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学设计

2020-03-02 18:54: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牧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儿童生活”这一单元主题。《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写2个认识的字。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抓住重点字词来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中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自读,个人读,赛读,和指导读让学生更好的去领会诗歌。 [设计理念]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怎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呢?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淡化诗意,品析诗句,反复诵读,领悟诗情。”着力体现三个方面。 [教学辅助]:课件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老师很想和大家一起来读读,大家愿意吗?你们喜欢哪一首?我们一起读。

1.大家读得真好!很有感情,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古诗。

2.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一首古诗,是一首有关牧童的古诗。

3.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牧”字,写“牛”字应该特别注意哪一笔呢?“牧”的部首是什么?谁来给牧字组词。

4.老师板书牧童,牧童是做什么的?(放牛,放羊)

5.哦!放牛,放羊的孩子就叫牧童,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地、仔细地将这首诗读三遍以上。

2、学生展示读 (评价:读通顺,流利)谁再读? 字音有没有读准,比如平翘是否读准;字形。

3、齐读(读准字音,更要读出韵味和节奏)

用斜杠划分节奏,边读边划。老师出示节奏划分,生读。

4、听视频朗读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一)欣赏美丽原野:

小黑板出示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

1、指名朗读。从第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想象这是什么样的原野?从那里看出来的?

3、当你置身于这一片广阔的、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男女生分别读)

(二)倾听悠扬笛声:

1、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一片美丽的草原。此时,晚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感觉多么舒服呀!如果你也置身于这样美丽的境界中,你想在草原上听到些什么声音呢?

2、要是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汇成一首动听的笛子声,那该多好呀!想听吗?

3、录音机播放悠扬的笛音。

4、多么悠扬的笛声,是谁在吹呢?(小黑板出示第二句)

5、指名朗读,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笛声?你怎么知道的呢?

6、牧童是怎样吹笛子的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三)拓展数字诗歌:

1、齐读前两句诗,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句后半段有什么特点呢?

2、你还知道哪些数字诗呢?

(四)体会自由生活:

1、牧童置身于美丽的原野中,吹着悠扬的笛子,你觉得他过得是怎样的生活?谁能用文中的诗句回答。

2、小黑板出示后两句古诗

3、轻声朗读诗句,想一想:牧童从哪里归来?怎样归来?

4、牧童忙碌了一天,到黄昏的时候,终于可以歇歇了,他吃得饱饱的,要干什么呢?(睡觉)怎么睡呢?

5、如此轻松自在的牧童,你能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6、如此自在的牧童在月光下,美美的躺在原野上,他想做些什么呢?

(五)想象美丽画卷:

1、闭上眼睛,听录音朗读古诗,想象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小组交流。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画面。(学生自由交流)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闭上我们的眼睛想象,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老牛品草静静,夜晚清风习习,高空明月朗朗,牧童卧草眠眠,太惬意了!你能再读出这样的快乐吗?(齐读)结:刚才大家一边想象,一边用朗读把牧童的情感表达出来,这又是学习古诗的另外一种方法。结出示:想象意境 感悟情感 齐读

2、作者吕岩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牧童?大家从吕岩小传中或许就能明白。出示读你明白了吗?生于兵荒马乱的吕岩多么渴望能过上这样悠闲快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啊!谁还能读出作者这种渴望 ?

3、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刻画了一个可爱、调皮、安然自乐的牧童形象。这样的生活不但作者十分的喜欢、热爱、向往,连我们都十分的羡慕,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情感再来读一读或背一背这首诗吧。 4、能背下来了吗?试着背一下,注意感情。

五、拓展: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山村原野的迷人景色,同时认识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牧童,其实不少诗人也写过有关牧童的诗,你们知道这样的诗吗?老师带来几首,大家一起欣赏。

六、板书设计

牧童

吕岩

快乐

悠闲 卧

七、作业布置

1.把《牧童》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2.背诵《牧童》。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 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 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doc》
牧童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