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防雷工作的重要性

2020-03-03 04:15: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学校防雷的重要性

雷电灾害被联合国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因其多样的地形和地理特征,雷电灾害多发。雷击造成的人畜伤亡事件每年都有、且有逐年增多之势,经济损失严重。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特别是在对学校的防雷检测工作中更体会到学校防雷工作的重要性。

一, 雷电的产生

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放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在雷电放电地点会出现强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人们见到和听到的闪电雷鸣。

二,雷电的危害

雷电的危害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雷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发生热效应作用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的二次作用,即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雷电的具体危害表现如下:

1.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如此巨大的电压瞬间冲击电气设备,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2.雷电流高热效应会放出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热能,在雷击点的热量会很高,可导致金属熔化,引发火灾和爆炸。

3.雷电流机械效应主要表现为被雷击物体发生爆炸、扭曲、崩溃、撕裂等现象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4.雷电流静电感应可使被击物导体感生出与雷电性质相反的大量电荷,当雷电消失来不及流散时,即会产生很高电压发生放电现象从而导致火灾。

5.雷电流电磁感应会在雷击点周围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其感生出的电流可引起变电器局部过热而导致火灾。

6.雷电波的侵入和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断路而燃烧导致火灾。

要充分认识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学校中人员较为密集,是雷电防范的重点单位,如果学校遭受雷电事故往往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所以,做好学校雷电防范管理,加强防雷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要做好针对乡镇中小学校的雷电防范设施建设以及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雷雨频发季节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学生遭受雷击而对正常教学产生影响。学校是教书育人、学生聚集的地方,防雷安全尤其重要。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新建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中小学校人员日趋密集,信息技术设备日益增加,学校防雷工作已经成为雷电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案例: 2007年5月23日,重庆市开县兴业小学遭受雷击,造成7名学生死亡、39人受伤的重大雷击事故,进一步敲响了对学校防雷安全的警钟。近年来,雷击导致人员死亡,人员雷击受伤;雷击事故中损坏的有变压器、家电、通讯设备、网络设备,造成部分地区停电、停水、信息网络瘫痪、通信中断等事故。2005年9月14日,湖南长沙、湘潭两地发生雷电伤人事件,尤其是长沙雷电事件,一次雷击造成湖南第一师范正在进行军训的学生和教官7人伤亡,再次敲起校园防雷的警钟。2004年9月20日,怀化市芷江县麻缨塘乡发生一起严重的雷击致人伤亡事件,共造成5死2伤。2005年5月26日13时30分左右,广东省廉江市雅塘镇9名学生在学校操场玩耍,一声雷响,有2名学生死亡,另2名学生受轻伤。2005年5月12日14时35分左右,广东省罗定市船步镇某小学附近天空下着小雨,忽听闻一声巨响并伴有强光,不久有学生来报告,厕所内有学生被雷击,老师立即冲向厕所,抱出2个昏迷的学生进行抢救。其中女学生何某只是面部受伤,而男学生陈某头顶有一条大概3寸长的伤口,像是被刀劈开的痕迹,右脚脚趾血肉模糊,隐约可见骨头,头部及右腿现黑色,并闻有焦味,抬出来经人工呼吸抢救无效,后送医院证实死亡。女学生送医院经抢救后于当晚出院。在现场看到厕所楼面有一拳头大的裂痕,可以明显看见里面的钢筋,裂痕对下的地面也有几乎相同大小的凹洞,相距凹洞约20cm的地方明显凸起,一墙之隔的女厕所没有发现被雷击的痕迹。该厕所为混合结构,位于半山腰上,周围没有高大树木和建筑物,极易遭雷击。„等等不幸事故娄有发生。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防雷中心通过对部分中小学的校舍、校址的防雷检测发现,应装而未装防雷装置或安装的防雷装置不完善的学校占有相当比例,很多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新建、改建、扩建的教室和宿舍楼未经过防雷装置验收就投入使用,而已经安装的防雷装置中设计不完善或经检测不合格的占很大比例。此外,一些学校防雷装置设计、施工还停留在传统的防直击雷措施上,而忽视了危害越来越大的感应雷、雷电波入侵的防护,学校的防感应雷、防雷电波侵入措施几乎为空白。比如,配电箱没有屏蔽接地、架空电源进线、弱电进线无防护措施等等。

气象资料分析表明,入春以后,随着强对流天气的增多,雷电将

频繁出现,如果防范不力,将有可能造成学校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3月至9月成为雷电灾害的高发期,雷击事故最多。此外,在雷击事故调查中发现,人们防雷意识淡薄,大众自我防范雷击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防雷知识。因此各学校要充分改进和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学校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做好学校防雷安全的工作的措施

1要广泛宣传学校防雷安全工作

学校要积极配合气象部门开展防雷安全进学校的宣传活动,利用板报、广播、宣传画、讲座、上安全课、电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对师生、员工进行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让防雷安全教育进入安全教育课程,不断提高师生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和依法防雷、科学防雷、主动防雷的意识。提高对校园防雷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当前雷电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共同做好防雷安全工作。各学校要高度重视防雷安全工作,本着″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结合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把防雷减灾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安全检查范围之内,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2切实履行学校防雷安全工作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规定,教育部、中国气象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气发【2007】152 号)。气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本县内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进一步检查和落实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建设、消防、安监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管理工作,切实从源头把好学校防雷安全质量关。并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传输手段及时将雷电灾害预警信提供给有关教育部门和单位,为学校和广大师生采取避险措施提供支持和帮助。各级教育部门要督促学校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安全工作范围,履行好对学校的安全监管职责,并配合气象主管机构检查、落实各项防雷安全措施。

3严格执行学校防雷的技术规定

校园防雷不单是教室、寝室等建筑物,操场、礼堂、食堂等公众聚集场所尤为重要。雷电防护简单可分为: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和地电位反击等四大类。学校防雷装置如果缺少这四类的某一部分,就造成校园防雷能力先天不足,必将留下永久性的雷击隐患。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BG50343-2004)等相关技术要求,结合学校人员密集,存在户外活动、信息系统相对集中的特点、提出对学校场地、建筑物防雷安全硬件设施应当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3.1外部防雷设施及要求

(1)校舍、宿舍、办公楼、食堂、烟囱、卫星接收天线等建(构)筑物应有避雷带或避雷针,避雷针保护范围应符合相关标准,有效保护建(构)筑物;避雷带应平整、顺直、牢固,无倒状、断裂;明敷引下线应牢固、平整,且远离出入口,在距地以上1.8 米以下设立绝缘保护层。

(2)接地系统应完备、接地阻值符合相关要求。

(3)孤立大型金属物应有可靠接地,接地阻值一般不宜大于10欧姆。

(4)学校有线广播、网线、电话线等金属线路严禁缠绕避雷带、避雷针。

3.2内部防雷设施及要求

(1)金属楼梯扶手应有可靠接地。

(2)学校总配电房、办公、教学网络机房、程控交换机房、电化教学网络中心机房、监控机房应有两级以上电源浪涌保护器(电源避雷器);室内金属构件应做等电位连接;防静电地板实现多点接地。

(3)教室具有电化教室终端的学校,教学楼楼层需具有两级电源浪涌保护器。

(4)卫星接收装置室内、外馈线端口(IDU、ODU)、信息网络外网接口处(金属导线)、网络交换机重要端口处应有相应信号浪涌保护器(信号避雷器)等应有防雷电电磁脉冲措施。

3.3要依法做好防雷设施的安全使用和维护与检测

(1)学校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在依法取得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后方可开工建设, 在取得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合格证书后方可投入使用。

(2)防雷装置必须由持有相应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

(3)防雷装置实行每年一次的年检制度,各学校必须定期接受防雷设施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防雷安全隐患,有效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在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后,防雷设施检测所必须提交《防雷装置检测报告书》,合格者发给防雷装置合格证书,未安装防雷装置或不符合防雷规范要求的,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整改。

(4)对于已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防雷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依法进行年度定期检测,对防雷设施不合格、安装不规范的要及时请有关专业资质的防雷公司进行整改,必须经过合法的防雷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以确保防雷装置发挥作用。

(5)学校要把防雷设施的检查维护作为重要内容,制定防雷设施检查维护制度,安排具有防雷和电气知识的人员负责日常检查维护工作, 发现防雷设施存在隐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4要及时做好雷电灾害应急处置与调查工作

学校要针对自身特点建立雷电灾害应急处置预案。雷电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置灾情。 要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及时向县气象局和教育局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局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3.5严格执行学校防雷安全责任追究制

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大对学校防雷安全责任事故的查处力度,对于拒不接受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拒不执行防雷装置定期检测、防雷装置不合格又拒不整改、使用不合格防雷产品的学校和责任人,要按照《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进行严肃查处;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因失职导致雷击责任事故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及时组织调查,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3.6加快建设雷电业务体系,提高雷电预警预报能力

目前,雷电监测和雷电预警预报工作,距离社会特别是偏远地区对雷电预警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迫切需要尽快建立雷电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加强雷电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增强整体防御能力。

防雷工程实例

潍坊市机关幼儿园防雷项目

教学楼,长34m,宽18m,高10.5m 西侧教学辅楼,长30m,宽18m,高10.5m 办公楼,长45m,宽18m,高11.5m 西南侧教学楼,长25m,宽6m,高3m

一、防雷建筑物的分类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公式:

N1=KNgAe式中:K=1 (校正系数,在一般情况下取1)Ng =0.024Td1.3=2.55(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可以得出:

教学楼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029次/a,西侧教学辅楼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028次/a,办公楼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035次/a,西南侧教学楼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014次/a。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2.0.4条第2款规定:“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将教学楼、西侧教学辅楼、办公楼、西南侧教学楼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二、防雷隐患

1、教学楼、西侧教学辅楼原有避雷带支撑高度太矮,以及避雷带安装的位置根本保护不到外墙的边缘,雷击可能会导致外墙水泥块坠落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办公楼楼顶的水箱区域、西南侧教学楼无直击雷设施,雷击可能会导致外墙水泥块坠落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3、办公楼上的不锈钢栅栏未接地,雷击时容易造成雷电流无法泄放而造成反击现象,一旦触碰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人身伤害。

4、教学楼、西侧教学辅楼、办公楼、西南侧教学楼顶无避雷网格,避雷带无法保护楼顶上全部区域,雷击时可能会破坏楼顶的防水层。

5、部分避雷带已存在锈蚀现象,阻碍了接闪时雷电流的泄放,雷击时可能会导致锈蚀处的爆炸。

6、楼顶的广告牌、放散管、通风管等未做等电位连接,雷击时可能会出现反击现象,一旦触碰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人身伤害。

7、教学楼、西侧教学辅楼、办公楼接地装置的接地阻值偏大,不利于雷电流的泄放。

三、方案内容

建筑物的防直击雷设施主要分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等电位连接四部分。避雷带部分:

1、将教学楼、西南侧教学楼楼顶原有的避雷带拆除,重新设计安装位置,尽量往女儿墙外缘处安装。避雷带的支撑高度为20cm,每隔1m布置1个支撑架,拐角处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为0.5m。在避雷带拐角处还应竖1根0.5m高的避雷短针做保护。

2、将办公楼楼顶的不锈钢栅栏做接地处理,使之起到接闪的作用。在楼顶的水箱区域安装一圈避雷带,并与不锈钢栅栏做等电位连接,连接不少于两处(根据现场情况再定连接处的位置以及数量)。

3、在西南侧教学楼楼顶安装避雷带,距离外墙边缘30~50cm处安装。避雷带的支撑高度为20cm,每隔1米布置1个支撑架,拐角处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为0.5m。在避雷带拐角处还应竖1根0.5m高的避雷短针做保护。

4、在教学楼、西侧教学楼、办公楼楼顶布置15×9m的避雷网格,在西南侧教学楼楼顶上布置10×6的避雷网格,避雷带通过水泥支座支撑固定。

5、避雷带、避雷网格所用材料均为直径10mm的镀锌圆钢,避雷短针采用直径12mm的镀锌圆钢制作。

6、办公楼楼顶的避雷网格与不锈钢栅栏就近连接,连接采用焊接方式,焊接处需平滑,不出现点焊、虚焊现象。单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12倍,双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需做防锈处理。

7、教学楼、西侧教学辅楼、西南侧教学楼楼顶所有避雷设施的连接均采用焊接,焊接处需平滑,不出现点焊、虚焊现象。单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12倍,双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需做防锈处理。 引下线部分:

1、在教学楼、教学辅楼的六个屋角分别布置一根引下线,并沿着楼顶四面外墙每隔16m布置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在+1.8m处安装一副断接卡,在-0.3m~+1.7m处套PVC管做机械保护。

2、在办公楼的四个屋角分别布置一根引下线,并沿着楼顶四面外墙每隔15m布置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在+1.8m处安装一副断接卡,在-0.3m~+1.7m处套PVC管做机械保护。

3、在西南侧教学楼的四个屋角分别布置一根引下线,并沿着楼顶四面外墙每隔12.5m布置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在+1.8m处安装一副断接卡,在-0.3m~+1.7m处套PVC管做机械保护。

4、引下线所用材料为直径12mm的镀锌圆钢。

5、办公楼引下线与不锈钢栅栏通过焊接就近连接,焊接处需平滑,不现点焊、虚焊现象。单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12倍,双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需做防锈处理。

6、引下线与避雷带就近连接,连接均采用焊接,焊接处需平滑,不出现点焊、虚焊现象。单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12倍,双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需做防锈处理。 接地体部分:

1、建筑物接地阻值越小,越利于雷电流的泄放,雷击时所造成的损坏程度也越低。在综合考虑了周围环境、建筑物所处土壤、区域气候、人员密集等因素的基础上,我们给教学楼、西侧教学辅楼、办公楼、西南侧教学楼设计的接地体的接地阻值为小于4Ω。

2、教学楼、西侧教学辅楼、办公楼、西南侧教学楼的接地体由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组成,水平接地体采用截面积185mm2的多股Cu-Fe-Sn复合材多股接地线,垂直接地体采用2.5m一根,直径为25mm的Cu-Fe-Sn复合材接地极,接地极每隔5m安装一根。

3、教学楼、西侧教学辅楼、办公楼、西南侧教学楼安装的位置、所需材料的多少需要综合考虑周围土质、土层结构、地下是否有金属设施或管道(距地面多深)、地上是否是人行通道区域、附近建筑物的距离等因素来确定。

4、由接地体引出40×4mm的镀锌扁钢与引下线的断接卡通过焊接连接(扁钢与接地体的连接通过热熔焊)。焊接处需平滑,不出现点焊、虚焊现象。焊接长度为12mm。焊接处做防锈处理。 等电位连接部分:

1、教学楼、西侧教学辅楼、办公楼、西南侧楼顶的广告牌、放散管、空调外机、金属扶梯等大尺寸金属设施外壳应就近与避雷设施做等电位连接。连接方式是焊接,焊接处需平滑,不出现点焊、虚焊现象。单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12倍,双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需做防锈处理。

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中心小学直击雷改造项目

办公教学楼:长80m,宽12m,高12m 综合楼:长40m,宽12m,高13.5m

一、防雷建筑物的分类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公式: N1=KNgAe 式中:K=1 (校正系数,在一般情况下取1) Ng =0.024Td1.3=2.55(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 可以得出:

办公教学楼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043次/a,综合楼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035次/a。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2.0.4条第2款规定:“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将办公教学楼、综合楼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二、防雷隐患

1、原有避雷带支撑高度太矮,以及避雷带安装的位置根本保护不到外墙的边缘,雷击可能会导致外墙水泥块坠落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楼顶无避雷网格,避雷带无法保护楼顶上全部区域,雷击时可能会破坏楼顶的防水层。

3、部分避雷带已存在锈蚀现象,阻碍了接闪时雷电流的泄放,雷击时可能会导致锈蚀处的爆炸。

4、楼顶天窗区域无避雷带保护,雷击可能会导致天窗区域水泥块坠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5、楼顶的金属旗杆、放散管等未做等电位连接,雷击时可能会出现反击现象,一旦触碰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人身伤害。

6、接地装置的接地阻值偏大,不利于雷电流的泄放。

三、方案内容

建筑物的防直击雷设施主要分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等电位连接四部分。 避雷带部分:

1、将教学办公楼、综合楼楼顶原有的避雷带拆除,重新设计安装位置,尽量往女儿墙外缘处安装。避雷带的支撑高度为20cm,每隔1m布置1个支撑架,拐角处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为0.5m。在避雷带拐角处还应竖1根0.5m高的避雷短针做保护。

2、在教学办公楼楼顶两个天窗区域,沿着易遭雷击的屋脊、屋檐处安装避雷带。避雷带的支撑高度为20cm,每隔1m布置1个支撑架。天窗区域的避雷带应就近与楼顶的避雷带做等电位连接,连接不少于两处(根据现场情况再定连接处的位置以及数量)。

3、在教学办公楼、综合楼楼顶布置16×12m的避雷网格,避雷带通过水泥支座支撑固定。

4、避雷带、避雷网格所用材料均为直径10mm的镀锌圆钢,避雷短针采用直径12mm的镀锌圆钢制作。

5、楼顶所有避雷设施的连接均采用焊接,焊接处需平滑,不出现点焊、虚焊现象。单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

径的12倍,双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需做防锈处理。 引下线部分:

1、在教学办公楼的四个屋角分别布置一根引下线,并沿着楼顶四面外墙每隔16m布置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在+1.8m处安装一副断接卡,在-0.3m~+1.7m处套PVC管做机械保护。

2、在综合楼的四个屋角分别布置一根引下线,并沿着楼顶四面外墙每隔13m布置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在+1.8m处安装一副断接卡,在-0.3m~+1.7m处套PVC管做机械保护。

3、引下线所用材料为直径12mm的镀锌圆钢。

4、引下线与避雷带就近连接,连接均采用焊接,焊接处需平滑,不出现点焊、虚焊现象。单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12倍,双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需做防锈处理。 接地体部分:

1、建筑物接地阻值越小,越利于雷电流的泄放,雷击时所造成的损坏程度也越低。在综合考虑了周围环境、建筑物所处土壤、区域气候、人员密集等因素的基础上,我们给教学办公楼、综合楼的设计的接地体的接地阻值为小于4Ω。

2、教学办公楼、综合楼的接地体由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组成,水平接地体采用截面积185mm2的多股Cu-Fe-Sn复合材多股接地线,垂直接地体采用2.5m一根,直径为25mm的Cu-Fe-Sn复合材接地极,接地极每隔5m安装一根。

3、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接地体安装的位置、所需材料的多少需要综合考虑周围土质、土层结构、地下是否有金属设施或管道(距地面多深)、地上是否是人行通道区域、附近建筑物的距离等因素来确定。

4、由接地体引出40×4mm的镀锌扁钢与引下线的断接卡通过焊接连接(扁钢与接地体的连接通过热熔焊)。焊接处需平滑,不出现点焊、虚焊现象。焊接长度为12mm。焊接处做防锈处理。 等电位连接部分:

1、教学办公楼楼顶的金属旗杆、放散管就近与避雷设施做等电位连接。连接方式是焊接,焊接处需平滑,不出现点焊、虚焊现象。单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12倍,双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需做防锈处理。

2、综合楼楼顶的大尺寸金属设施、管道、放散管均就近与避雷设施做等电位连接。连接方式焊接,焊接处需平滑,不出现点焊、虚焊现象。单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12倍,双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做防锈处理。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防雷项目

1、本方案依据:

(1)、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2、本方案内容:

本方案主要涉及学院内的监控中心的电源防雷、等电位网络的制作及接地。 (1)、电源防雷:

监控中心的电源采取三级雷电防护,在给监控中心供电的一层总配电室安装一套ES-B1-40三相电源SPD作保护,规格型号如下:

连接线使用16mm2铜绞线,地线使用25mm2铜绞线,连接线、地线的连接长度不超过0.5m, SPD前端串联63A-3P空气开关。

在监控中心分配电柜安装一套ES-C1-20三相电源SPD作保护,规格型号如下:

连接线使用10mm2铜绞线,地线使用16mm2铜绞线,连接线、地线的连接长度不超过0.5m,SPD前端串联32A-3P空气开关。

在UPS及设备前端各安装一套ES-D1-10三相电源SPD作保护,规格型号如下:

连接线使用10mm2铜绞线,地线使用16mm2铜绞线,连接线、地线的连接长度不超过0.5m,SPD前端串联16A-3P空气开关。 (2)、机房等电位及接地:

为减小在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发生火灾、爆炸、人身危险,等电位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等电位是将需要防雷的空间内的防雷装置、建筑物的金属构架、金属装置、外来的导体物、电气和通讯装置等连接起来。 在监控室防静电地板下采用M型接地网络,材质选用3mm*30mm的铜排。并与教学楼接地装置连接形成均压带。所有机柜就近独立与等电位联接带连接。教学楼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应与等电位连接带形成共用接地系统,以利于感应电流的泄放。

结束语

雷电,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神秘而令人恐惧的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过无数巨大的不幸和灾难。因此,学校是当今防雷的重中之重,应该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雷电,增强综合防雷意识,积极消除雷灾隐患,真正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防雷重要性

浙江省中小学防雷暂行办法

浙江省中小学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银行系统电子设备防雷的重要性

铁路信号设备防雷的重要性1

防雷工作安排

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西峡县政府要求认真做好中小学校舍防雷工作

工作重要性

防雷工作个人总结

《中小学防雷工作的重要性.doc》
中小学防雷工作的重要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