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安全评价

2020-03-03 10:22: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四章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

安全评价是指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根据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 [2 002]45号文《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一、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安全预评价实际上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安全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它是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评价采取措施后的系统是否能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管理才能达到安全指标要求的结论。

二、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它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从而作出评价结论并提出补救或补偿措施,以促进项目实现系统安全。

安全验收评价是为安全验收进行的技术准备,最终形成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将作为建设单位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建设项目安全验收审批的依据。另外,通过安全验收还可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确认《安全生产法》的落实。

三、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迸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这种对在用生产装置、设备、设施、储存、运输及安全管理状况进行的全面综合的安全评价,是根据政府有关法规的规定或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要求进行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危险识别、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迸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的影响范围,分析事故的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概率;对发现的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整改的优先度进行排序;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

评价形成的现状综合评价报告的内容应纳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整改和安全管理计划,并按计划加以实施和检查。

四、专项安全评价

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如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如果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或储存、销售剧毒化学品的企业,评价所形成的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则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其获得或保持生产经营营业执照所要求的文件之一。

第二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

一、安全评价的程序曲

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具体程序如图4-1所示。

(一)准备阶段

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 料。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根据被评价的工程、系统的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三)定性、定量评价

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四)安全对策措施

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

(五)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

简要地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工程、系统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明确生产经营者应重视的重要安全措施。

(六)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

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

二、安全评价的内容

安全评价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有害因素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以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的来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接受。

第三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和 \"职业健康\"的方法进行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

(2)防护缺陷

(3)电危害

(4)噪声

(5)振动危害

(6)电磁辐射

(7)运动物危害

(8)明火

(9)高温物质

(10)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

(3)监护失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6.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

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

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

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

指在高处作业申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

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爆破

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

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此种分类方法所列的危险、有害因素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调查、分析、统计)和职工安全教育的口径基本一致,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和企业广大职工、安全管理人员所熟悉,易于接受和理解,便于实际应用。但缺少全国统一规定,尚待在应用中进一步提高其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卫生部、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7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选用哪种辨识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定。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一)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直观经验分析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开发系统。

1·对照、经验法

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2·类比方法

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长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尽管现代企业千差万别,但如果能够通过事先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就能够对所存在的危险、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改设计,增加安全设施等),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一)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

(二)总平面布置

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三)道路及运输

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四)建(构)筑物

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五)工艺过程

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1)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进行考查,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

(2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进行考查。

(3)在无法消除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

(4)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

(5)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对是否能通过联锁装置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

(6)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等进行考查。

2·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

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可利用各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例如,原劳动部曾会同有关部委制定了冶金、电子、化学、机械、石油化工、轻工、塑料、纺织、建筑、水泥、制浆造纸、平板玻璃、电力、石棉、核电站等一系列安全规程、规定,评价人员应根据这些规程、规定、要求对被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

3·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典型的单元过程是各行业中具有典型特点的基本过程或基本单元。这些单元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已经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通过查阅均能得到。这类方法可以使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比较系统,避免遗漏。

(六)生产设备、装置

对于工艺设备可从高温、低温、高压、腐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识别。

对机械设备可从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进行识别。

对电气设备可从触电、断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

另外,还应注意识别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如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等的危险、有害因素。

(七)作业环境

注意识别存在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粉尘及其他有害因素的作业部 位。

(八)安全管理措施

可以从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

第四节

安全评价方法

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按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法、按针对的系统性质分类法、按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分类法等。

(一)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评价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一金尼法或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在大量分析实验结果和事故统计资料基础上获得的指标或规律

(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评价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1)概率风险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2)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坏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液体泄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气体绝热扩散模型、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模型、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毒物泄漏扩散模型和锅炉爆炸伤害TNT当量法都属于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3)危险指数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是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有: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二)其他安全评价分类法

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归纳推理评价法是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即从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开始,逐渐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最终分析到可能的事故。演绎推理评价法是从结果推论原因的评价方法,即从事故开始,推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再分析与直接因素相关的间接因素,最终分析和查找出致使事故发生的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

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是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由事故推论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或由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推论事故的评价法。该类方法适用于识别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分析事故,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是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给出系统危险性的安全评价方法,该类方法适应于系统的危险性分级。该类方法可以是定性安全评价法,也可以是定量安全评价法。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可以直接给出定量的事故后果,给出的事故后果可以是系统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事故的损失或定量的系统危险性等。

此外,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设备(设施或工艺)故障率评价法、人员失误率评价法、物质系数评价法、系统危险性评价法等\"

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一)安全检查表方法(Safety ChecKIist AnaIysis, SCA)

为了查找工程、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工件、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日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的方法称为安全检查表方法。

(二)危险指数方法(Risk Rank,RR)

危险指数方法是通过评价人员对儿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是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和事故严重度为基础,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安全评价方法。

危险指数评价可以运用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行等),可以在详细的设计方案完成之前运用,也可以在现有装置危险分析计划制定之前运用。它也可用于在役装置,作为确定工艺操作危险性的依据。

目前已有许多种危险指数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危险度评价法,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的蒙德法,化工厂危险等级指数法等等,

(三)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relj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在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的步骤如下:

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2,根据以往的经验及同类行业生产中的事故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民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

3.

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4·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5·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6·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四)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What…If,WI)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它一般要求评价人员用 \"What…If”作为开头对有关问题进行考虑,任何与工艺安全有关或与之不大相关的问题都可提出并加以讨论。通常,将所有的问题都记录下来,然后分门别类进行讨论。所提出的问题要考虑到任何与装置有关的不正常的生产条件,而不仅仅是设备故障或工艺参数变化。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比较简单,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形式表示,主要内容有: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

(五)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HAZOP)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它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其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所基于的原理是,背景各异的专家们若在一起工作,就能够在创造性、系统性和风格上互相影响和启发,能够发现和鉴别更多的问题,这样做要比他们独立工作并分别提供结果更为有效。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可按分析的准备、完成分析和编制分析结果报告3个步骤来完成。其本质就是通过系列会议对工艺流程图和操作规程进行分析,由各种专业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偏离设计的工艺条件进行过程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鉴于此,虽然某一个人也可能单独使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但这绝不能称为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所以,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与其他安全评价方法的明显不同之处是,其他方法可由某人单独使用,而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则必须由一个多方面的、专业的、熟练的人员组成的小组来完成。

(六)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ailureModeEffects、Analysis,FMEA)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方法。根据系统可以划分为子系统、设备和元件的特点,按实际需要将系统进行分割,然后分析各自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的影响。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步骤为::明确系统本身的情况,确定分析程度和水平,绘制系统图和可靠性框图,列出所有的故障类型并选出对系统有影响的故障类型,理出造成故障的原因。在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中不直接确定人的影响因素,但像人失误、误操作等影响通常作为一个设备故障模式表示出来。

FMEA的分析步骤如下:

1·确定分析对象系统

根据分析详细程度的需要,查明组成系统的元素(子系统或单元)及其功能。

2·分析元素故障类型和产生原因

由熟悉情况、有丰富经验的人员依据经验和有关的故障资料分析、讨论可能产生的故 障类型和原因。

3·研究故障类型的影响

研究、分析元素故障对相邻元素、邻近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影响。

4·填写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表格

将分析的结果填人预先准备好的表格,可以简洁明了地显示全部分析内容。

(七)故障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FTA)

故障树(FaultTree),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系统安全工程中 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 能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 性、准确性和预测性。

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如下:

1·熟悉系统

要详细了解系统状态及各种参数,绘出工艺流程图或布置图。

2·调查事故

收集事故案例,进行事故统计,设想给定系统可能要发生的事故。

3·确定顶上事件

要分析的对象事件即为顶上事件。对所调查的事故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后果严重且较易发生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

4·确定目标值

根据经验和事故案例,经统计分析后,求解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作为要控制的事故目标值。

5·调查原因事件

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

6·画出故障树

从顶上事件起,一级一级找出直接原因事件,到所要分析的深度,按其逻辑关系,画出故障树。

7·定性分析

按故障树结构进行简化,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8·事故发生概率

确定所有事件发生概率,标在故障树上,进而求出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

9·比较

比较分可维修系统和不可维修系统进行讨论,前者要进行对比,后者求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即可。

10·分析

故障树分析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提示事故的潜在原因,因此在工程或设备的设计阶段、在事故查询或编制新的操作方法时,都可以便用故障树分析对它们的安全性做出评价。

(八)事件树分析(EventTreeAnalysis,ETA)

事件树分析是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称为初始事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事件树分析中,事故是典型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称为初始事件)引发的结果。与故障树分析不同,事件树分析是使用归纳法(不是演绎法),可提供记录事故后果的系统性的方法,并能确定导致事件后果与初始事件的关系。

事件树分析步骤如下:

1·确定初始事件

初始事件可以是系统或设备的故障、人员的失误或工艺参数偏移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初始事件一般依靠分析人员的经验和有关运行、故障、事故统计资料来确定。

2·判定安全功能

系统中包含许多能消除、预防、减弱初始事件影响的安全功能(安全装置、操作人员的操作等)。常见的安全功能有自动控制装置、报警系统、安全装置、屏蔽装置和操作人员采取措施等。

3·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

从初始事件开始,自左至右发展事件树。首先把事件一旦发生时起作用的安全功能状态画在上面的分支,不能发挥安全功能的状态画在下面的分支。然后依次考虑每种安全功能分支的两种状态,层层分解直至系统发生事故或故障为止。

简化事件树是在发展事件树的过程申,将与初始事件、事故无关的安全功能和安全功能不协调、矛盾的情况省略、删除,达到简化分析的目的。

4·分析事件树

事件树各分支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后其可能的发展途径,其中导致系统事故的途径即为事故连锁。

事件树分析适合用来分析那些产生不同后果的初始事件。它强调的是事件可能发生的初始原因以及初始事件对事件后果的影响,事件树的每一个分支都表示一个独立的事件序列,对一个初始事件而言,每一独立事件序列都清楚地界定了安全功能之间的功能关系。

(九)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JobRiskAnalysis,JRA)

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ethJ·Graham)和G·F·金尼(GilbertF。Ki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申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3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 \"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在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十)定量风险评价方法(QuantityRiskAnalysis,QRA)

在识别危险分析方面,定性和半定量的评估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这些方法仅是定性分析,不能提供足够的定量分析,特别是不能对复杂的并存在危险的工艺流程等提供决策的依据和足够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能够提供完全的定量的计算和评价。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的后果的乘积。定量风险评价对这两方面均进行评价,可以将风险的大小完全量化,并提供足够的信息,为业主、投资者、政府管理者提供定量化的决策依据。

对于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国内外有很多研究成果。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早在 20世纪80年代初便完成了以Burro,Coyote,ThorneyIsland为代表的一系列大规模现场泄漏扩散实验。在90年代,又针对毒性物质的泄漏扩散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数以百计的事故后果模型。如著名的DEGADIS、ALOHA、SLAB、TRACE、ARCHIE等,基于事故模型的实际应用也取得了发展,如DNV公司的SAFETYII软件是一种多功能的定量风险分析和危险评价软件包,包含多种事故模型,可用于工厂的选址、区域和土地使用决策、运输方案选择、优化设计、提供可接受的安全标准。ShellGlobal Solution公司提供的ShellFRED。ShellSCOPEHE和 ShellShepherd三个序列的模拟软件涉及泄漏、火灾、爆炸和扩散等方面的风险评价。这些软件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数学模型,有着很强的可信度。评价的结果用数字或图形的方式显示事故影响区域,以及个人和社会承担的风险·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分级,有助于制定降低风险的措施。

第五节

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评价报告的载体一般采用文本形式,为适应信息处理、交流和资料存档的需要,报告可采周多媒体电子载体。电子版本中能容纳大量评价现场的照片、录音、录像及文件扫描,可增强安全评价工作的可追溯性。

目前,国内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将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4类,但实际上可看成3类,即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可看成安全现状评价的一种,属于政府在特定的时期内进行专项整治时开展的评价。本节将简单介绍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要求、内容及格式\"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预评价的任务: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二)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

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概述

(1)安全预评价依据。有关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关文件;安全预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2)建设单位简介。

(3)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主要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

2·生产工艺简介

3·安全预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

(1)安全预评价方法简介。

(2)评价单元确定。

4·定性、定量评价

(1)定性、定量评价。

(2)评价结果分析。

5·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2)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6·安全预评价结论

(三)安全预评价报告格式

1.封面。

2.安全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3.著录项。

4.目录。

5.编制说明。

6.前言

7.正文。

8.附件。

9.附录。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一)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要求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作用:一是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以达到安全要求;二是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验收的依据。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1·概述

(1)安全验收评价依据。

(2)建设单位简介。

(3)建设项目概况。

(4)生产工艺。

(5)主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

(6)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相关作业场所分析。

(2)列出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指出存在的部位。

3·总体布局及常规防护设施措施评价

(1)总平面布局。

(2)厂区道路安全。

(3)常规防护设施和措施。

(4)评价结果。

4·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1)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符合性检查,

(2)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的布防安装检查。

(3)防爆电气设备安装认可。

(4)消防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取得消防安全认可)。

(5)评价结果

5·有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评价

(1) 防急性中毒、窒息措施。

(2) 防止粉尘爆炸措施,

(3)

(3)高、低温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4) 其他有害因素控制安全措施。

(5) 评价结果。

6.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记录评价

(1)压力容器与锅炉(包括压力管道)。

(2)起重机械与电梯。

(3)厂内机动车辆。 (4)其他危险性较大设备。 (5)评价结果。

7·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

(1)安全阀。 (2)压力表。 (3)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及变送器。 (4)其他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 (5)检查结果。

8·电气安全评价

(1) 变电所\" (2)配电室。

(3)防雷、防静电系统。

(4)其他电气安全检查。

(5)评价结果。

9·机械伤害防护设施评价,

夹击伤害。

(2)碰撞伤害。

(3)剪切伤害。

(4)卷人与绞碾伤害。

(5)割刺伤害。

(6)其他机械伤害。

(7)评价结果。

10·工艺设施安全连锁有效性评价

(l)工艺设施安全连锁设计。

(2)工艺设施安全连锁相关硬件设施。·

(3)开车前工艺设施安全连锁有效性验证记录。

(4)评价结果。

11·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5)日常安全管理。

(6)评价结果。

12·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在对现场评价结果分析归纳和整合基础上,作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1)建设项目安全状况综合评述。

(2)归纳、整合各部分评价结果提出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3)建设项目安全验收总体评价结论。

13·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附件

(1)数据表格、平面图、流程图、控制图等安全评价过程中制作的图表文件。

(2)建设项目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汇总表及反馈结果。

(3)评价过程中专家意见及建设单位证明材料。

14·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附录

(1)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批复文件(影印件)。

(2)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目录。

(2) 与建-没项目相关的数据资料目录,

(三)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格式 1·封面。 2·评价机构安全验收评价资格证书(影印件)。 3·著录项。 4·目录 5·编制说明

6、前言7·正文, 8·附件。 9·附录。

三、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一)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要求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要求比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更详尽、更具体,特别是对危险分析要求较高,因此整个评价报告的编制,要由懂工艺和操作的专家参与完成。

(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一般具有如下内容:

1、前言

包括项目单位简介、评价项目的委托方及评价要求和评价目的。

2·评价项目概况

应包括评价项目概况、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工艺过程、生产运行现状、项目委托约定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包括法规、标准、规范及项目的有关文件)。

3,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说明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生产特点选用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4·危险性预先分析

应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控制方式、操作条件、物料种类与理化特性、工艺布置、总图位置、公用工程的内容,并运用选定的分析方法,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逐一分析。

5·危险度与危险指数分析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结果和确定的评价单元、评价要素,参照有关资料和数据,用选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6·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

结合现场调查结果以及同行或同类生产的事故案例分析,统计其发生的原因和概率,运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重大事故模拟。

7·对策措施与建议

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并按照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行解决方案的排序。

8.评价结论明确指出项目安全状态水平,并简要说明 (三)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格式 1·封面。 2·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影印件。 3·著录项。 4·目录。 5,编制说明。 6.前言

7·正文。 8·附件及附录。

第4章答案

单元测试第4章

第4章 外汇市场

仲裁法 第4章

思考题第4章

信息安全技术 第4章小结

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分析

绪论第4章教学辅导

第4章外商投资企业法

第4章:银行理财产品

《第4章 安全评价.doc》
第4章 安全评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