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

2020-03-02 16:52: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绥化学院调查报告

绥化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

怠调查报告

姓名:曹继雨

系别:体育系

班级:09

学号:200950550

绥化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地位日益突显,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20世纪70年代首开职业倦怠研究之门以来,职业倦怠的研究在80年代开始延伸到教学领域,直至90年代中期,倦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是有关职业倦怠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近几年国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门问题。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们影响更大,而广大青少年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年,研究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具有更为重要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关键字:教育;职业倦怠;中学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的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家,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地位日益突显,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归因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而往往忽视了教师主体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忽视了教师的生存状况和身心健康程度,对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情绪感受、投入程度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首开职业倦怠研究之门以来,职业倦怠的研究在80年代开始延伸到教学领域,直至90年代中期,倦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是有关职业倦怠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近几年国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门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新课改的实行,人们原本认为教育改革能够减少教师的压力问题,然而,新课改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以倡导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各类评估活动大大增强了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开展校本课程,研究性课题大大减少了主科的教学时间,教师则需在更短的时间内授完相同的内容,然而高考指挥棒仍在制约着学校发展,制约着教学的方向,影响着学生学业导向,加上课改后高考的形式、难度内容都在探索中,很难把握,为此,很多教师经常抱怨不知道课怎么上,觉得压力很大。

职业倦怠症并非因身体劳累所致,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重复工作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总是难以提起兴致,打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全无主动性、创造性可言。这就是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2005年8月,人民大学对8699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堪忧: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8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其中,有49.7%的被调查教师有较明显的情绪衰竭,有68.2%的个人成就感低落。国内一项针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也表明:中小学教师已经感受到了职业倦怠的影响,其中情感耗竭现象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这些数字告诉我们,我国教师现阶段职业生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客观存在。因而,如何有效地应对职业倦怠的困扰,不仅是教育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每一个经受倦怠的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具有职业倦怠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有可能会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动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削弱学生

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尤其是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其消极影响更是难以估计,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上还未完全成熟,正处在青春期,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广大青少年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年,研究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具有更为重要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一、绥化七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1、七中教师现状

绥化七中是一所完全中学,教职工256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08人,中级教师115人。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师队伍的剧增和重组,为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百中学近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职业生活中的情绪感受和职业投入程度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探寻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问题,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减少职业倦怠,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关心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对教师的一种人文关怀;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对于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2、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10年10月,我们对30名学校在职教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根据绥化市第七中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编译,并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男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和去个性化程度都高于女教师,特别是在情绪衰竭方面偏高,在个人成就感方面,男性低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也大大高于女教师;从年龄角度看,处在36岁-45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比较高;从职称角度看,高级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明显比较高。但是,高级教师在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程度上也高于其他职称的教师?对此我们认为,有可能是高级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从发展阶段上看已进入“职业高原期”,专业发展处在停滞状况。个体获得进一步晋升的机会和可能性几乎没有,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挑战的愿望和激情已匮乏。教师的职称角色,要求高级教师必须在学校同行中显示出高级教师应有的水平,这些因素导致高级教师并不轻松,甚至会感受到比以往更大的压力;从任教年级来看,高三年级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年级,主要是由于高三年级更为直接地面临升学压力,无论是教师的心理压力还是工作负荷都非常高;从任教科目看,理综和文综学科的教师在情绪衰竭程度上远远高于语数外和其他学科,我们分析主要是由于这两类学科不仅同样面临高考的升学压力,而被重视程度往往不及语数外学科,三科综合评价也会造成压力或是努力与回报形成反差的问题;从婚姻状况看,已婚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水平都明显高于未婚教师,但个人成就感水平也高于未婚教师。这可能与教师在婚前婚后投入工作的时间以及情感有关系。婚姻意味着一种时间的占有和精力的投入,家庭生活和工作有时是一对矛盾,工作持续不断的高要求、高压力意味着时间的大量投入。很多教师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时都不无感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工作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家庭生活的时间被剥夺,当教师以牺牲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为代价投入工作的时候,如果工作本身并没有因自己的努力出现企盼的图景,教师就会陷于挫折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就会出现严重的情绪衰竭。

3、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还对我校教师职业倦怠八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其中学生因

素、工作负荷因素和人际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较大。

(1)学生因素

学生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的影响。众多的研究也发现,学生问题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最强势的压力源。学生大都是处在青春期的独生子女,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脆弱、敏感、逆反心理严重,加之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长过高的期望都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近几年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子女增多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群体中的问题行为如早恋、违纪、网络成瘾等问题经常使教师焦头烂额、疲惫不堪,而学生学习成绩不高、学习动力不足使得教师常常感觉到教育的无奈。对教师而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远比其它工作更易让他感到疲倦,管理学生的困难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主要因素。

(2)教师的工作负荷

作为示范校教师面临的工作负荷可能要高。教师在校时间平均达到9.12小时,班主任及早课教师则达到10小时,如遇到晚自习值班则要再延长,这种不间断的超负荷工作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除管理学生因素之外,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职称评优晋级的需要,各类参评活动资料的撰写等也使教师在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承担了额外的工作。它们正在成为教师新的压力源,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

(3)教师的专业发展因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Y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师内部的动机远比外部的压力更具有发展推动力。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一切行动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目前主要表现为职称和学生学业成绩的奋斗,除此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的发展目标。从教师管理和评价的角度来说由于教师专业发展功利性目标(职称)的设计缺乏结构的合理性与系统性,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被鼓励应不断地去创造新的教育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提高教师教育行为的行业自我约束,不断地提高教育专业服务的质量,没有得到教育行政任何的实质性帮助和支持。由于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内动力、自主性,又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支持,使教师长年累月的重复着简单、乏味、低效的工作,如同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概括的那样“12年的工作只有一年的工作经验”,工作的倦怠感就会产生。

三、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和建议

倦怠本身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其形成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根源、教育改革的背景,也与教师个体素质以及对教育的认识、理想和追求有关。教师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长期累积与发展的过程。要有效的控制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就需要从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减少教师工作的压力源,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学校管理层面

(1)创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

(2)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情操和师德水平可以有效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心理问题与人的理想、道德有很大关系。一个教师道德高尚,在工作中有理想、有向往、有追求,就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通过开展系列培训和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理想和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提高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

而缓解职业倦怠问题。

(3)建立开放的教师心理咨询机构

我们也在思考,是否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教师“谈心室”,聘请校外的专家定期到学校来,倾听教师的心声,这样也可以使教师能够减少顾虑,敞开心扉,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从而减轻职业倦怠感。同时,学校领导应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努力深入到一线,关心教师工作,更关心生活,给予支持和鼓励。也可以通过校长网上信箱等形式。

(4)充分开展种类活动帮助教师释放压力

(5)定期举办教职工家属座谈会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很多教师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带回家,如果家人不能给予理解,就很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增加教师的心理负担。学校通过与家属一起交流,使教职工家属们加强对教师这一工作的理解,让教师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从家庭中获得更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2、个人调节层面

(1)加强自身修养

(2)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在社会大系统中,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对于教师而言,无论是与领导和同事的交往,还是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都是人际互动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支持是社会支持。这种社会支持可以缓解职业倦怠带来的不良后果,降低教师的压力感,提高教师适应各种压力和生活变迁的能力。

(3)学会疏导情绪

人的基本情况情绪包括快乐、喜爱、惊讶、厌恶、羞愧、愤怒、悲伤。教师面对压力和挫折的不良情绪主要表现为容易激动、愤怒,常常压抑苦闷,情感减退等,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到教师的正常能力表现,影响人际关系,影响身体健康。而上述的负面作用会诱引教师的心理走向职业倦怠。因此,教师要学会在厌恶、愤怒、恐惧的不良情绪严重偏离正常水平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缓解。如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或用转移法、幽默法等进行疏导都是适合教师疏导情绪的好方法。

(4)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和休息是人的生活方式中最基础的内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关注这两个重要问题,充分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营养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食物对人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情绪状态有较大的影响。要想控制不良情绪,除了要学会疏导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外,还要关于选择能够改善低落情绪的膳食,让食物帮助自己打理不佳情绪,缓解倦怠感。另外,高质量的睡眠也可以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由于职业倦怠、工作压力等问题引起的失眠必须被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睡眠质量。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调查报告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

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绥化市物流调查报告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如何看待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

《绥化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doc》
绥化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