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统计》总结报告

2020-03-02 13:46: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村统计》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一、任务基本情况

依据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方案》和《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按照经济管理专业(农业经济管理方向) “五段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专业核心课程《农村统计》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建设。为此,组成了由任课教师和企业专家构成的任务组。三年来,任务组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申报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研制课程标准;

2.出版了《农村统计实务》教材;

3.完成电子教案和PPT的制作;

4.整理了习题集和试题库;

5.归类了案例库;

6.编写与课程配套的实训指导书《农村统计实训手册》;

7.收集了师生对课程建设的评价。

二、任务完成情况

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经济管理专业与企业密切合作,组成了《农村统计》课程建设任务组,任务组在调研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按照经济管理专业(农业企业管理方向)“五段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要求,分工协作,对《农村统计》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建设,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经济管理专业人农村统计课程建设

任务完成情况表

60

(一)申报成功了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项目

《农村统计》是面向经济贸易系各专业的公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设计具有职业性、实践性特点,围绕从事农村统计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完成岗位工作和未来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政校企共建、凸显教材编制的职业性

三年来,我们先后与重庆市万州区农经站、重庆市农业职业经理人促进会、重庆市大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政府、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并组织实施专业课程研发。

2.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体现课程的螺旋递进式

《农村统计》课程的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课程内容组织在编排设计上,实现了知识从基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逐层螺旋递进,学习过程依照知识学习到工作任务的螺旋递进。

3.注重职业化素养的培养

在课程设计上,更加强调“职业化”人文精神培养。将职业的规范要求融入到课程内容设计上,从而整体划一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经过三年的建设,2013年《农村统计》成功申报了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

(二)研制了《农村统计》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为规范教学活动,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企业专家一起研制了《农村统计》课程标准。

1.开展市场调研,嵌入职业行业标准要求

在课程标准研制过程中,对重庆市万州区农经站、重庆市万州区农业职业经理人促进会等相关理事单位组织实施调查,了解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对统计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要求,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引入到课程标准中,同时将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融入课程内容,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将企业的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纳入考核的范围。

2.体现终身发展的职业特征

在制定课程标准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以及知识、能力的要求,依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学习内容,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同时在课程标准设计时,体现内容的开方性和层次性,满足学生职业终身教育的要求。

(三)编写了教材与实训指导书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校企合作编写了特色教材《农村统计》以及实训指导书《农村统计实训手册》,为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完成了课程的其它学材

在课程建设中,为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学业,制作了电子教案和PPT、编写了课程的学习的习题集、案例库和试题库,搭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五)对教材进行了评价

为保证教材的有效性,我们对教材的作用者(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教材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教材。

三、任务完成成效

(一)丰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

示范建设前,经济管理专业(农业经济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只包括市场调研、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三个方面的内容,现在的人才培养案除完善了以前的内容外,增加了课程标准这部分内容,而课程标准是源于课程开发的,通过课程开发,产生了课程标准,完善了学材,从而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整,同时更具有规范性和指导性。

(二)提高了学生统计调查能力

校企合作开发的《农村统计》课程既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又注重实际农村统计技能的训练,通过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逐渐形成统计实务的调查、整理、分析、撰写报告的能力。

(三)完善了教学资源,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通过《农村统计》课程的建设,形成了课程标准、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制作

了电子教案和PPT,编写了习题集和试题库,完善了教学案例,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资源,搭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四)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

教师通过参与《农村统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了解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思路,掌握了课程开发的路径和方法,提高了课程开发的能力,为其他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四、特色与亮点

《农村统计》课程建设的完成,是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的结果,被评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教材内容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教材内容方面还需完善,特别是案例的使用,需要增加更多的农村统计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事例,做到与专业培养目标的高度一致。

(二)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和学生的特点,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学生个性的不同,采用宏观教学法与微观教学法的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力提升。

(三)进一步加大实践技能的训练

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技能训练还受到一定的条件制约,学生的技能还没得到大幅的提升。

下一步,将继续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提高教师的职教能力,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特别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密切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现场教学的机会。

统计总结报告

统计局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总结报告

市统计局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总结报告

农村统计工作总结

农村统计工作汇报

农村统计工作总结

农村统计工作总结

农村统计工作总结

八都镇农村统计基础工作检查总结报告讲解

《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工作总结

《《农村统计》总结报告.doc》
《农村统计》总结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