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2020-03-02 18:06: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第一印象

没有气派的学校大门,没有豪华的教学、办公楼。入校门后不大的宣传栏围满了人,她们的校训彰显着他们的办学宗旨“自主、自信、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探索、创新”,旁边的是他们的课堂所要达到的“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教学楼前,路边没有见到一片纸屑,一块糖纸,一个塑料袋,看到的深厚的育人的气氛。若大的操场也是那样的干净,没有一片纸屑,一块糖纸,一个塑料袋,只是风吹过,飘起一两片树叶,好像在向人诉说这是一所农村中学。

二、第二印象

进入教学楼,走廊墙上,楼梯上,走廊顶上,到处是都是一个个“宣传专栏”,只要你想,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学习。浓厚的学习氛围从一进学校大门开始,到走廊,到教室内,都在包围着你,做一次深呼吸,那种学习氛围都可以沁入你的心脾,时时、处处都让学生处于这样的氛围中。

三、对学生的印象

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那处井然有序,集合可以更快更齐,上课可以更积极,对人有礼貌,对学习是那么的专注,不管旁边有多少的人,引起他注意的只有他的任课老师。有非常强的组织纪纪律性,集体荣誉感。这是我们的学生比较缺失的。

四、对教师的印象

敬业、乐业、是学生的榜样、引导者,更是学校精神的灌输者和体现者。在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时不讲条件,“绝不找借口”,无条件的去执行。

五、听课的感觉

1、课的类型: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

2、在每一堂课的开始黑板上都写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情景模拟、学习过程等,有的老师会在课堂每一环节的后面标注着这一环节所用的时间。

3、学生都在动,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去(除了听的两节信息技术课外),学生成为了课堂和学习的主人,人人都发言,人人都进行质疑。每组由一名学生当互助组长,相当于一个小“班主任”或承包人,负责本组学生的纪律、学习的检查、监督、组织。教师在进行学习评价时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授课方式,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改变成了为学生服务。

4、必要的激励措施,在杜郎口中学里课堂上极个别的老师还在用着计分这种比较老的激励方法。很多老师都有了自己的独特个性的奖励、激励办法。如:爬楼梯、砸金蛋、放鞭炮、看谁跑的远、开心农场等。

5、听了有两节语文,两节数学课,在不同的班级上的课,由不同的老师来执教。但他们在黑板上展示目标、过程几乎是一字不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环节几乎都一样,唯一有差别的就是老师在实际引导,评价时略有不同。由此看出他们的集体备课的力度,所要达到的层次,都有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真正的有了集体备课。

6、黑板的利用率很高,在每一个班级,每一堂课(除听了两节信息技术课外)每一块黑板都利用了,几乎每一名学生都有了上黑板上展示的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提出自己的质疑,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六、第三印象

学生只要是集体性的活动都能体现出有组织性,有纪律性,是那样的协调一致。如:上操时排队,上实验室时排队,去餐厅时排队,去微机室时排队,去阅览室时还是排队。不管有多少人去参与,都不会出现混乱的场面。

检查卫生的,静悄悄的进入到班级,不用打招呼,不用打断老师的课堂。

后记: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我们应学习崔其升校长的务实作风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千方百计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以身示范。做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改革中去,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愿意的去学习,课堂创新追求实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和创造性得以较好的发挥。

赴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赴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赴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doc》
赴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