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课题

2020-03-02 18:37: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863课题“木质纤维素原料生物高效转化技术及产品”取得阶段成果

木质纤维素原料的乙醇生物转化存在预处理复杂、五碳糖乙醇转化率低、纤维素酶稳定性差、酶生产成本高等技术瓶颈,从而影响木质纤维素原料燃料乙醇生产工业化推广应用。因此,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发高效预处理和水解、发酵工艺与技术,解决燃料乙醇生产环节的技术难点,降低燃料乙醇生产成本,已成为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研究热点。

“十一五”期间,课题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开展了生物和汽爆联合预处理技术研究,并在1000吨/年中试生产装置上进行放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经生物化学联合预处理后,其酶解效率比汽爆处理提高20.5%,最终乙醇浓度比汽爆处理提高21.2%(v/v)。生物—汽爆联合预处理技术弥补了单独生物预处理和汽爆预处理的不足,可实现木质素脱除与半纤维素分解的双重功效,解决了传统预处理技术功能单

一、效率较低的技术难点。为我国木质纤维素原料燃料乙醇生产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预处理技术,成果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原位脱毒乙醇发酵技术可省去脱毒工艺环节,直接将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和木糖高效转化为乙醇,达到乙醇最高理论值的90%以上。成果在1000吨/年中试生产装置进行了连续发酵验证试验,省去了糠醛、羟甲基糠醛和乙酸等发酵抑制物的脱毒环节,减少了大量废水产生,极大降低了企业治污高昂花费,实现了纤维素乙醇产业的清洁化生产和燃料乙醇生产成本的下降。该成果可以简化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乙醇的工艺、降低乙醇生产成本,对木质纤维素燃料乙醇生产的商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成果水平居于国内领先。课题实施整体比较顺利,各项指标、取得的各项成果、人才培养等已达到或超过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资助发表论文64篇,其中SCI收录23篇,EI收录9篇;申请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2项。已培养博士7名,硕士31名。

发展生物燃料乙醇成为我国一项战略性举措,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激励下,纤维素燃料乙醇生产已成为众多企业投资的热点,由于课题研究成果较目前的主流技术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为纤维素乙醇项目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同时,纤维素乙醇行业符合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战略规划,其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潜力巨大。该成果不仅可提升我国纤维素燃料乙醇技术竞争力以及降低纤维素燃料乙醇成本,而且可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以及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十一五科技成果巡礼

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我国长远发展,推动自主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在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紧紧围绕“核高基、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数控机床”等16个涉及信息、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开展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共部署3000余个项目和课题,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00亿元,带动全社会资金投入约1000亿元。

科技重大专项的成功实施,推动了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从而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了运转高效的组织实施机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带动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整体跃升。

在核高基专项中,新研制的飞腾1000国产中央处理器芯片(CPU)在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上得到验证和应用,标志着我国超级计算机核心芯片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沃Phone等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研发成功,对推动我国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集成电路装备专项的65纳米介质刻蚀机经多国客户近百次测试,与世界上最先进设备的芯片加工结果相比,加工质量好,单位投资产出量高35%—50%,成本降低30%—35%,2010年已销售12台,并取得国外批量订单,显著提升了我国集成电路高端制造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并将带动太阳能、平板显示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发展。

宽带移动通信专项的实施,加速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标准的移动通信从芯片、终端、系统、仪表、软件到业务应用等完整产业链建设,用户数已突破2000万。时分长期演进技术(TD—LTE)系统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示范,展示了我国TD—LTE的产业化能力。我国4G标准提案已成为国际标准,大大提升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在未来全球4G标准上的话语权。

转基因新品种培育专项累计培育了36个抗虫棉新品种,3年累计推广1.67亿亩,净增效益160亿元。抗虫转基因水稻、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获得安全生产证书。针对公众的普遍关注,初步建立起我国转基因技术体系和安全评价技术体系。

在新药创制专项的支持下,先后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品中,16个产品获得新药证书,24个品种提交新药注册申请,抗肺癌药埃克替尼等17个品种完成临床试验。36个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顺利实施。

通过传染病防治专项实施,HIV血液筛查窗口期由三周缩短到两周,艾滋病DNA/复制型痘苗病毒疫苗完成1b期临床试验。5项结核病诊断产品获得医疗器械证书。建立了传染病监测检测实验室网络。

在能源领域,油气开发专项攻克了油气勘探开发和提高采收率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我国首个超万道级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已成功通过2000道工程样机实际生产考核,其高速数据传输能力比目前国际主流产品提高2至5倍。研制成功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使我国油气工业生产能力实现了从水深500米到3000米的跨越式发展。

在大型核电站专项的支持下,AP1000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设备材料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世界上率先掌握了以非能动技术为标志的第三代核电建造技术。CAP1400完成概念设计。高温气冷堆工程化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大型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大锻件等重大部件制造技术取得突破。

水污染治理专项突破了一批重点流域污染物减排、水质改善和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了污水深度处理等一批成套装备,已建成处理规模 2万吨/天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强化脱氮除磷示范工程,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数控机床专项研制的重型五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超重型卧式镗车床研发成功,在三代核电自主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最大的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已投入生产,每年可为相关企业节约成本100亿元以上。

大飞机专项支持的C919大型客机完成了可行性研究论证和预发展阶段工作,已转入工程发展阶段。已签订100架启动订单,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已获主流航空公司认可。

通过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专项的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探测器首次到达地球以外天体,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展望“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作为新时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经济结构的强大引擎,必将在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瓶颈、解决重大民生问题、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863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863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863项目介绍

承担国家863计划保密课题协议书(官方范本)

关于发布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863、973申请条件

863重点项目立项建议书

863有关科研经费管理

关于联合申请国家863计划 领域课题的合作协议

863经费使用管理办法(P1)

《863课题.doc》
863课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