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网中心汛期气象服务情况汇报

2020-03-03 12:36: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汛期气象服务情况总结

省农网中心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在省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在业务处室的具体指导下,省农网中心在2014年汛期农业气象服务、综合信息服务等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稳步推进

1、开展日常业务服务。围绕粮食增产气象保障服务,发布常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203期。其中农用天气预报43期、干旱监测预报27期、农业气象灾害分析评估9期,农业气象保险服务10期、旬(月)报等情报产品41期、作物病虫害、产量及发育期等预报产品20期,土壤水分监测公报53期。此外,关键农事季节接受中国气象频道采访7次。

2、强化决策气象服务。一是7月份淮北干旱期间,每日开展土壤水分监测分析,下发至各市县气象局及省局直属单位。二是针对冬季雨雪天气、春季南方持续阴雨、麦收期强降水与大风天气、沿淮淮北夏旱及全省范围的秋季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先后5次开展灾情与苗情实地调查,并基于调查资料分析灾害性天气过程对作物的可能影响,编制发布9期农业气象灾害分析评估报告。三是3次组织相关市县气象 1

局,邀请农业部门相关专家,通过现场会商会分析灾害性天气过程对农业的影响,科学研判粮食生产形势。四是根据省农委电话会商要求,提供农业气象专题分析材料10余期次。五是联合植保部门开展农业病虫害预测服务,通过气象预报节目,联合发布全省病虫害发生趋势6期次。

(二)直通式信息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1、组建团队和开发产品。成立了短彩信组、农业科技组、客服组、农气与市场预测组和行业服务组。开通了农网客服热线4000165500,开展了客服培训。规划了行业直通式服务,推出“三农直通”服务产品。主要包括六种特色服务产品:农业科技指导服务、农业气象指导服务、物联网示范点气象服务专报、市场行情分析服务专报、国元民房保险服务专报、专家在线视频节目。

2、开展直通式服务试点。贯彻落实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关于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的通知精神,提请省气象局与省农委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快为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直通式信息服务的通知》。召开了全省农网工作研讨会。实施了涉农影视素材和市场价格行情上报工作。全省16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和涉农影视素材实现按时上报。加强了直通式服务用户数据的汇集整理,现已收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户信息33042户。对亳州市、灵璧县、无为县、桐城市等的700多个粮油用户率先开展直通试点服务。共制作粮油类市场预测服务12期,发布

2

直通式服务短信近70000条。

3、拓展直通式服务手段。主要有五大服务方式: 农信通短彩信服务。依托安徽移动农信通平台,针对60万手机定制用户提供农业类短彩信信息服务。

农机通彩信服务。依托农机通服务平台,针对全省20000多农机手提供农机政策服务资讯类彩信服务。

直通式试点服务。依托直通式信息服务平台,针对收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粮油行业700多试点用户,提供直通式信息服务。

物联网示范点专报服务。依托安徽省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针对6家农业物联网示范点,提供每周一期的气象服务专报。

网站咨询服务。依托安徽农网,针对汛期基层用户的有问有答咨询,提供实时响应的农技解答服务,共解答提问300余条。

4、加强直通式服务宣传。利用网站、客服、微博、微信等加强对直通式服务的宣传。组织开展了“安徽农网江淮行”“火红三夏”、合肥农交会的网络宣传活动。共走访15个地市、25个县(区), 32个企业(合作社、18个大户和家庭农场、17个基层气象部门和16基层政府和信息站,开展21次专家实地指导服务,发布专题报道300多条。

(三)农村公众气象服务有声有色

1、跟踪发布汛期重要信息。为做好汛期信息服务,及

3

时发布预警、天气预报、各地汛期动态等相关内容。进入五月,公众服务科就关注搜集国家气象局、农业部、省防指、各地市、乡镇各级的汛期气象服务信息,及时上传到农网。

2、推出新版“汛期气象服务”专题。6月底,重新设计制作“汛期气象服务”专题。新的汛期气象服务专题在页面设计、栏目设计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开设气象服务、灾害预警、雨量图、重点关注、各地动态、基层一线、预防溺水等栏目,共上传信息近400条。

3、注重汛期科普宣传。在做好信息服务工作的同时,突出汛期气象科普知识的传播,特别开设“汛期安全科普宝典”,上传《暴雨天出行应急手册》、《强对流天气预防指南》等科普材料。

4、关注台风气象服务。今年汛期,“麦德姆”“威马逊” “浣熊”等几个强台**及到安徽,省农网中心做好强台风服务的专题信息上传。时时关注台风路径,上传台风信息。

5、适时推出“秋季低温连阴雨天气、保障粮油作物生产”服务专题。现已发布灾情信息、专家解读、气象服务、农技指导等信息300多条。

(四)创新汛期气象服务手段

为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实需要,省农网中心成立了移动互联网部,充分利用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手段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农网官方微博发展粉丝5万人,微信关注2000多人,上半年,发布微博1792条,微信

4

300多条。中国气象科普网微博粉丝2万多人,尤其是新浪微博《什么是汛期》阅读量达到25.5万,《今年华北“七下八上”降雨为何偏少?》等信息受到网友欢迎。

二、服务成效

1、直通式服务效益初步显现。5月份,歙县三潭枇杷滞销,安徽农网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传播供求信息引起国内主要媒体和网民广泛关注,短短几天积压的数千吨枇杷销售一空,受到果农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近期,我们又及时发布肥东西瓜、砀山蜜桃滞销信息,网民反响热烈。

2、夏收夏种服务效果明显。一是及时推出三夏服务专题,专题内容涵盖政府举措、三夏快讯、气象服务、农机动态、农资供求、农气旬报、跨区作业、视频在线等栏目。二是组织三夏服务专家在线。5月25日下午,安徽农网邀请省农机局管理处处长胡道林、中石化安徽分公司零售中心经理杨小军、中石油安徽销售分公司加油站管理处副处长赵欣做客农网“专家在线”栏目,向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手及社会公众解读农机作业柴油供应、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服务的相关政策,受到广大网友的好评。三是依托“农机通”服务平台,为全省20000多农机手提供农机政策、柴油供应、机收调度、农机维修等服务,得到省农机局的高度赞扬,也得到农机手的认可。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完善气象微信服务平台建设与爱农手机客户端

5

的开发工作。

2、努力做好秋收秋种的农业气象、农村综合信息的直通式服务工作。

3、组织农业气象科、公众服务科、专业服务科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农业生产、调研信息服务需求。

4、做好15个农业气象物联网示范点的建设和农业气象专题服务工作。

5、召开全省农业气象服务座谈会,研讨农业气象科研、业务服务以及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等工作。

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方案

汛期气象服务总结

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预案

汛期气象服务总结

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关于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某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沁源县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某县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总结

《省农网中心汛期气象服务情况汇报.doc》
省农网中心汛期气象服务情况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