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

2020-03-02 00:30: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政治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唯物论

①世界的客观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的存在方式。

②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2、辩证法

①联系的普遍性。

②运动与发展。

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把握重点和主流

⑥内因和外因

⑦量变和质变

⑧事物发展的趋势

3、认识论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透过现象看本质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历史观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④人生价值

⑤理想与现实

⑥实践

【政治常识】毛邓三

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

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③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思想理论条件。

⑤伟大的中国革命斗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依据。

2、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大革命时期萌芽(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地革命前中期初步形成(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

3、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1945年5月14日,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的新阶段。

2、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它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式建立。

3、十三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形成。十四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

已初步形成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在党章中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一根本要求。 注意:毛邓三部分知识点大多结合时政、历史等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所以考生在复习此版块时,需结合时政分析判断,同时划分各个时期的知识内容。

【政治常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知识点解析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注意:此知识点结合时政,要求考生关心时事、了解国情。

解题范例

【政治常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

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政权机关;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是民族自治区与区域自治的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实施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 ②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其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属于自治机关,也不享有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权。但民族乡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结合本民族的具体情况和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等事业。

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优秀)

公务员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主观题(汇总)

政治常识人民政协概况

政治常识练习题答案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doc》
政治常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