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鼻饲法

2020-03-02 00:21: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药鼻饲法

目的:调整脏腑功能、健脾、养胃、润肠通便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评估:

1、核对医嘱,了解既往史,当前的主要症状,证型,发病部位治疗情况及相关因素。

2、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当前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3、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

4、评估鼻腔情况、鼻腔黏膜有无肿胀、炎症、有无鼻息肉及鼻中隔弯曲等。

5、患者对此操作的信任感。

目标:遵医嘱协助治疗,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禁忌症:鼻息肉、鼻中隔弯曲、活动性出血、肠结等。 准备:

1、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

2、护士: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查对确认病人。

3、用物:治疗盘内放治疗碗、消毒胃管、镊子、弯盘、50ml 注射器、纱布数块、石蜡油、汽油或乙醚棉签、胶布、治疗巾、夹子、别针、压舌板、温开水、中药鼻饲液(38-40℃)。 操作规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前、做好解释、再次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

3、清洗鼻腔。

4、插胃管 1)颌下铺治疗巾。 2)润滑胃管前端。

3)测量胃管插入的长度(自发际至剑突的距离) 4)自鼻孔轻轻插入

5)插入10-15cm嘱病人做吞咽,继续插入至预定长度。 6)检查口腔内有无胃管盘曲。 7)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方法有三种: A、用注射器抽吸,抽出胃液。

B、注入10ml空气,用听诊器在胃部能听到气过水声。 C、将胃管末端放在盛水的碗中,无气体逸出。

5、固定胃管

6、注入中药鼻饲液

1)注入温开水——鼻饲液——温开水 2)纱布包好胃管末端,反折,夹紧固定

7、操作完毕协助整理床单元,安排适当体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记录。 效果评价:

1、操作的熟练程度

2、是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原则

3、患者体位是否合理安排

4、患者是否理解操作目的,能否主动配合,患者是否安全

5、观察用药疗效 注意事项:

1、每次鼻饲前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2、鼻饲后保持半卧位20-30分钟

3、长期鼻饲者每日做口腔护理二次

4、昏迷病人插管前先将头后仰,插入10-15cm后将头前倾,下颌尽量靠近胸骨再插入胃管。

5、每次鼻饲前常规抽吸胃潴留,观察舌苔,脉象,注意观察用药疗效。

鼻饲法

鼻饲法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项目设计

第二十四章鼻饲法

鼻饲法操作流程(定稿)

教学反思:鼻饲法准备工作教学反思

鼻饲管鼻饲法操作并发症

中药熬法

鼻饲

《中药鼻饲法.doc》
中药鼻饲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