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2020-03-03 04:48: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班玛县小学汉语文双语教学现状调查

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一直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对于我省广大藏区而言,这个问题则显得重要而敏感。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藏区汉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本人借假期进行教育实习的机会对班玛县慈善学校及知钦乡小学的100名小学生作了抽样调查。以期分析得出结论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广大藏区的汉语文教学发展。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为随机抽样调查(样本总体为当地小学生,样本容量为100,慈善小学50、知钦乡小学50);调查方式为编制调查问卷笔试作答、个体访谈、群体观察等方法。

二.情况分析结论 1.接触并学习汉语

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藏区孩子在接触并使用汉语上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居住在城镇,自然环境条件好的地方的孩子,他们接触汉语的年龄往往要提前,他们从小就不自觉的开始受到汉语的介入和影响,这样就会促进他们在认知汉语上的前期发展。而那些偏离城镇很远,条件艰苦的乡镇则几乎是汉语的盲区,据对部分的学生调查显示:有95%的学生称上小学一年级前都没听过汉语,当然也不会说汉语。这样的现状就决定了他们在认知上的缺陷,他们从小就缺乏一种汉语交际的社会环境,在意识中就没有感知过汉语作为一种社会交际语言的存在。

2.学校的教与学

据了解,藏区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以汉语为主,藏语为辅的双语模式进行。在汉语的教学过程中他们也是从基本的音、字入手,再逐渐道词,句的学习。藏汉双语教学模式是适应广大藏区汉语教学实际的一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学生在汉语掌握上的不足,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时有利的。但是从对于当地小学的调查情况看,部分教师在汉语课上穿插藏语的现象明显过于频繁,而且许多基本的上课用语如“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再见”、“请举手!”,“请坐”也一直用藏语。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弊端: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内心的标准,究竟他们上汉语课是在干什么?其实给他们开设汉语课的目的在于运用教于学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并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汉语教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通过对汉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一般认知方法的感悟和培养来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目前掌握的具体情况看,藏区汉语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目标价值导向的不明确导致的教学上存在的一些误区。

当然学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对知钦乡小学三年级某班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班29名同学中超过60%的同学现在只能用汉语简单地写一段话,无法完成一篇合格的作文。二年级的学生则很少有人能用汉语顺利的于我们交流。大多数同学只能听到常用的几句话后对我们作出积极地反映。这些都集中表明了他们在学习汉语时出现了方法上的偏差。汉语作为一种供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它的工具性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学习中就应该养成一些有助于掌握汉语的好习惯,特别是要注重积累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但这些方面目前被重视和采用的很少。

3.主观学习动机偏差

母语是汉语的学生学习并掌握汉语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只要身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就会不经意地掌握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而母语是藏语的孩子学习汉语则是一个复杂而又艰难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主观学习动机。据我对学生的个体访谈得知,许多学生在学习上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而被动地接受,他们的学习已经丢失了最基本目标导向,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价值导向。

从另外一些调查对象的问卷中还发现这样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发育障碍。仔细分析研究后,发现这与学生学习成就动机上遇到的挫败感有关。70%的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的自我成就动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系统的不断建构而加强的,但还是有30%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学习成就动机的下滑,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原因:

(1)没有受到良好的学前家庭教育 (2)家庭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3)学校教育的偏弃

(4)自身性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5)群体人格受到的打击 4.学习成效分化

本次调查的对象大多数集中于小学的高年级,通过分析得出:藏区学生在学习汉语的两大系统及掌握运用上也出现十分明显的偏差:同一个个体上口语表达的掌握熟练程度明显好于书面语的表达,高年级的情况明显好于低年级,但仍然呈现出类似的非正态分布情况。

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据分析学生的问卷及部分课堂观摩,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的课堂训练失衡,识字教学质量偏低 (2)部分学校的教师自身对语文课的教学原理掌握不足 (3)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训练严重不足 (4)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学生接触到的外界信息太少,知识面过窄。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也绝非单一地,而是一系列教与学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必须从教学和课程改革上做工作。

5.教材,教参及配套书籍与学情不相适应

藏区中小学除藏文相关教材使用五省区协作统编教材之外,其余各科均采用人教版教材,与课本配套的书籍也一律采用人教版的。但调查发现,现行的人教版各科教材对于藏区小学生并不适用,尤其是小学生。有超过75%的学生称他们不喜欢语文课本,原因是语文课本上讲的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知识阅历都很遥远,他们无法理解。而与教材配套的各类教参,练习册更是离奇,学生的反应普遍不好,他们无法适应这些教材编写内容和其中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也有不少当地教师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这里的孩子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外面的大千世界对于他们显得是那么的陌生,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都很窄。而现在语文教材越来越强调广阔的社会画面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语文课本的内容太丰富了,可就是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这是广大藏区师生共同的呼声。当然,为藏区编写适合当地语文教学实际的教材尚无实现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应该加快这方面的努力,为那里的孩子们编写适合他们学习实际的教材。

6.汉语教学与社会环境

近年来广大藏区汉语语言环境在不断优化,汉语正成为人们社会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语言。但是藏语作为藏族本民族的母语,学生对于藏语的热爱和青睐那是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动摇的。他们热爱母语并喜欢学习母语,拥护藏语在他们生活中的神圣地位。

由于受长期的历史,政治,经济等原因,特别是广大藏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这就决定了要在这里进行汉语教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为了大力发展广大藏区的社会经济,不断提高藏族同胞的生活水平,提高当地的汉语教学水平也是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当地的汉语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从根本上解决其他连带问题。

通过本次对藏区小学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的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上结论,我们认为在全国语文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的浪潮下,藏区的汉语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为了促进广大藏区汉语教学的良性发展,为了基层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一定会努力解决出现的问题,克服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勇于改革创新,加快当地义务教育的发展,为本次教育实习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调查

调查

渔业资源调查

调查内容

园艺调查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调查函

水资源调查

工作态度调查

《调查.doc》
调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