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2020-03-03 17:15: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吉克木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宁蒗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建设,提出“旅文强县”战略,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每年安排三百万元资金由于扶持文化建设工作,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宁蒗是个民族文化大县,而要实现文化强县任重而道远。

一、宁蒗民族文化概括

宁蒗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内陆县,居住有彝、汉、摩梭人、普米、傈僳、纳西、藏、白、壮、傣、苗、回等12个民族,民俗民风纯朴、独特。宁蒗境内居住的12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都是宁蒗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宁蒗彝族的毕摩文化、摩梭的母系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傈僳族的多神崇拜文化,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各民族的节日、服饰、饮食、婚俗以及民族民间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保护开发价值。

宁蒗主体民族——彝族,占全县人口的60%以上。民主改革之前,彝族实行的是奴隶制。彝族信奉原始宗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

1

灵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等。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彝族年。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宁蒗彝语属北部方言的圣乍土语。彝族拥有自己的文字,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中唯一的表意文字。彝族文化艺术主要典籍有《玛牧特依》、《勒俄特依》、《阿嫫妮惹》、《阿惹妞》等。彝族创造出十月太阳历历史悠久,比现行的公历更具科学性。

摩梭人是宁蒗古老民族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迄今已有两千多年,从《后汉书》以后的历代汉文史籍中,均有关“摩梭”的记载。1959年之前,都以“摩梭族”相称。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将居住在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的摩梭人归为蒙古族。民主改革之前,摩梭实行一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制。摩梭人的婚姻有三种,即阿夏异居婚、阿夏同居婚和一夫一妻制。与此相应,摩梭家庭也有三种形式,即母系家庭、双系家庭和父系家庭。摩梭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摩梭人的主要节日有库史节(春节)、转山节等。摩梭信奉的宗教有两种,一种是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即达巴教;一种是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

普米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来自青藏高原。民主改革之前,普米族处于封建领主制社会形态。主要节日有吾昔节。信奉本民族的原始宗教,也有信奉喇嘛教。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傈僳族源于氐羌部落。解放前,西布河的傈僳族处于封建地主经济社会;翠玉、拉伯、宁利等地的傈僳族处在封建领主经济社会;金棉乡龙通的傈僳族尚处在原始共耕制阶段。主要节日有阔时节、秋收

2

节等。傈僳族多数信奉原始多神教,有的地方信基督教。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宁蒗历史悠久,境内有许多文物古迹。古遗址有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出土的文物,还有包括永宁境内的日月和、开基桥、白牛银厂址等元明清遗址,有永宁的扎美寺、者波喇嘛寺、蒗蕖喇嘛寺、五省庙等庙宇,壁画有永宁温泉乡贡布经堂壁画。

二、宁蒗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宁蒗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些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甚至消失,但是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节庆活动等领域中仍然有一部分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保护和开发民族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宁蒗县十分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并把它做为建设“民族特色县”、促进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并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和广大民族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实施“旅文强县”战略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在5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着力实施包括“文化倡导工程”、“文化设施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 ”、“文化申遗工程”在内的文化建设发展 “八大工程”。制定了《文化产业项目规划》、《特有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划》

3

等,并把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列入《十一五规划》,将民族民间文化整理、开发、保护、传承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做好民族文化普查,为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奠定基础。

2、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每年的元旦、春节、火把节以及周末都开展文化活动。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连续举办了大型小凉山(泸沽湖)火把节文艺活动、民族民间说唱比赛、女儿国女儿选拔赛、50周年县庆文艺活动。今年,宁蒗县成立了小凉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传播民族文化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3、认真开展民间文化普查。1998年,宁蒗开展民族民间美术及民间艺人调查;2004年、2005年、2006年、2009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审批省级保护区名录1个,审批市级保护区名录3个,审批市级保护传承人名录8名。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宁蒗县目前有省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2个,省级文化传承人3名,市级保护区3个,市级文化传承人9名,县级文化传承人15名。征集收购毕摩经书10余卷及毕摩法器数件。

4、出炉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改革开发以来,宁蒗已出版发行或收集整理成稿的民间文艺专集有《小凉山民间文学作品选》、《云南纳西族、普米族民间音乐》、《宁蒗县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摩梭民间文学集成》、《普米族民间歌谣集成》、《普米族民间故事集成》、《宁蒗县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桑玛娓娓》(彝文版)、、彝族毕摩经书彝汉对译本《颂毕祖经》、《毕补比茨》、《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泸

4

沽湖摩梭母系文化风情实录》、《易经与彝族毕摩文化比较研究》、普米《喀尔莎》、《摩梭文化简史》、《普米族简史》等。此此,还收集整理了彝族毕摩经书数百件,与楚雄合作编译《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全集》。

5、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虽然是以市场为基础作用的,但政府通过公共服务的完善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宁蒗县规划和建设了小凉山彝家山寨毕摩文化开发项目、小凉山红鹰民族文化开发民族生态文化园、小凉山女儿国民族根雕文化及民族书画展示中心、中国云南普米族韩规文化传承基地、宁蒗县县城民族文化展示中心等。宁蒗县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提供引导、支持和鼓励政策,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等方面实施系统性扶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6、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或在建西川、烂泥箐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三馆”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即将实现办公一体化。实施了新营盘东风村委会等3个村级文化体育广场和永宁温泉村委会文化惠民示范村的建设。新民族广场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34000套,解决近14万群众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完成50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完成配套图书10万余册书籍,音像期刊3万余种,切实为乡村群众看书和学习技术提供了有力条件。

5

三、摩梭文化保护和开发的举措

一、近年来对摩梭人文化的保护举措

由丽江市人民政府、丽江市泸沽湖省际旅游管理委员会、宁蒗县政府、丽江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会联合申报《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景观》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完成第一稿申报文本;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联合申报“摩梭人转山节”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08年申报成功,目前,“摩梭人转山节”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正在联合申报“摩梭人成年礼”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博物馆联合申报摩梭人居住区内的永宁扎美寺喇嘛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该喇嘛寺院云南省重点文物单位。

二、各级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保护成果

1922年到中国西南游历考察的美国植物学家洛克(Rock,J.F)用了10多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就著作《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其中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永宁盆地、金沙江盆地和蒗渠坝子的历史地理;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纳西语言与历史学之父”的“南中泰斗,滇史巨擘”的方国瑜先生,在1944年《民族学研究集》第四期发表的《麽些纳西民族考》;1983年、1987年和198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连续出版关于摩梭族群的《社会及家庭形态调查之一》、《社会及其母系制调查之二》、《家庭婚姻调查三》;1999年,由拉木〃嘎土萨主编出

6

版《摩梭达巴文化》;1999年,和钟华出版《生存和文化的选择——摩梭母系制及及其现代变迁》;2007年5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拉他咪•达石主编的《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上下册,共110万字。

三、地方政府主导的文化宣传保护

2002年,由中共宁蒗县委、宁蒗县政府组织,在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出版《泸沽湖情韵》音乐歌舞专辑;2003年,由中共宁蒗县委、宁蒗县政府组织,在云南音像出版社出版《神秘女儿国》音乐歌舞专辑;2006年由中共丽江市委、丽江市委宣传部、丽江市政府、丽江市泸沽湖省级旅游管理委员会组织,在中国唱片公司出版《西部女儿》音乐歌舞专辑;2001年,中央电视台第3频道拍摄《最后的赶马人》(上下集);2001年,中央电视台第3频道拍摄《摩梭女人》(上下集);2004年,旅游卫视拍摄《梦幻泸沽湖》。

四、实施“旅文强县”战略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也是我国首次把文化建设提高到这样高的高度。胡锦涛指出,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

7

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宁蒗县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彝族毕摩文化、摩梭母系文化、达巴文化、普米韩规文化、傈僳比扒文化各有特点。有众多的文化人才,已经形成以彝族毕摩、摩梭达巴、普米韩规、傈僳比扒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人才,以“小凉山诗人群”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创作人才,以各民族歌手为代表的音乐舞蹈人才等三支文化人才队伍。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文化与旅游只有结合起来,才能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宁蒗县不仅是文化资源大县,而且是旅游资源大县,要做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这篇文章,让文化在与旅游业结合中实现效益,让旅游在与文化结合中提高品位。

(一)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等产业为重点,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宁蒗县目前可以谈得上骨干的文化产业几乎为零,泸沽湖文化开发公司和小凉山文化传播公司初具规模,但未能形成具有广泛辐射力、影响力和拉动经济的大项目,而

8

呈现出“小打小闹”趋势。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也是“撒花椒胡”,没有重点也就效果不明显。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宁蒗县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壮大企业规模,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宁蒗县目前在建设工业园区,建议可以在旅游景区或民族文化繁荣的地方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或文化基地。比如可以在泸湖湖景区建设影视文化基地,因为泸沽湖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都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基地建设可以加强文化与旅游进一步“联姻”。在县城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辐射全县、与外界进行交易的文化产品物流中心,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古建筑开发与保护

开发与保护2

保护与开发管理办法

九寨沟开发与保护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doc》
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