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敬业与职业尊严

2020-03-02 01:38: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忠诚、敬业与职业尊严

“忠,敬也,从心”;“诚,信也,从言”。这是《说文解字》对忠与诚的解释。用现在的话说,忠,就是崇敬和恪守;诚,就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忠诚,就是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忠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规范和根本道德要求。在社会组织中,忠诚体现为个体对组织义务的崇敬和恪守、对组织目标的坚定信仰。忠诚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品质、一种追求,它可以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内在动力,规范行为方式,保持正确方向。一个人,只有具备忠诚的品质,才能敬业奉献、自强不息;一个民族,只有具备忠诚的品质,才能生生不息、兴旺发达;一个政党,只有具备忠诚的品质,才能蓬勃发展、战无不胜。现就党员干部必须忠诚于人民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忠诚于党的主要依据

(一)忠诚于党是强民富国的必然要求。忠诚于党,才能视党的事业高于一切,为党的事业舍得一切;忠诚于党,才能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为人民利益无私奉献;忠诚于党,才能自觉履行自身肩负的职责,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任务。在“四个忠诚”中,忠诚于党是灵魂、是统帅,是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恪守的最根本政治准则,所以说忠诚于党是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是由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优秀分子组成的、代表人民的党,她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早在一百六十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

就郑重宣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强调: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同志讲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信念。这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可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五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思想,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忠诚于党,必然要落实到忠诚于人民上来。

(二)忠诚于党是强民富国的现实需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同志说到了,并且与一代共产党人也做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最终为劳苦大众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政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续坚持群众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夺取了

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科学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过30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经济保持年均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党和国家的事业,实际上就是人民的事业。忠诚于事业,就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人民,就能更好地忠诚于事业。

(三)忠诚于党是忠诚于自己的外在表现。“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价值观”是忠诚的标准。忠诚于自己,并不是以个人利益为标准,自私自利。只图一己私利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大多数人需要的人的。忠诚于自己,就是让自己实现人生价值,让自己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和大多数人所需要的人。忠诚于自己,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负责。让自己得到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就是对自己负责。一个人在忠诚于他人时,首先就已经忠诚于自己了,已经对自己负起了责任。凡是为社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都是忠诚于自己的人。即使是那些为了建立国家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也是因为忠诚于自己而做出了牺牲的选择。难怪《忠诚胜于能力》的作者邱庆剑在回复读者的信中强调指出:“你该忠诚于谁?该

忠诚于自己!你在忠诚于谁?在忠诚于自己!你在为谁忠诚?在为自己忠诚!”忠诚于自己,是自己的内心信念和价值准则,忠诚于人民是这一内心信念和价值准则的进一步强化和外在体现。

二、忠诚于党的对于职业尊严的基本要求

党员干部要忠诚于党,必须做到: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学而优则仕”、“升官发财”等观念根深蒂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必须要尽快打破这些旧思想、旧观念。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来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始终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用来为小集团和个人谋私利。当年,有个美国记者问毛泽东,“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泽东回答:“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邓小平同志也曾精辟地强调:“领导就是服务。”这形象地表明权力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掌权只是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用权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自己只是人民的公仆的观念,自觉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

民同志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颂扬与怀念,就是因为他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二)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我们党员干部本身就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来自于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毛泽东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是种子,人民好比是土地。”种子只有同土地结合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离开人民群众这些衣食父母的养育,共产党人一刻也不能生存。我们党的奋斗历程表明,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深厚力量源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根本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新形势下,做到情为民所系,要求党员干部要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思想感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03年春季,“非典”病毒肆虐,胡锦涛同志感到“非常揪心”,在出国访问前夕仍不忘“像朋友一样”给北京的七位小学生记者写信,表示对疫情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而“不安”,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体现了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谋人民之所求、解人民之所忧的光辉形象。当前,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力戒官僚主义,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做到“五体投地”:实地体验群众的生活,实地体会群众的甘苦,实地体察群众的忧乐,实地体谅群众的困难,实

地体味群众的情感,真正当好人民的公仆,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三)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始终做到利为民所谋。不同的政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利益观,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利为民谋,牢固确立正确的利益观,就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形势下,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快发展经济,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求党员干部要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决反对追求个人享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千方百计地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总之,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永远忠诚于党,敬业奉献,严守职业尊严,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忠诚与敬业演讲稿

忠诚敬业

忠诚敬业

忠诚与敬业演讲稿(版)

敬业 忠诚 热忱

浅谈忠诚敬业

忠诚敬业责任

让忠诚与敬业携手同行

浅谈“职业尊严”

职业尊严有感

《忠诚、敬业与职业尊严.doc》
忠诚、敬业与职业尊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