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名画欣赏

2020-03-02 09:59: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欧洲文艺复兴名画欣赏

文艺复兴最早是由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提出来的。有人指出,这个提法并不严密,原因是文艺复兴并不是古希腊、罗马艺术的振兴与恢复,也不仅仅局限在文学艺术的范畴之内。

14世纪下半期到16世纪末,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精神解放的最重要标志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精神的解放引出包括科学、哲学、文艺在内的巨大历史进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正是在这种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致可分为早期文艺复兴绘画和盛期文艺复兴绘画两个部分。

早期文艺复兴绘画兴起于意大利。对于有关新生活意义的观念来说,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理想土壤。这里产生了诸如马萨乔、勃鲁内列斯奇、多纳太罗、达?芬奇、米开朗其罗、拉斐尔等绘画巨匠及勃鲁内列斯奇的透视理论,这些人类智慧的杰出代表,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写实为宗旨的文艺复兴早期绘画,到了15世纪下半期,伴随着自然科学研究的风行,更进一步要求对客观事物作如实摹写。艺术家以科学的严谨性来表现自己的作品,他们对透视法、人体解剖学、绘画颜料及各种技法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当时许多颇负盛名的画家工作室,同时也是自然科学研究场所,人们称这些画家为“绘画科学者”,是不无道理的。

当时,意大利的绘画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同时,在意大利中部,还有锡耶纳画派、安勃利亚画派和佩鲁贾画派,在意大利北部,也活跃着威尼斯画派、巴图亚画派和斐拉拉画派。波提切利、提香、乔尔乔内、丁托列托等,成为人类艺术史上著名的绘画大师。

值得一提的是,威尼斯画派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地位是极其独特的。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城市,已处于磨难之际,而整个16世纪初的威尼斯,却保持着宗教的自由和社会的祥和。这里的人们天生具有欢乐明朗的气质,他们喜欢饮酒、狂欢、享乐,以奢侈浪费而名闻遐迩,威尼斯的妇女更以酷爱修饰和自由无拘束的性格为荣。这里的一切,为绘画提供了阳光灿烂的、充分欢乐自信的、色彩艳丽的环境。威尼斯的画家们认为,只有用欢乐、狂热、激情,才能更好地描绘出他们所置身的色彩明丽而又欢乐开朗的威尼斯世界。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文艺复兴盛期绘画最为典型的标志,是乌比诺的数学结构方法与佛罗伦萨大胆精美技法的结合,这种结合产生了公认的盛期文艺复兴绘画风格。

自15世纪至16世纪,就绘画而言,尼德兰和德国已成为盛期文艺复兴的重要基地。

尼德兰,包括莱茵河、缪司河、歇尔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带,即今日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的部分地区。这一时期,随着经济迅速繁荣,尼德兰的艺术获得长足发展。从14世纪开始,尼德兰的艺术活动便和法国的联系密切起来,许多艺术家曾活跃在法国,他们受曾经在法国盛行的意大利锡耶纳画派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虽然宗教绘画仍有着强大的势力,但它们的神圣已逐渐被世俗取代。这里指的不是被世俗画,而是被现实生活图景所笼罩,无论是外部特征,还是精神状态,都以现实生活的优美形式表现出来。

尼德兰文艺复兴绘画,除了早期的绘画大师布罗耶拉姆及尼德兰文艺复兴绘画的奠基者凡?埃克兄弟之外,还有诸如罗尔?康宾、罗吉耶?凡?德?幸登等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主要描绘尼德兰平原美丽的风光及世俗图景。希罗尼穆斯?博斯、老彼德?勃吕盖尔更是这个时期产生的杰出画家。他们的艺术曾影响了欧洲美术史的进程。 老彼德?勃吕盖尔的《通天塔》

德国的文艺复兴绘画萌芽于15世纪。

15世纪中期,一大批激进的画家涌现出来,他们摆脱了教会的专制控制,以偷梁换柱的手法,把普通市民的生活场景融入宗教绘画模式,使宗教绘画带有了世俗生活的色彩。

16世纪上半叶,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风起云涌,深深地振动了德国的艺术家。他们的宗教绘画已经成为表现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借题。譬如,克拉纳赫的《逃往埃及途中的休息》,完全无视宗教故事本身的内容,而画成令人陶醉的风景。

德国画家醉心于美丽幽静的田园风光,他们擅长用极为细腻逼真的技法,画出抒情诗般的山川、森林、城堡等美丽的景色。著名画家丢勒的作品,处处都带有文艺复兴的气息,表现着一种古典精神与哥特式虔诚的混合;小汉斯?荷尔拜因是德国最有天才的肖像画家,他的画风亦有着盛期文艺复兴的强烈冲动。此时,尼德兰绘画也涌入了德国,几乎风糜整个德国画坛,推动着德国绘画的发展。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自画像

同时,在德国画坛上还出现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瑙河画派,它为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增添了新的色彩。在这一画派的作品中,不再有意大利式的严谨古典风范,也看不到尼德兰式的浓烈的北方乡土气息,画家们把自己故乡多瑙河畔的优美风景和风俗人情,像浪漫诗一般在画中大加赞颂。著名画家阿尔特多弗的宗教题材绘画,以大面积的风景为主题,宗教画事实是变成了风景画。即使是室内环境的宗教画,他也着力于对室内空间的描绘和梦幻般色彩的表现,因而,他的画曾一度被称为“室内风景画”。

德国的文艺复兴绘画,曾经历了两个高峰:一是在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前后的以丢勒为代表的高峰;一是16世纪中期以荷尔拜因为代表的高峰。但是,自此以后,德国的文艺复兴绘画进入了低潮,哥特式的传统艺术重新复活,并与宫廷贵族艺术融为一体,出现了一批宫廷艺术家,虽然他们的绘画风格没有承续德国文艺复兴绘画的优良传统,却推动了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形成。

爱与纯洁的战斗

佩鲁吉诺

意大利

这是一个颇富哲学意味的绘画题目:爱与纯洁之战,最终是爱与纯洁的统一。画家把这个题目形象化与艺术化,画面中有战斗,有胜负,却没有死者与伤者,与其说是一场战斗,不如说是一场二者合一的精神舞蹈。佩鲁吉诺是文艺复兴时期佩鲁贾画派的代表性画家,画风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不同于佛罗伦萨的写实风范,又不同于锡耶纳画派的装饰趣味。此画即是典型的一例,伤感的情调,优美的造型,恍惚的背景,洋溢着一种静谧的情感。 背负十字架的基督

希罗尼穆?博斯

尼德兰

这件作品不同于其他尼德兰风格的绘画。人物夸张、变形、扭曲,显示出在基督受刑之后,“群魔”乱舞,兴高采烈的情形;只是耶稣基督的面部描绘依然是尼德兰的绘画风格。这种手法和风格在文艺复兴绘画中极少见到,一反尼德兰绘画的冷漠、凝重、繁复和雕琢,从而渲染耶稣基督背负十字架的悲壮场景。

黄金时代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

德国

画家以一贯运用的怪诞意味,表现了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精神。画中人物造型变形稚拙,令人玩味,而更引人瞩目之处是:不仅人物都是以对偶的方式出现,连动物也是以雌雄对偶的方式出现。成双成对的裸体男女、嬉戏的雌雄动物,与花草河流及巨大的围墙构成了一个“乐园”式的天地。载歌载舞的男女们,虽然无拘无束、自由地坦露着自然的天性,但并无狂欢般的放荡,显示出有节制的反禁欲精神及对人类自由天性回归的向往。

圣母子与罗林首相

扬?凡?埃克

尼德兰

这是一幅类似东方细密画的《圣经》故事画,事家以卓越的技巧表现圣母玛丽亚、圣子耶稣与罗林首相。人物刻划生动,造型严谨,色调深沉,色彩辉煌不失沉稳。特别是画家对背景的刻划细致入微,华贵的殿堂及远处的城市风光,表现了画家对于美感的追求和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

死去的基督

安德烈亚?曼泰尼亚

意大利

这是以典型的古典技法绘制的作品。盛行的蛋彩画法细致却未免有些僵化地刻划了死去的基督。显然,基督刚刚被他的信徒们从十字架上卸下来,安放在床上,左侧两信徒悲痛至极。冷灰的色调、死去基督“十字架”式的姿态,简洁方正,舍去细节,使主题鲜明。画家以情绪刻划来渲染这个惨烈的场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正面透视的画法,无疑增加了处理的难度,画家却执意选择这个角度,以造成现场感。

田园合奏

乔尔乔内和提香

意大利

《田园合奏》又称《乡村音乐会》,是乡土自然美和女性裸体美的绘画结合,不仅体现了画家对时代精神的探索,还反映了16世纪以来威尼斯绘画风格的审美理想。这件作品先是由乔尔乔内绘制,后由提香继续完成的。这件作品展示了一幕耽于幻想的神、人心灵交流的幻景,充满神秘的诗意,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梦幻般的向往。

很多年以后,印象派画家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可以明显地看出此画的影响。

草地上的午餐

马奈

此画是马奈最有名的代表作,却被1863年的沙龙打入了冷宫,当它出现在落选作品沙龙时,引起了许多的流言蜚语。尽管作品的主题是以高尚的学院派先例乔尔乔内的《田园合奏》为蓝本的,然而它还是引起了许多人的愤慨,因为那古典的田园式的主题,已经被现代意义的形象语言代替了。乔尔乔内笔下的仙女成了马奈笔下的女模特儿,一个是裸体的,另一个半穿着衣服。她们与两个衣冠楚楚,但“显然”又放荡不羁的波希米亚艺术家在树林中消遣。此画把人物置于同一类树木茂密的背景中,中心展开了一个有限的深度,中间不远的地方那个弯腰的女子,成为与前景中的三个人物组成的古典式三角形构图的项点。马奈在技法上抛弃了库尔贝的厚涂法,把绘画作为二度表面的主张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此画在对外光和深色背景下出现的女人的白皙皮肤的色彩表现作了某些新的尝试。这幅画的历史意义与其说是在艺术技巧上,不如说是在艺术家所表现的勇敢精神上,它是一个象征,一个敢于向传统的审美挑战的精神之象征。

小班名画欣赏

中国古代名画欣赏

小班名画欣赏

欧洲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美术教案——名画欣赏

名画欣赏教案:梦

美术教案 名画欣赏

美术教案 名画欣赏

美术教案名画欣赏

欧洲影片欣赏

《欧洲文艺复兴名画欣赏.doc》
欧洲文艺复兴名画欣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