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伙伴教案

2020-03-02 17:42: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好伙伴教案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写的是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护林员马哈多带着猎狗在山上救回一只受伤的乌鸦,帮它养好伤;乌鸦叼肉给掉进枯井的猎狗吃。故事真切感人,赞美了人与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本课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视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爱护动物。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课件等。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A: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读懂课文,明白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2、过程与方法

A:独立阅读,了解“好伙伴”的表现 B:抓住重点,体会动物的可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体会乌鸦与猎狗间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B: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 重·难点

抓住“好伙伴”的表现,体会它们之间如亲人般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孩子们,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对吗?那能说说你的伙伴是谁吗?什么是好伙伴呢?(学生自由说)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个小故事,题目也是《好伙伴》(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谁和谁是好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过渡:是啊,课文里的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一瞧吧!

【设计意图:】由学生谈自己最熟悉的好伙伴导入新课,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预设的问题也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文中出现的生字,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理解情况。

预设:

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护林人,并让学生理解,护林人和狗之间的感情。 “巡逻”一词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

“焦急不安”一词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来理解。

注意“汪汪叫 拨开 焦急”的读音

4、检查读文。(根据学生的读文情况进行评价)

5、你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们都读懂了哪些问题?(解决课前提出的浅显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识字,发挥个性;同桌互读,合作交流;理解生词,结合生活,朗读文本,整体感知。

课后评价作业设计:

一、下面括号里的字戴上合适的帽子。(加拼音)

(巡逻)

(汪汪)叫

(拨)开

(拔)草

(焦)急不安

(激)动

二、从文中找出和“巡逻”一样的词语。(部首相同)

________

________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好伙伴指(

)(

)和(

)。

2、马哈多两天两夜没见到(

)的猎狗了。原来,他(

)的猎狗掉进了枯井。

3、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

)得流下了眼泪。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2、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爱护动物。 教学设计

一、回顾文本,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伙伴》,(板书:伙伴),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随生回答板书:马哈多猎狗伙伴乌鸦

师:发生在猎人马哈多、猎狗、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故事,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谈初读课文后留下的感受)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自由读课文)

【设计意图】整体回顾课文后,浅谈感受,初步理解三个好伙伴之间的真情,带着感受走进文本,激发学生学习愿望。

二、细读文本,升华感动

师:读着课文你有没有被具体的内容所深深的打动以至于想说点什么? (学生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师:看来,我们真的是被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想一想为什么使自己感动。(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感动)

【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画出重点,有所感悟。

师: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动就找你小组的伙伴说一说,把感动传递给他。(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感动)

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的感动与大家说一说,让大家分享?(全班交流感动)

重点理解:

(1)第二段:“马哈多把受伤的乌鸦带回了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学生读后谈感动,从哪些词体会到马哈多对乌鸦的关爱?抓住带回家、抹药、养伤来理解。

师: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诚打动对方,就得用心去交。

(2)第三段:“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日子过得很快乐。”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从中你体会到三伙伴在一起相处得怎么样?

师: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会很幸福,很开心。

(3)第四段:“马哈多两天两夜都没见到可爱的猎狗了。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学生读后谈体会。

师:你生过病吗?当时你心里感觉怎样?你能想象得到马哈多当时的心情吗?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牵挂。板书:互相牵挂。

师:你能把这种担心牵挂之情读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段

(4)第五段:“„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马哈多抬头望望乌鸦,那乌鸦也飞出飞进,焦急不安。”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能把那种焦急不安读出来吗?

重点指导“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这句话。多找几个同学来读,读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读出那种焦急不安之情。

(1)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2)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

师:读读这两句话,你知道究竟在两个句子中意思吗?

师:像这样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样,叫做一词多义的现象。回忆一下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谁能举一个例子?(学生举出一词多义的现象)

【设计意图:】“一词多义”的渗透旨在培养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

(5)第八段:“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一次一次”?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板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6)第九段:“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马哈多心理在想什么?他为什么激动的流下了眼泪呢?他们会怎样做呢? 师:乌鸦和猎狗虽然是普通的动物,但是他们却有着人一样的美好情感,有着像兄弟般的情谊。拥有这样的两个好伙伴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去理解。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真切地感受三个小伙伴之间带给我们的感动,领略文本字里行间充溢着的感动,在一次又一次地品读中培养语感,以声传情,因声明义,体味感动,升华感动,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回忆全文,质疑问难

读完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我们沉浸在感动中,再读读课文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质疑问难,全班解决)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进课堂,解决问题出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贵在质疑。

四、升华理解,扩展创造

1、读完了这个动人的故事,我们每个人的收获一定都不少,相信此时此刻大家对伙伴的理解一定更深刻了,对吗?那你觉得什么是伙伴呢?(学生尽情发言)

师:伙伴就是在困境之中给我们温暖的人,就是在在危难之中给我们帮助的人。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结交这样的好伙伴。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伙伴” 的理解吗?

师:那就根据你对“伙伴”的理解按照这样的格式编一首小诗,送给自己的好伙伴。

五、歌曲升华

师:最后让我们伴着《永远是朋友》这首歌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马哈多

互相牵挂

好伙伴

猎狗

互相关爱

乌鸦

互相帮助

课后作业设计:

作业超市

一、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把它的故事写下来。

二、交朋友就得用心去交,课下我们收集了一些关于如何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的格言,读一读,选自己喜欢的读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好伙伴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语文出版社三年级教材上册语文第八课教材《好伙伴》,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讲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好伙伴》是语文出版社三年级教材上册语文第八课教材。这篇课文写的是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护林员马哈多带着猎狗在山上救回一只受伤的乌鸦,帮它养好伤;乌鸦叼肉给掉进枯井的猎狗吃。故事真切感人,赞美了人与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本课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视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读懂课文,明白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2、过程与方法

A:独立阅读,了解“好伙伴”的表现 B:抓住重点,体会动物的可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体会乌鸦与猎狗间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B: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 4.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①扶放结合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二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段,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②“以读代讲”法

《大纲》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③“实例教学”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马哈多和猎狗及乌鸦的感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画画——想想——问问议议——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三、说教学程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对吗?那能说说你的伙伴是谁吗?什么是好伙伴呢?从而引入课题《好伙伴》。

2.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通过提问题“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表示,手脑并用,而不是一味的读死书,死读书,学会动脑,让学生带着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在读书的过程找到疑问和难点,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4·举实例,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文章中学习马哈多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进而联想到家中动物与自己的感情,教会学生要爱护动物,保护生命,作业中的写生活中学生和动物之间的关系就是让大家联系实际,结合生活感悟进行学习。

板书设计

马哈多

互相牵挂

好伙伴

猎狗

互相关爱

乌鸦

互相帮助

课后作业设计:

作业超市

一、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把它的故事写下来。

二、交朋友就得用心去交,课下我们收集了一些关于如何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的格言,读一读,选自己喜欢的读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总之,让学生在谈感情体会上,达到情动而辞发,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好伙伴教案

好伙伴教案

好伙伴教案

8.※好伙伴教案

8好伙伴 教案

教案____三个好伙伴

《三个好伙伴》教案

三个好伙伴教案

好伙伴

好伙伴

《好伙伴教案.doc》
好伙伴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