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2020-03-02 17:40: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蒲国平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笔者认为,这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感悟生活,从生活的角度感受课文内容;让学生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中,在轻松、自由、活泼的讨论中理解课文,理解生活,发展思维,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教师只是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居高临下地灌输给学生,根本忽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独立见解的表达。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初浅的探索。 师:大家好。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请大家看看课文围绕母亲写了几件事? 生:六件。

师:第一件事写什么?

生:每天天刚亮,母亲就把我叫醒,说我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催我早点上学。

师:天刚亮就把我叫醒,为什么不让我多睡一会儿? 生1:想让我养成早起的习惯,不睡懒觉。

师:那为什么在第二天早晨说,而不是头天白天或者晚上? 生2:早晨头脑清醒,记忆力好,容易记住。

师:你们的母亲是这样对待你们的吗,每天都说你们,而且不让你们睡懒觉? 生3:不是,很随意。(众生点头)

师:那么,课文中的母亲对儿子的管束是不是太严了? 生4:是。(众生点头) 师:这样好不好?

生5:不好,管教太严会使孩子循规蹈矩,不敢“越轨”,久而久之,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师:有道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母亲的用心?

生6:在母亲心目中,父亲胡传是一个完全的人,她怕我不成器,丢父亲的脸,对不起他。 生7:尤其是父亲去世了,母亲在悲痛之余,自然把对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所以每天都要我好好做人,用功读书,正如文中说的“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师:是啊,为了儿子把书读好,母亲特别舍得花学费。当时,在他们家乡一带,一个学生一年只交两块银元,先生教起书来自然不尽心,只要学生死记硬背,不讲解,还动不动就体罚学生。这样,学生学起来也就没有兴趣,常常逃学。而胡适的母亲第一年就交了六块,而且以后每年增加,一直加到十二块,打破了他们家乡的记录。这样一来,先生便特别优待胡适,认真为他讲书,把一字一句的意思讲得清清楚楚,这使胡适得到了很大的好处。正如他后来回忆所说,他“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正是他的母亲增加学费所得的大恩惠。 生6:怪不得文中说母亲是恩师。(众生点头) 师:正确。再看第二件事写什么。

生: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打骂我,而是在家里罚跪,或者拧肉,还不许哭出声音来。 师:在别人面前打骂有什么不妥吗? 生1:那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生(众):就是。

师:那么,在家里就可以吗? 生1:可以。

生2:不可以!孩子有错,应该批评教育。但打和骂是对人格的侮辱,长期下去会使孩子变得胆小懦弱,缺乏自尊心。(众生点头)

生3:容易使孩子也学着用暴力解决问题,说话粗野,不文明。 生4:而且,如果每个家长都这样动不动就打骂孩子,那么所有的孩子长大了肯定也会动不动就打人骂人,那整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局面? 师:真有见识。

生2:打骂孩子肯定是不对的。但在当时,可能大家都是那样教育孩子的,母亲虽然严厉了一些,但也可以理解。(众生点头) 师:不错。你们以后也会做父亲母亲,请大家记住,为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打骂孩子,孩子有错,只能批评教育,讲道理。能记住吗? 生(众):记住了!

师:好。再看第三件事写什么。

生:我说了轻薄的话,母亲气得发抖,罚我下跪。 师:不就是一句话吗,至于气成那样? 生1:可那句话太伤他妈的心了啊!(众生齐笑)

生2:就是。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是人生的三大不幸,他们家占了两大不幸,他却没有感觉到。

生3:不但没有感觉到,而且还说风凉话,太不应该。 师:有道理。那么,你们怎么看待母亲的罚跪? 生1:该罚,太气人了。

生4:这是体罚,跟打骂差不多,我们刚才说了,不能打骂孩子。 生5:唉,做母亲好难,又要受气孩子的气,又不能打骂孩子。

师: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可叹天下儿女情。现在感觉到做母亲的艰难了吧? 生(众):太难了。

生6:其实也难怪儿子不懂事。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对得起母亲呢? 生2:听母亲的话,不惹她生气。(众生点头) 生6:好好读书,将来报答母亲。(众生点头) 师:好样的。再看第四件事写什么。 生:母亲从容应对大哥的债主。 师:母亲的从容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1:料理年夜饭,谢灶神,给压岁钱等等,对于那一大群债主,只装着没有看见。到了快半夜时,才找一位邻居本家来,每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勉强把他们打发走。 师:是叫邻居来帮着还债吗?

生2:不太可能吧,又不是自己家里,谁会帮着还债。 师:那是向邻居借钱吗?

生3:有可能。但也有可能是找邻居来作见证,免得那些债主以后赖账,说没有还他们。 生1:肯定是找邻居来作见证。(众生点头)

师:看来母亲做事是很谨慎的。可是母亲为什么要还债呢,又不是她欠的? 生2:就是,一人做事一人当,大哥欠的债凭什么来找母亲要? 生4:把债主赶出去,叫他们去找大哥。

生2:而且大哥显然已经成年,打官司、进班房应该由他去应付。

生5:问题是大哥躲了,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找不到大哥只能找母亲。 生6:就是,母亲是当家人,不找她找谁? 师:大哥回来后,母亲是怎样对待他的?

生1:半句话都没有说他。而且因为是新年,脸上连一点怒色也没有。

生2:母亲的脾气太好了,应该狠狠教训他一顿。那个败家子,不给他点颜色,他要把家败完。

师:母亲的脾气为什么那样好? 生(众):不知道。

师:胡适共有三个哥哥,都是前娘生的,其中大哥比他母亲还大两岁。 生7:那怎么教训?

生8:看来后妈不好当啊。 生7:尤其是守寡的后妈。 生9:唉,母亲真可怜。(众叹息,摇头) 师:是啊!再看第五件事写什么。

生:母亲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只能忍着,忍不住时,就自己哭一场,缓解心头的痛苦。 师:怎样看待母亲的忍让?

生1:母亲是一家之主,应该教育她们和睦相处,最起码不该拿脸色给别人看。 师:怎么教育?

生1:就像教育我一样,严格责罚。

生2:根本不可能。婆媳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好处,何况是后娘和前娘的儿媳妇。 师:请注意第10段的这两句:“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实际上母亲结婚后三天,大哥就娶亲了,二哥也只比母亲小四岁。

生3:就是说,大嫂二嫂的年龄可能比母亲小不了多少。那怎么教育?(众生点头) 生1:母亲干脆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卖了,带着我远走高飞算了。这日子哪里是人过的! 生4:不行,那样一来,母亲将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生5:而且对不起死去的父亲。

生3:值钱的东西也许早就被大哥偷光了,卖房子动静又大,说不定大嫂二嫂刚听到一点动静就闹得上吊抹喉了。

生1:分家!免得一天到晚看人脸色。 生(众):赞成!

师:这也许是一种办法,可是母亲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生2:母亲那么温和,这种话怎么说得出口?

生4:而且大哥是败家子,大嫂无能又不懂事,二嫂气量又窄,真要分的话,母亲能分到多少?

师:父亲死后,母亲在家里的地位本来应该是最高的,但实际上她处处都得看人脸色行事,时时忍气吞声,而且家里的财权掌握在二哥手里。 生4:就是。

生6: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老师,当初她为什么要嫁给胡传?

师:胡适的姥爷本来有一幢祖上传下来的老屋,但在太平天国那几年的战火里毁坏了。他发誓要重振家业,造一栋更大更讲究的新屋,但直到女儿冯顺弟出嫁之前,木料砖瓦还是没有一点着落。顺弟望着父亲梦想新屋而忧愁的面孔,常常恨自己不是男子汉,不能帮父亲赚钱建新屋。在她16岁时,有人给她介绍已有48岁,在外边做官的胡传。父亲觉得能攀上官宦人家很有脸面,但又怕女儿将来受气,就叫女儿自己拿主意。顺弟觉得,虽然是做填房,和胡传的儿女们可能不好处,但是可以多要聘金,帮父亲建起他梦想了几十年的新屋。于是,她下定决心应承了。她嫁出去后,她的父亲也真的用胡传给聘金建起了一栋漂亮的新屋。 生2:好善良的人。

生6:这样善良,打起灯笼火把都难找。 师:说得不错。最后一件事写什么?

生:五叔说了母亲的坏话,母亲质问五叔。 师:母亲在家里的气量那么大,为什么在外人面前那么刚烈? 生1:五叔显然是在污蔑母亲不贞洁,我听奶奶说,以前女人不贞洁是要被宗族乱棒打死的。 生2:我也听说过,那时候女人的贞洁比生命还重要。 生3:明白了。难怪母亲那么刚烈。

生4:就是说,在涉及名誉、尊严、人格等方面,母亲一点也不含糊。 生5:有个性。 生6:了不起。

师:好的。那么,通过这六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生(众):仁慈、温和、气量大、性子好、克己谦让、忍辱负重,但在大事上又不缺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 师:概括准确。那么母亲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呢?因为旧时代的妇女把“相夫教子”和“三从四德”看作“天职”和“美德”(屏显并解释“相夫教子”和“三从四德”)。正是母亲的这些优秀品质深深地影响了胡适,使胡适在以后的人生中待人特别宽厚。鲁迅和胡适是同时代的名人,他们俩都经常遭到别人在报刊上的谩骂,鲁迅的态度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且是两牙还一牙,一个都不宽恕,胡适却从来没有骂过任何人,他自己也曾说:“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而损害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骂。”而且,由于母亲要求严格,胡适读书做学问特别勤奋,一生曾获得32个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和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还做了北京大学的校长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驻美国的特命全权大使。

生6:太了不起了,可见母亲对他的影响有多大! 生(众):是呀!

后记:新课标思想指导下的教学仍然不应该忽视字音的订正、词语的解释及积累、层次的清理、主题的归纳和写作特点的分析,但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这方面可能是以前最容易忽视,而且现在仍然有不少同行在继续忽视的,所以本文只涉及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