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

2020-03-01 17:21: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0年毛邓三期末资料

P163毛泽东全面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一、指出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我国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P16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P169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P182 1992年,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P18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

一、从资源配置层面来看,以市场作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二、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是独立的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三、从经济活动来看,市场经济规律起支配作用。

四、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

五、从经济运行来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区别: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大。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P187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依据: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

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所有制经济。

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P195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类型。

一、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包括: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

二、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即资本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包括:利润、利息、租金和分

红。

三、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 1 -

Becky于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

P197差距扩大的客观必然性:(OR收入差距大的原因)

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三、发展社会社会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P203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P205自主创新的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P212统筹区域发展

以毛泽东为核心,提出了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的十大关系问题,包括:东西部发展的重大问题。

以邓小平为核心,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包括东西部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

以江泽民为核心,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P220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的根本保证。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

出发点和归宿。

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P225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P229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P236依法治国的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P239加强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

1、完善法律体系。

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2、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3、推进依法行政

6、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P25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P25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三、坚持贴近实际困难、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P25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P26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P27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依据:

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

求。

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P28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P28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P28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

P299“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四目”为:(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P302“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包括: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

P311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式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

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一事实,有力地遏制和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

P312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

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P325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P327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P330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P33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P336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P341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P346阶级结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P348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P352打得赢、不变质,这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P36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P370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doc》
毛邓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