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色的鱼钩》

2020-03-01 17:00: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说教材

这是篇叙事课文,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赞颂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二、说学情分析

本文以感人为基调,以外貌描写为主线,虽然略读课文,但容纳量大。学生虽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但概括能力欠缺,朗读能力一般。故在此设计中我以用眼、用心两种方法让学生抓住外貌和感动这两条线索,提升概括能力,学习描写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课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将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设计以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斑白、严厉、收敛、红锈、昏迷不醒”等词语。

(二)、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三)、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根据本课的训练要求,我将本课的重点、难点确定为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我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法。

学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之间碰出火花,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当年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五、说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由课题引出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鱼钩?鱼钩隐藏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

2、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悟,引导提出本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老班长,而题目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首先让学生快速找到老班长让我们喝鱼汤的前后笑了几次并勾画出来。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笑”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读来体会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舍己为人的内心活动和崇高品质。(第一次是: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一点。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钩了,又跑啦!”第二次是: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然后让学生勾画出文中“我”的三次“哭”。分析我为什么会哭?体会“我”的“三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⑴ 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⑵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

⑶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四、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教师质疑,“我”为什么小心地把鱼钩保存起来?“我”说生锈的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金色的光芒”是指什么?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来体会老班长的精神。让学生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老班长的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六、说板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

尽职尽责

老班长舍已为人金色鱼钩

忠于革命

我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文章脉络清晰,让人一目了然地弄清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

各位评委老师,本课的教学我力求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朗读、讨论、质疑等有效方法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我相信这样的教学一定能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5金色的鱼钩

15 金色的鱼钩

15、金色的鱼钩

15、金色的鱼钩

15金色的鱼钩

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5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观摩课教学设计

金色的鱼钩

金色的鱼钩

《15《金色的鱼钩》.doc》
15《金色的鱼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