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论文

2020-03-02 15:10: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绿色管理思想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是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绿色思想”已经融入了大众生活。绿色管理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保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在绿色文明来临之际,企业应改变现行的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指导下的企业管理模式,以绿色生态的观点,解决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荒漠化现象,实现人类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的“绿化”。为了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实行绿色管理,是21世纪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绿色管理 生态 可持续发展

绿色管理思想溯源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管理在工业化大生产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劳动生产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由此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之中,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灾难。在人类自身方面,主要表现为经济主义、消费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等价值理念的盛行而导致的人类社会的片面发展、道德滑坡、价值丧失等等社会问题;在生存环境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和生产利润的片面追求而导致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温室效应”的产生、臭氧层的破坏、自然资源的锐减等等生态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类的生存危机意识逐渐苏醒,至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兴起一股绿色思潮,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以至绿色政治、绿色管理等绿色观念相应产生,尤其是绿色管理思想,对于纠正人类过去片面发展的观念和行为有着特殊的意义。“组织的行为导致了环境的破坏,要想阻止组织对环境的破坏,离开管理学的理论武器肯定是不可能的”。〔1〕早在19世纪,恩格斯根据美索不达米亚的教训就警告过人类,对大自然的不恰当索取将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思想”开始萌芽,出现了生态农业。〔2〕1962年,美国作家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描述了由于农药污染而带来的生态危机,引起轰动,从而打开了人们认识环境问题的窗户。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发达国家饱受环境污染之苦,“绿色意识”大大增强。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次会议第一次把维护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作为最为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之一列入了联合国议事日程,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苏醒。1973年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成立,主要职责是处理联合国在环境方面的日常事务。这一组织的设立标志着环境保护进入了政府间协作领域。以1977年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为标志,全球掀起了绿色环保浪潮。〔3〕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共识,并成为各国新的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式,尤其是已经或正在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着企业传统的管理思想,绿色管理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并成为企业在21世纪实现自身发展和飞跃的明智选择。可以说,绿色管理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保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

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传统管理思想的冲击是全面和深刻的,这集中体现在企业所推行的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三赢”战略。绿色管理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发展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而充分考虑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度内,综合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各项因素,去求得长远的发展,这是人类几千年发展的历史所必然要求的。

2 绿色管理的科学内涵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现

代管理理论产生以来,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主导价值取向,并影响至今。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认为,企业唯一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采取科学严密的管理手段,推行“利润至上”、“标准至上”的管理理念。所以,现代管理理论成为仅关心经济利润的“经济的”“科学的”管理理论,这种观念指导下的企业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保证尽可能高的劳动生产率,但也产生了种种弊端,即为了企业利润而损害企业员工以至消费者利益,甚至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等等,为了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人成为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流程中的一个“标准部件”,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价值遭到了最严重的挑战。所以,这是一种以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为特征的企业经济管理理论,是不完全的现代管理理论。〔4〕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的管理理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没有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的管理理念,人类社会就不会有这么辉煌的成绩。

因此,否定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的管理理念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然而,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现代工业文明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自身的经济利益需要,现代工业文明通过分裂、分化、分解、分割的方式将复杂的自然事物变为单纯事物,然后又将这些单纯事物重组为符合人的要求的复合物,这种现代工业文明只是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它方面,它没有顾及整个自然界,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和有机性,割裂了技术活动与自然生命的统一,干扰了自然过程的多种节律,破坏了生物圈整体的有机联系。

“巨大的工业和技术成就也能造成重大损害,它会产生破坏自然界平衡和危及人类健康的污染。”〔5〕在绿色文明来临之际,企业应改变现行的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指导下的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实施绿色管理,树立生态意识,使自己的经济行为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对生态不负责任的企业,无法实现对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将自己置于自然和社会的对立面,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和社会的唾弃,并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被淘汰。企业只有将绿色观念导入企业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鼓励员工把企业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及全社会的共同发展相协调,才能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持,使绿色管理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绿色管理,就是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的最终改善和自身的全面提高为根本目标,以企业全员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把生态保护观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将环保当作企业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益的有效手段,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统一,由此而形成的一种绿色经营理念及其所实施的一系列新型管理活动。绿色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思想,使生态环境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互促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6〕绿色管理实质上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载体所实施的一种更高级的人本管理,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关于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新界定。这里的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生态人,生态人是指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自身潜能的自然人和社会人,生态人假定把企业的环境行为纳入了伦理道德(也包括环境道德)的范畴。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条件下,人类社会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物质文明体系,依靠这个体系,残酷地掠夺自然和破坏自然,远离人性和泯灭价值,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对抗,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也随之加深。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不能再在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指导下,沿着现代经济管理的老路继续走下去,出路就在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的绿色管理。

绿色管理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相协调,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体应包括企业利润、生态环境和人的发展等三方面内容。作为现代企业,追求利润不应再是企业唯

一的目标,它只是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企业赖以活动和生存的生态系统以及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掌握并创造知识、技术、信息的人才应是企业发展和追求的最根本目标。人作为企业和社会发展中的能动因素,就要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信息,在创造利润、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保护和促进与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以维持永续的发展。管理的系统论和权变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它既为管理提供了资源和机会,包括各种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发展机遇,又同时会对管理带来威胁制约因素。离开了环境,企业所需的资源就无法得到,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甚至企业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这种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更包括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生态环境。绿色管理就是以绿色生态的观点,解决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荒漠化现象,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满足自然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更要满足人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的“绿化”。正是从这一点上说,绿色管理是将管理中对人的关心扩展到了更深的层次,即通过关心生态,关心环境的可持续性最终体现对人的生存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关心。绿色管理的兴起不仅表明人类对环境与管理的关系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表明在人本管理思想上有了新的发展,绿色管理是适应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趋势而产生的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兴管理理念。

3 绿色管理的几点设想在绿色浪潮风靡世界的今天,国际竞争中各国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绿色壁垒,推行绿色认证,企业如果达不到绿色认证的要求,将被拒之于国际市场之外。消费者作为企业生存的土壤,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对环保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加强。要求企业提供的产品既不能给消费者的身心带来伤害,也不能对他们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企业本身也有进行绿色管理的内在动力。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使无污染生产(即清洁生产)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绿色产品一般都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使企业有较高的收益。所以,通过改进管理模式,实行绿色管理,企业完全能够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总之,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尽早实行绿色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明智选择。

近几年,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国内绿色消费意识逐步增强,我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加紧制定有关环保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强制惩罚企业污染环境和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使未采用绿色管理的企业成本逐年增加,甚至招致处罚。所以,企业为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是要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拓展我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就不得不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实行绿色管理。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实施绿色管理已迫在眉睫。具体来讲,我国的绿色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3·1 树立绿色管理理念树立绿色管理理念,就是融生态发展和保护的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并成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企业要不断向员工宣传绿色理念,鼓励员工的环保行为,加大绿色投入,从而形成企业的绿色文化,尽量使每个人掌握环境知识,养成自觉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在日常活动的各种场合都能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绿色企业文化的形成,可以把企业职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使职工视环保为己任,使环保目标与企业目标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国企业绿色管理的落后局面。

3·2 取得国际绿色认证绿色认证的依据是ISO14000标准,ISO14000作为全球通用的环境管理体系,为企业考虑有关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科学管理模式。当前,ISO14000认证体系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绿色通行证,是发达国家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壁垒,不符合该认证的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将寸步难行;企业取得了ISO14000体系认证,就等于取得了绿色通行证,就可以早日进入国际市场,早日规范企业的环境管理。对企业而言,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带来节能降耗的直接效益。

3·3 建立绿色人文环境企业的绿色人文环境是实施绿色管理的根本,它主要包括绿色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员工绿色素质技能的提高。绿色管理制度以生态保护和人文关怀的绿色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围绕生产高质量的绿色产品和提供高水平的绿色服务以及全面提高企业的绿色综合竞争力为中心,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建立健全相关的绿色管理制度,形成浓厚的绿色人

文管理氛围,以提高员工的绿色素质和技能为根本途径,选择适合企业员工心理特点的载体,把企业、生态、社会的效益和员工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建立和谐的、民主的、互相尊重的、目标明确的绿色人际关系,使得企业成为全体员工的命运共同体,以实现企业绿色管理目标。3·4 创造绿色生存环境任何企业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企业既要适应环境,又要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可影响企业的发展。绿色生存环境是指企业生存的没有污染或少污染的空间或环境,它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条件,同时也必然对企业的活动起制约作用,主要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作间、绿色设施和绿色社区等周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尤其是绿色工作间和绿色设施的设计和布局,不应单纯考虑生产目标,还应着眼于人的感情需求和审美需要,形成使得员工身心和谐、轻松愉快、高效美感的劳动环境。因此,企业实施绿色管理,营造绿色工作环境,就是为了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5 塑造企业绿色形象企业绿色形象是指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行为在公众中的总体印象,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企业绿色形象的好坏直接决定企业的市场地位。企业绿色形象的树立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企业除了要在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现绿色管理之外,还要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向公众传达企业的绿色信息,如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环境治理,通过有影响力的宣传媒介和公关活动,宣传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实际行动。

企业对环境事务的支持,尤其是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以及自身绿色人文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建设等等方面的诸多信息,从而引发公众对企业绿色行为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刘思华·现代管理理论的缺陷与绿色管理思想的兴起[J]·生态经济,1995(2):7-10:〔2〕 (日)三户公·管理学与现代社会[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04·

〔3〕 姜太平·绿色管理———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决策借鉴,2000(2):10〔4〕 刘承伟·绿色管理:21世纪企业管理的新领域[J]·齐鲁学刊,2001(4):130-133〔5〕 赵凤岐·发展与发展观[J]·学术研究,1997(2):11-16

〔6〕 (法)罗贝尔·萨蒙·管理的未来[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33·

经济管理学论文

经济管理学论文 经济管理学论文题目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论文

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

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

经济管理学心得

经济管理学(材料)

林业经济管理学

管理学论文

管理学论文

《经济管理学论文.doc》
经济管理学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