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重要性

2020-03-02 23:49: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3、雷电的危害形式

闪电可分为云内闪、云际闪和云地闪。前者对飞行器危害大,后者对建(构)筑物、电子电气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地球上每天约发生800万次云地闪电,平均每秒100次。

雷电流总是选择距离最近,最易导电的路径向大地泄放,凡是空气中导电微粒较多、地面上高耸物体、地面与地下的电阻率较小的地段容易落雷。

雷电侵入地面的建(构)筑物、设备、人、畜等会造成灾害,其形式主要有:

直接雷击(包括直击雷、侧击雷)——在雷电活动区内,雷电直接通过人体、建(构)筑物、设备等对地放电产生的电击现象为直接雷击。

间接雷击——雷电流通过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电磁脉冲辐射、雷电过电压入侵、雷电反击等(统称感应雷)形式侵入建(构)筑物内,使建(构)筑物、设备部件损坏或人身伤亡。

雷电灾害的严重性表现在它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上,其特点是雷电放电电压高,闪电电流幅值大,变化快,放电时间短,闪电电流波形陡度大。雷电的破坏作用在于强大的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巨大破坏、起火爆炸、严重损失。雷电灾害波及面广,人类社会活动、农业、林业、牧业、建筑、电力、通信、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石油化工、金融证券等各行各业,几乎无所不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雷电灾害显得越来越严重。

4、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一种极为宏伟壮观的自然现象,是一门古老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科学。雷电孕育了地球的生命,又促成了地球上的文明,功莫大焉!但是,雷电的巨大破坏力,又给人类社会带来惨重的灾难。而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从未停息过,与雷电的斗争是卓有成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雷电防护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

雷电是天气现象之一。在雷云的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有正电菏,另些云团带有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产生异性电荷。当这些云团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的云团之间或云团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就可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千伏/厘米)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这种游离放电为“先导放电”,云团对大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团向地面跳跃(梯级)式逐渐发展的,当它到达地面时(高出地面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随之发生强烈放电闪光,这就是闪电;强大的电流把闪电通道内的空气急剧加热到一万度以上,使空气骤然膨胀而发出巨大响声,这就是雷,这就形成了雷电。

7、三种雷电危害

据介绍,雷电分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形雷,最常见的是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打击到物体上的雷电;感应雷即通过雷击目标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球形雷则像火球一样,会飘进室内。大厦一般要安装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主要预防直击雷和感应雷,所采用的材料一定要精密。预防球形雷主要方法是关闭门窗,防备球形雷飘进室内;如果球形雷意外飘进室内,千万不要跑动,因为球形雷一般跟随气流飘动。如果在野外遇到球形雷,也不要跑动,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向外扔去,将球形雷引开,以免误伤人群。据专家介绍,家用电器都是低压产品,一般都安装了不同类型的避雷针,采取了相应的防雷措施。在野外,千万不要高举雨伞等。人乘坐在车内一般不会遭遇雷电袭击,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的金属体,具有很好的防雷电功能,一些油车后面拖着一条铁链,也是一种防雷设备。专家提醒,驾车遭遇打雷时务必不要将头手伸向车外。

雷电造成的危害见下图.

直击雷是如何造成建筑物损坏呢?

一个合格的建筑物应具有如下的防雷设施。即在建筑物要有防直击雷措施,也就是建筑物天面必须要有避雷针、网、带的保护;对高层建筑来说,建筑物除了要有防直击雷措施外,还要有侧击雷防护措施,这些防雷措施应符合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或其他规范的有关要求,同时该建筑物还应经当地防雷减灾部门的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发《广东省防雷设施合格证》。没有取得防雷设施合格证的建筑物依据《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第九条不得投入使用,如果投入使用出现雷击事故,责任由开发商或业主负责。要了解本建筑物是否具有《合格证》可通过网上查询的方式进行,网址:http://www.daodoc.com。另外,建筑物投入使用满一年的,还要经过当地防雷减灾部门的安全检测,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物防雷设施的安全。

雷电电磁脉冲又是如何造成电器设备损坏呢?

一是直接遭受直接雷击而损坏。如果电器设备放在室外,如安装在建筑物天面的太阳能热水器、空调主机、电动风机等等,这些电器设备一旦受到雷击,就会损坏这些电器设备,同时雷电流还会沿着与太阳能热水器、空调主机相连接的铜管串入室内,如果此时是有人在使用热水器或空调,会导致人员伤亡或室内机烧毁的发生;如果电器设备放在室内,雷击导致电器设备损坏的情况比较少见,因为它们有建筑物的保护,受到直击雷的雷击概率很小。

二是雷电电磁脉冲沿着与电器设备相连的电源线、信号线侵入电器而造成电器设备损坏,这种电磁脉冲的危害称为传导性危害。如雷电电磁脉冲通过电话线传入电话机、传真机或与电话线连网的电脑网络系统,通过电视天线传入电视机,通过电源线传入建筑物室内的每一个电器设备,90%以上的电器设备受雷击损坏多数是通过这一途径造成的,所以应重点防范。

三是电器设备的接地线(该接地线多数是电源线的地线)在雷击时,产生瞬间的高电位,产生反击或因接地线设计不合理,分布电感过大,泄流不畅而引起家用电器损坏。

四是电器设备的安装方法,包括线路的布局、摆放的位置不规范,受雷电在空间分布磁场的影响而损坏,这种磁场脉冲的危害称为辐射性危害。例如当这个磁场强度达到0.07高斯时,会使电子计算机出错;当这个磁场强度达到2.4高斯时,电子计算机的MOS器件会完全损坏。

9、雷电怎可不防!

自今年2月打响了第一个雷声以来,揭阳市就处在阴霾、雷雨笼罩之中。特别是近期,雷暴频繁光临着我市各区,长长的闪电从天而泄,仿佛下一秒就会身边闪过,让我们极度恐慌。

怎样才能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呢?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雷电发生的机理、危害途径和形式的认识,打破了过去一直以来认为雷电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观念。根据揭阳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专家介绍,雷电可防,关键是提高自我防护雷电意识,做足防护措施。防雷设施是建筑物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应具备直击雷防护措施,还应具备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起到保护建筑物和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建筑物一套完善的防雷设施是什么样子的。建筑物防雷设施应包括对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三大部分。相对于一座建筑物来说,直击雷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部分;侧击雷是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以下、地面以上的部分;直击雷、侧击雷防护设施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感应雷则是指当雷云发生自闪、云际闪、云地闪时,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和在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感应雷的防护措施是对这种雷电电磁脉冲起限制作用,从而保护建筑物内各类电器设施的安全。具体来说,防雷设施包括:接地体、引下线、避雷网格、避雷带、避雷针、均压环、等电位、避雷器等8个技术环节。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做了明确的规定。显然,建筑物防雷设施的建设是整个社会防雷减灾的基础性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为确保防雷设施的建设质量,必须做到防雷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防雷施工与建筑施工同步进行;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防雷设施的设计,应充分调查建筑物所在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等基础资料,施工部门必须严格按图施工。

中小学防雷工作的重要性

银行系统电子设备防雷的重要性

铁路信号设备防雷的重要性1

防雷工作制度

防雷学习体会

防雷心得体会

防雷制度

防雷年会

防雷知识

防雷管理制度

《防雷重要性.doc》
防雷重要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