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

2020-03-03 00:23: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快速跑教学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及思路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它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

本课力求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大胆设计以多种游戏贯穿于教学中,旨在“游戏中练,游戏中学,游戏中表现,游戏中提高”,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

二、教学目标

通过跑、负重等练习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初步学会正确的快速跑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体能。学生了解正确的途中跑技术,力求途中跑时不低头,不耸肩,眼平视,蹬地有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和奉献精神。

三、教学内容

1.跑的练习:快速跑(第一次课)

跑是比较枯燥的运动项目,学生在小学时曾学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的内容,整堂课以游戏形式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2.负重练习:搬运

四、教学对象分析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他们好奇性强,对游戏的兴趣较高,特别是对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更是情有独钟,而对单纯的技术教学却感到很乏味。本课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渗透游戏之中,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锻炼身体,锻炼意志、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共60人,男生28人、女生32人,该班学生各方面素质比较好,同学间团结互助,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但与他人合作方式存在一定困难,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较好。但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

五、教学过程分析

体统的体育课的结构一般把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部分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本节课的主体内容融成了一个整体。课的主体部分,是“教”与“学”的重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进行创新。由于学生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强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新颖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根据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从静态到动态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开始部分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

1、教学常规: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

2、导入热身:采用“音乐准备操”

前一节课教师让学生听一首音乐,并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分组编操,组合成一套适合同学们自己的操,让学生尝试编操的乐趣。

学生几人一组,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准备操。课堂气氛活跃,这有助于感情的融洽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为进行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心理准备。

3、(1)快速集合游戏。老师运用启发教学法引导出情景,学生练习,要求学生听清哨声,迅速集合,练习学生的反应能力。

(2)快速起跑游戏(情景模拟:洪水来临有人需要你帮助时)。老师导出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采用各种起跑方法练习起跑方式。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自主练习,体会何种起跑方式最快?老师提问,师生总结。

(3)快速跑游戏:(方法:一人搬运一个实心球,可单手或双手将球放在体前、体侧、体后沿直线跑进练习)(情景模拟:在洪水中帮助群众抢救物品)。导出情景,老师示范,要求学生练习时眼视前方,尽量沿直线跑进。并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快速跑的因素,总结动作要领,学生针对自身特点,提高动作技术。 (4)两人一组的快速跑接力游戏:(方法:两人搬运一个实心球,方法自定)(情景模拟:物品较重,需在同伴的帮助下才能搬动物品)。要求全组同学合作、探索哪两个人组合最好,而且两人合作哪种方式速度最快。

最后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部分,安排一些放松运动,可以使学生身心疲劳得到恢复,课快结束时,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教师作个小结同时点一下在现在的社会怎样学习和发扬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最后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六、场地布置与器材

场地:两只篮球场

器材:录音机:一台、磁带:一合、实心球:16只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 ——篮球模块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

第三讲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doc》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