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

2020-03-01 19:33: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

摘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

一、选题背景

在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的能力则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我们知道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由于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的认识与理解,结合这些特点与原则,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自身的人际关系。

二、调查方式

我调查的是大学生群体,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本次调查是自填问卷的形式,通过自行设计一份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问卷,然后给自己所认识的每位在校大学生发一份该问卷的邮件,和请他们帮忙多帮忙散发,再趁还有学校未放假,在某些学校当场发当场收,确保问卷的回收率与质量。

三、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

1、研究的主要变量

本文考虑的是各种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因变量)的影响。所考察的自变量主要有: 性别:分为男、女;

年级:分为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

独生子女:分为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

城乡差别:分为城镇、农村;

主要性格:分为外向、内向。

2、资料收集过程

我给自己所认识的每位在校大学生发一份该问卷的邮件,和请他们帮忙多帮忙散发,再趁还有学校未放假,在某些学校当场发当场收。调查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发给被随机抽取的学生,让他们当场填答。最后统计知,实发问卷420份,回收396份,回收率94.29% 。未收回问卷主要是因为被调查者私自收藏所致。从总的情况看,学生填答问卷是很认真的, 问卷质量较高。

四、资料介绍与分析

1、统计资料

有效问卷396份,其中男生199人 ,女生197人。大一171人,大二153人,大三54人,大四 18人。独生子女135人,占总数的34.09% ,非独生子女 261人, 占总数的65.91% 。主要性格内向的184人,外向的 204人。

2、资料分析

(1)、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整体上比较良好,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困扰的比例比较正常。

经调查分析显示,当在生活中与同学讨论问题时意见不一致时,有95.45%的同学都表示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并思考是否合理,4.55%的同学表示直接接受对方的观点。和在平时交往时,遇到与自己兴趣爱好或观点不同的人, 29.55%的同学表示,没有多大兴趣,随声附和,18.18%的同学表示,把话题转到自己敢兴趣的方面, 4.55%的同学表示,觉得索然寡味,找个借口离开。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并不是十分乐观,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去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极为重要,所以这样的调查结果是不大理想的。

(2)、学生在交际与交友方面情况不容乐观,交际能力需要提高。

交际与交友在大学生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数据分析显示,54.55%的同学在和人交友时很在意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印象,4.55%的同学喜欢一个人消磨时光,不太想结交朋友, 27.27%的同学觉得自己外表不漂亮,对人际交往有影响,这体现出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不自信的现象,担心自己的形象,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自己的表现不好,不能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自信是最重要的,因此学生的交际心理也应该得到锻炼与提高。

五、基本结论

1、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1)、客观因素

家庭因素: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的误区。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缺乏交往的愿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们缺乏独立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使他们容易走向极端。

社会因素: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也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人情的冷漠以及拜金主义的倾向,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交往观。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有一些大学生对人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物欲的满足上。

(2)、主观因素

个性的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都不同,就导致了大学生性格千差万别,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除此之外,就是交往认知有误。大学时期是一个生理、心理、思维等各方面从成长到成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还难以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也难对人际关系做出正确的理解,于是就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比如,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和他人,这就难免产生嫉恨、冲动、暴怒等心理感受,从而影响人际关系。

六、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建议与方法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万全之策。若在保持自身人格完整的同时,关心他人的需要,与别人沟通,平等真诚地对待朋友,将心比心,培养

2自己的角色互换心理,就能消除隔阂,获得真正的友谊。建立起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交往可以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痛苦,可以宣泄愤怒及压抑。因此,社会交往对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些人在社会交往中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能交往,这就属于社交心理障碍。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社会交往上的困难、不适应,这是难免的、正常的。然而,人际关系严重失调或经常失调的人,往往有可能存在个性缺陷、认知错误或心理障碍。因此,对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状况,应作具体分析,分清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异常的,对于异常类型的,要分清哪些属于思想问题,哪些属于心理问题,哪些是两者皆有。只有分辨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与社会相比,大学是一个相对纯净的“象牙塔”,可同样离不开人际交往。如今,随着大学生日渐开放,大学生i与社会交往的日渐增多,社会上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活中也有投射。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当然,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交往中的技巧犹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缩短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自信,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逐渐走向交往成功,走向人生成功

人无完人,我们当然都有会犯错的时候。只是在我们犯错的同时我们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始终处于平静,这样有利于和别人沟通,取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从而优化了自己的社交关系。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关系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