显行为和成因

问题生是相对优秀生和一般学生而言的。一般指学习上有困难而暂时落后或品德行为表现出现问题的学生。根据笔者对所带几个班级问题生的调查分析,其外显行为主要表现在:厌学,经常旷课,即使上课,也不注意听讲,甚至连书、笔记本等学习用品也不带;懒惰,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差,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没有上进心,意志力薄弱;自私行为严重,一切从自我出发,只图享受,不愿做贡献;认识肤浅,对同学的错误行为没有明确的认识,对社会不良现象和丑恶行为认识不清,不加批判,甚至崇拜和效仿。当然,并非每个问题生都有以上所有行为。

那么,问题生是怎样形成的呢?我在对问题生调查分析后归结为以下原因。

第一、责任感不强,没有进取心。对青少年责任心的培养与教育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但有些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仍没有形成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这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严重失误。

第二、学习不勤奋,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造成学习困难,成绩落后。如果教师不因材施教,不改变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终将使这部分学生放弃努力,悲观厌学,沦落为问题生。

第三、贪图物质享受,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优越,娇生惯养,从小养成了贪图享乐,不爱劳动,颐指气使的习惯;学习、生活得过且过,没有奋斗目标。有些学生因家庭破裂,父母离异,使其受到心灵创伤,缺乏关爱和管教,流落社会,沾染不良习气。

第四、教育偏差,促使变异。有的学生以前表现不错,由于教师的一时粗心大意,挫伤了学生自尊心或积极性,或家长望子成龙,野蛮教育,会使某些学生个体受到打击,心结不解,从此一蹶不振。还有的学生接触社会阴暗面太多,又不能正确地分析和批判,造成思想偏激,再加上教师和家长的不及时引导,会使其错误地认为金钱至上,知识无用。于是不思进取,不愿学习,只图享受。

二、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 创设问题生转化环境

对问题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是教师和家长的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家长双方共同创设各种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才能使问题生的转化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几年的教育实践,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和步骤:

第一、调查摸底,建立问题生成长档案。

对问题生的表现、家庭状况、学习状况,通过调阅入学档案,咨询接触过的老师和同学,直接观察等方式加以了解,并形成成长档案,记载现时及今后的情况。根据掌握的情况,制定转化教育的步骤和方法。并注意与班级管理活动相衔接。掌握情况后,班主任老师注意观察,发现有利时机,找问题生个别谈话。在肯定他优点的基础上,严厉指出其错误,分析错误的危害性。动之以情,晓知于理,使其受到强烈的情感刺激,内心深处受到震动,心理处于认知失调状态。然后给予正面教育,逐渐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进取心。

第二、情感育人为开端,制度规范常抓。

作为班主任,应该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只要他不拒绝接受教育);特别是问题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并不嫌弃他们,甚至能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样班主任才能接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心里,为实施教育打下基础。但是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爷爷、奶奶的宠爱。对于老师给予他们的关怀和帮助往往心安理得,并无感激之情。因此,情感育人,只能作为问题生转化教育的开端,而不能期望奇迹发生。更重要的是以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经常性的规范,才能逐步消灭问题生转达化中的反复性,巩固其效果。我经常结合班级管理需要,引导和发动全班同学,特别是问题生展开讨论,统一思想认识,制定出适合班级状况,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班规,确立管理制度,在全班实行,并严格监督,做到奖惩分明。这样还能逐步培养他们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第三、全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问题生的教育与转化,是班级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班风学风建设来抓。需要放在全班全体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统一要求,统一布置,实现班级总体管理目标。然而问题生往往是班级管理目标实现的绊脚石,要实现班级总体目标,就必须给问题生开小灶,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实施个别教育。按照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要求,把对全体学生的总体要求与对问题生的个别要求统一起来,实施个性化教育。问题生所取得的成绩既要与他的过去比,也要与全班比或与全校比。在与自己的历史相比中,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在与全班或全校相比中,找到差距,促其继续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也会不断的增强。

第四、赏识教育与规范教育齐头并进。

要使问题生转化,就首先要使他们正确认识自身。既不能以为自己反正就这样,一无是处,破罐破摔;也不能以为自己什么都好,比别人能干。不以自己的错误缺点为可耻,反以为荣。现在很多问题生都有后者倾向,如笔者所带00级和03级班中都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因此,根据强化原理和“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问题生的转化教育中,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

的闪光点,赏识他们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树立其自信心;但要防止他们有飘飘然的感觉。对他们还存在的缺点错误,要及时指出,并不断加以规范教育,促使缺点错误不断减少,优点不断增多。

第五、说教与实例相结合。

在问题生的转化教育中,班主任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在工作中,笔者注意收集报刊杂志和学生生活中可用于问题生甚至是全班教育的典型案例材料、时事政策材料,在主题班会、班小会、讨论会上宣读,或在黑板报展示,或直接给问题生阅读。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受到教育,接受了老师的观点,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要小看转化教育工作的示范性,因为榜样的力量往往是无穷的。

第六、正面教育为主,表彰奖励为主。

对问题生的转化教育,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要积极引导,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使他们明确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多看到事物的积极方面,少注意阴暗面;要让同学正确看待阴暗面,并力求降低问题生对阴暗面的注意力。因为现在学生尤其是问题生的逆反心理比较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容易产生对错误行为的模仿。为了鼓励问题生的进步,根据强化原理,对他们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而对于屡教不改的行为,要坚决批判,并以一定方法予以惩戒,促进醒悟。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及时地恰当地运用表彰处进手段,确能在问题生的转化教育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七、综合运用多方教育力量,转化效果事半功倍。

我们在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中,班主任是主要力量,但班主任也不要单打独斗,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在问题生的转化教育的不同阶段,问题生不同思想状态下,班主任可恰当应用学生工作部门领导的力量甚至学校领导的力量 ,家长的力量,科任老师的力量,学生干部的力量来共同教育问题生,往往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问题生在转化教育的某个阶段某种思想状态下,班主任的话不一定能够听得进去,而其他某个领导、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话却很能听得进去,效果很好。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洞悉这一切,运用好这“四两拨千斤”的机会。相信你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第八、勤与紧是问题生真正转化之关键。

在问题生的转化教育中,班主任是中心。班主任一定要勤于工作,将问题生系于心里,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及时反馈和强化,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班主任懒一点,问题生可能后退一大步,因此,班主任对问题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必须抓紧抓好,常抓不懈。问题生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反复性很强。工作一旦停顿,滑坡就很大,前面工夫就白费了,还给后面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记得我有一次外出,

短短几天就使一名问题生公开逃学,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在这项工作中的勤抓紧管,是保证问题生能得到真正转化的关键。

第九、教师言行特别是班主任言行是问题生在转化的根本保证。

根据“替代强化”原理,老师也是学舌功能极力效仿的“榜样”。在问题生的转化过程中,领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慎的一句话,就会使问题生的转化陷于被动,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对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耳濡目染,对教师的正确教育往往听不进,甚至据“理”反驳,替自己辩护。这时,我们老师要做到不焦不燥,不温不火,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千万不要强词夺理,以老师的威势吓人。尤其不要口言不慎,挫伤问题生自尊心。对社会丑恶现象,学校管理中的问题,要与学生共同探讨。让我们能正确认识,积极对待。学生的意见宜疏不宜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另外,班主任不得随意讲话,任意表态,要对自己所讲的话负责。班主任要求学生做的,自己率先垂范;班主任要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就要言必行,行必果;切忌在同学面前夸夸其谈,最后不落实。班主任要用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学生,如果自己有错,也要有勇气在同学面前公开道歉。笔者在班级管理中也自订班主任应遵守的目标,向全班公布,请全班同学尤其是问题生监督,问题生发现班主任都按要求做了,也无话可说,自觉按班规要求去做。

问题生教育和转化是一项经常、艰巨而细致的工作,而转化一个问题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的意义是同等重要的。班主任应提高理论修养和自身素质,要有自我牺牲精神,勤于工作,要力求学校、家长、社会相互配合,要创造性开展工作,这样才会卓有成效,更好地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目标。

作者简介:袁忠军,男1972年12月1日出生,1997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政法系,2004年获得东北师大教育硕士学位.中学一级教师,有多篇论文入选国家、省、市级相关刊物中。

关于“问题学生”的几点看法

当代的家庭教育问题及看法

对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若干看法和建议

对比较文学看法

对大学语文看法

问题学生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

对腐败问题的看法

个人对广告创意看法

对工商银行的看法

《对问题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doc》
对问题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