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2020-03-02 13:07: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合作意识。 认知目标:学会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课文容理解“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的意思,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不同侧重点,领悟这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没有生僻字词,本班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因此字词学习和课文的朗读两个目标较为容易达到。但是因为孩子都来自于农村,对交响乐比较陌生,自然无法体会其“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教学中通过视频适时恰当的播放,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文本。对于第二个事例的处理,大多数教参采用模拟实验,个人认为学生已经接触文本,模拟实验收效甚微,为了让学生体会有时合作必须有人做出牺牲,也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其“可贵”,我准备了一组配乐图片,有战争年代的、和平年代的、有人的,还有动物的。播放时再加上声情并茂的解说,学生被带入到一个个的合作事例中,深刻体会到正是这些人或动物的牺牲才保证了整个团队取得的成功,对这些做出牺牲的人或动物的敬意油然而生,“可贵”水到渠成。

第一课时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认知目标:学会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初步体验“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

2、师:你知道这首歌曲的主要内容是在说什么吗?你能说说和它意思接近的俗语、谚语吗?

3、师:从这些俗语、谚语可以看出古人都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那么21世纪的我们更要“学会合作”(板书课题)

4、师:听老师这么说,你有没有问题要问呢?(为什么要学会合作?为什么21世纪的我们更要学会合作?怎么合作?)

二、初读课文 过字词关 理清脉络

1、带着你们的问题读文,看看作者有没有告诉你们这些为什么呢?

2、你们解开了哪些疑团?(生自主选择解答刚才的问题,师适时引导、纠错)

3、再读课文,看看除了解开疑团还能收获哪些生字词语。又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4、学生汇报积累到的词语,理解“典范”“卓有成效”“分内” 学习生字,指导 “谐”“牺”的书写,区别同音字“谐 协 ”。

三、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初步读文,我们知道作者围绕“合作”这个话题,给我们解开了一系列的疑团,再次读文,把刚才的问题梳理,思考作者具体先说什么,再说了什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分段。)

四、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合作”的话题。让学生回忆,和学过的那篇课文类似。《陶校长的演讲》各位同学: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介绍“演讲稿”。

3、为什么每个人离不开与别人合作?(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你从哪些文字中具体感受到了这一点? 你与别人合作过吗?(让学生说说他和别人合作的事例,引导学生回答面广一些。)我们同学都有过这样多的合作经历,那么其他人也不例外。所以综上所述,作者说“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

4、这一点写法很有特点,你发现这一段的结构特点了吗?(总分总)你能采用这样的结构,并且用上“总之”说一小段话吗?(根据学生情况,适时点拨提示:

1、四月天,是公园最美的时候……总之…….2、这次菊花展,品种繁多,造型奇特,较之往年,市民兴趣特别浓你瞧……总之……

3、这间精品屋的饰品琳琅满目……总之…….)

5、那什么是合作呢?理解“顾名思义”“顾”

6、师:刚才谈自己合作经历的同学,我想问你们,你当时为什么要和别人合作呢?(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无法独立完成。)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 “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这就是合作的重要意义,也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大家要记住,更要运用。所以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四、总结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合作”也知道了我们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而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那么到底怎样的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呢?也就是课文中的哪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品读课文、学会合作。 板书设计:

14、学会合作

为什么要学会合作?

怎样合作? 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课堂第二自然段“总分总”结构口语练习,写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结合课文容理解“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的意思,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不同侧重点,领悟这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合作的意识。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温故探新,直奔重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会合作》这篇课文,还记得你们初次看到这个课题的困惑吗?上节课我们解决了为什么要合作的问题。了解了合作的重要意义,知道了在人与人之间离不开合作,那么怎样才能使合作的效果更好,也就是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呢?

二、研读事例,感悟合作。

(一)自学探究。

1、展示课件,出示问题:

(1)这几段文字是在说明什么问题? (2)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

(3)读完这几个自然段你知道怎样卓有成效的合作吗?(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4)作者举了哪两个事例?

(5)两个事例的作用一样吗?可不可以去掉一个?为什么? 请同学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课文4—6自然段。

2、请同学们现在同桌讨论合作学习解决以上问题。

3、通过同桌合作学习有收获的同学举手。

4、看着同学们举起的手,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一环节的设置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既是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合作方式感受合作与自己息息相关,从小合作中收获小成就,通过合作前后的对比体会到“合作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二)引导感悟

1、解决以上问题。

2、分析第一个事例。

(1)合作的事例很多,比如:拔河、大合唱等为什么作者会选择交响乐团演奏的事例?(典型)课文中哪个词语体现这一点?(典范) (2)你了解交响乐吗?你能用课文中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交响乐吗?(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奏。交响乐是由多件乐器所演奏的具有交响性的音乐。)

(3)演示课件,了解交响乐。“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乐器”(师:平时课前我听我们班同学们唱歌,可谓是五花八门,那么上百个人,数十种不同类型、演奏方法各不相同的乐器能奏出悦耳的音乐吗?)演示课件,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完美和谐。

(4)师:掌声会说话,你听懂它在说些什么吗?(真是太好听!真是太默契了!太完美了!天籁之音 摄人心魄)正如课文中写到的:“你瞧„„倾泻„„流向„„”“倾泻”是什么意思?一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那作者是不是用错了词语?在这里用“倾泻”“流”一词有什么好处。(写出了乐师技艺的娴熟、音乐的流畅、配合的完美、天衣无缝。)

(5)这一句作者写得这么美,我们把它积累下来好不好?自己读一读。

(5)集体齐读这一句。

(6)回忆一下刚才自己读和集体读是否完全一样?有何差别?(感受到自己读高低快慢、抑扬顿挫由自己决定,齐读首先要考虑到整体,不能光想着自己读,要考虑其他同学。) (8)师:是的,齐读你们首先有一个共同目标——“整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不能光考虑自己,平时读得快的人慢一些,读的慢得人就要快一些,这就是“协作”。而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乐器的交响乐团的演奏要求就更严格了,只要有一个人快了或者慢了一拍,那么听起来就不和谐,因此他们需要——学生接读: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因为学生对交响乐的演奏较为陌生,因此从学生每天都会接触的朗读课文入手,通过自己朗读和集体朗读的对比,加深体验,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交响乐演奏的不易,从而对“高度统一的目标”“协作精神”有更深的体会。

2、分析第二个事例

过渡:仅仅是有高度的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合作就可以成功吗?

(1)第二个作者举了个什么事例?(模拟逃生实验) (2)“在场的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是为何?

(3)“外国专家连声说„„”连说两个“真了不起!”连用两个“感叹号”是什么让外国专家如此感叹?

(4)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是什么精神? (5)同学们我们来想一想最后一个逃生孩子,当时她的心里会不会害怕?那她为什么不拒绝?为什么不争抢?

师:在灾难面前慢一秒就多一份危险,可是争抢只会使情况万分危险,后面逃生的孩子,把多一份危险留给了自己,正是她们的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使得整个团队才能成功逃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卓有成效的合作除了要有统一的目标还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三)总结方法。

1、学生集体朗读。

2、理解文段:

(1)这一段是对前两个自然段的什么?(总结)也是哪个问题的答案?

(2)卓有成效的合作必须具备什么?

(3)要想合作成功这两个方面是怎么样的呢?(缺一不可) (4)这两个方面你觉得那一个更难一些?更重要一些。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关系的关联词语连接起来了?(递近,缺一不可,但强调了第二个方面的重要性和难度)

(5)你能说出一个在合作中为了团队、为了集体、牺牲自我的事例吗?引导学生体会自我牺牲精神在合作中的难能可贵。(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幕后演员、抗洪救灾水中筑起的人墙)

三、游戏体验、培养意识

1、我们解决了这一课关键性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来玩游戏轻松一下。

2、师:浙江卫视有一档节目叫做《我爱记歌词》相当的受欢迎,老师听说咱们班同学记忆力特别好,所以我们就来玩一下这个游戏。比赛规则是这样:这里有一段歌词,按我们平时分的小组,六人为一组,来记这段歌词,不管你们是团体参赛还是个人,不管你们采用什么方法来记忆,总之不论赛制不论方法,最终以规定的2分钟时间内记下的歌词数和背诵质量作为评比依据。开始!

3、玩分组记歌词的游戏。

4、反馈结果。

5、获胜方发表感言

6、失败方发表感言

7、评委点评、颁奖。(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亲身体验合作的成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过渡:为什么一定要有合作意识呢?

四、略读结尾 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

2、为什么一定要学会合作呢?

所以作者在最后呼吁到:——文章最后作者再次总结强调自己的观点:合作很重要,呼吁大家要学会合作。这也是演讲稿的特点。

3、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合作的事例,并且通过学习文段和游戏,体验了合作,还听到了一些关于合作的故事。通过这些事例大家有何收获?有何感受?这篇课文全文围绕“合作”这个话题从合作的重要性谈起,并列举了两个各有侧重点的典型事例说明怎样卓有成效的合作,最后呼吁人们学会合作。正如课文第二段中写的“不论你从事„„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只有树立团队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五、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课外阅读有关“合作”的故事,收集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

2、小组合作练习完成《学会合作》的演讲。 板书设计:

14 学会合作 团队目标 协作精神

成功

自我牺牲

学会合作_教学设计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品德《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学会合作》的教学设计

高效《学会合作》 教学设计

三年级《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让我们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建德)印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doc》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