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误差,学生在实验结果中出现“三角形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怎么办

2020-03-01 23:07: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由于操作误差,学生在实验结果中出现“三角形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怎么办?

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中,许多老师设计了探索什么样的小棒可以搭成三角形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由于操作中存在着误差(比如小棒的粗细,学生的实验结果可能会出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也就是用类似4,5,9的小棒“搭成”了三角形。这时,教师可以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地推理。虽然小学阶段不要求学生进行严格的证明,但是不代表孩子没有推理的意识。在出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我有的学生可以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推理出其不合理性,比如有学生会说:4+5=9,9与9都平行(重合)了,所以,拼不成了三角形。进一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由“两边之间线段最短”推导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有专家曾提供过这样一个教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思路:首先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然后画出两个点,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和若干条折线。实际上,折线与两点之间的线段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三角形。接着鼓励学生思考,如果把它们看成一个个三角形的话,你能发现什么?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当然,这个推导过程不作为基本要求,但是鼓励学生将操作与推理相结合的思路是重要的。当然,有的老师利用课件来动态地演示当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就重合搭不成三角形的过程,也是非常好的。

由于操作误差,学生在实验结果中出现“三角形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怎么办? (来自:新世纪小学数学下册主要问题与解答3终)

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中,许多老师设计了探索什么样的小棒可以搭成三角形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由于操作中存在着误差(比如小棒的粗细,学生的实验结果可能会出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也就是用类似4,5,9的小棒“搭成”了三角形。这时,教师可以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地推理。虽然小学阶段不要求学生进行严格的证明,但是不代表孩子没有推理的意识。在出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有的学生可以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推理出其不合理性,比如有学生会说:4+5=9,9与9都平行(重合)了,所以,拼不成了三角形。进一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由“两边之间线段最短”推导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有专家曾提供过这样一个教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思路:首先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然后画出两个点,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和若干条折线。实际上,折线与两点之间的线段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三角形。接着鼓励学生思考,如果把它们看成一个个三角形的话,你能发现什么?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当然,这个推导过程不作为基本要求,但是鼓励学生将操作与推理相结合的思路是重要的。当然,有的老师利用课件来动态地演示当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就重合搭不成三角形的过程,也是非常好的。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案例(推荐)

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由于操作误差,学生在实验结果中出现“三角形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怎么办.doc》
由于操作误差,学生在实验结果中出现“三角形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怎么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