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苹果》教案

2020-03-01 21:38: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分苹果》教案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课前准备

每组学生12张苹果图片、每人一张题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数学故事会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师:二年级2班要举行一次数学故事会,大家都准备了有趣的数学故事,邀请了老师,还买了水果。

出示“分苹果”主题图(只要出示12个水果,不出示盘子),引导学生观察,数出苹果数为12个。

师:这些苹果该怎样装盘呢?

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个别说,其余听。

2、学生倾听与思考

(1)以故事会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注意力集中在“平均分”上。 (2)在倾听与思考中明确学习主题——两种方式的平均分。

二、故事会准备——分苹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集体交流与筛选归纳

(1)策略之一:先规定盘子数再分。 ①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盘6个。 ②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4个。

③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3个。

④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6个盘子里,每盘2个。

(2)策略之二:先规定每盘的苹果数再分。

①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分成6盘。

②每个盘子里放3个,可以分成4盘。

③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分成3盘。

④每个盘子里放6个,可以分成2盘。

(3)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水果,取出12个,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

(4)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分苹果的过程。

以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如何在小组活动中倾听与表达;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

通过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思考、提问,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故事会采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1、数学故事之一——小熊装苹果。

(1)出示第1题的图片。

(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

①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

②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③如果有2个袋子,每袋装几个?

④如果有4个袋子,每袋要装几个,还剩几个?

2、数学故事之二——小松鼠装松果。

(1)出示第2题的图片。

(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

①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②每个篮子装3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③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④有9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四、故事会延伸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今天的故事会不仅是内容精彩,故事会上还处处充满着挑战,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你愿意把观察到的生活中“平均分”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吗?

让学生感到数学问题就在身边。

五、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引导学生谈体会,从“平均分的两种典型方式”、“分实物的多种操作途径”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获。

分苹果教案

二年级分苹果教案

除法《分苹果》教案

分苹果

分苹果教案彭浩

大班数学 分苹果 教案

(下 )分苹果

二年级分苹果

《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反思

《《分苹果》教案.doc》
《分苹果》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