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空间解析几何教学大纲

2020-03-04 02:20: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空间解析几何》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总学时90 ,周学时 5 1.课程性质:

《空间解析几何》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初等数学通向高等数学的桥梁,是高等数学的基石,线性代数,数学分析,微分方程,微分几何,高等几何等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方法。空间解析几何是用坐标法,把数学的基本对象与数量关系密切联系起来,它对整个数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学习其他数学课程作准备,也为日后的中学几何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

(1)对空间的直线和平面,对曲面特别是二次曲面有明晰的空间位置、形状的概念,对于坐标化方法能运用自如,从而达到数与形的统一。

(2)能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娴熟的矢量代数的计算能力和推理、演绎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地处理中学数学的有关教学内容。

3.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

矢量与坐标

20学时 第二章

轨迹与方程

6学时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24学时 第四章

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与二次曲面

20学时 第五章

二次曲面的一般理论

20学时 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解析几何》,苏州大学吕林根、许子道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三版;

参考书:

《解析几何解题分析》,丰宁欣等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年第1版;

1 《空间解析几何习题试析》,陈绍菱、傅若男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六次印刷;

《解析几何方法与应用》,郭健等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1版;

《空间解析几何引论》,南开大学几何教研室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

5.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本概念;矢量计算;作图能力 难点:一般二次曲面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 6.课程教学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进行教学,同时对适合的内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考核以笔试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运算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矢量与坐标(16学时)

1.主要内容

1)矢量概念

单位矢量

零矢量

相等矢量

反矢量

共线矢量

共面矢量。 2)矢量的加、法及其运算法则。 3)数量乘矢量及其运算法则。 4)矢量的线性运算及矢量的分解。 5)行列式与线性方程组。 6)标架与坐标。 7)矢量在轴上的射影。 8)两矢量的数性积与矢性积。 9)三矢混合积。 10)三矢的双重矢性积。 2.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矢量、单位矢量的概念。相等矢量、自由矢量、反矢量、共线矢量、平行矢量的定义。决定一个矢量的两要素(模长与方向),标架、坐标系、矢量及点的坐标定义。方向角与方向余弦的定义。矢量乘法(叉积,点积,混合积双重矢性积)的定义。矢量线性相关与矢量共线、共面之间的关系。射影矢量与射影的定义。

2)掌握矢量的运算律。理解矢量运算的几何意义,矢量的各种运算与重要几何性质的关系,矢量的分解与所在空间的维数无关,矢量代数与实数代数的异同。

3)熟练掌握矢量加、减,数量乘矢量、数量积、矢性积、混合积的运算。二矢量线性相关的等价条件,三矢量线性相关的等价条件,定比分点坐标的表示。方向角与方向余弦的计算。

4)掌握用矢量法证明三点共线与三线共点,理解三矢量的双重矢性积,拉格朗日恒等式。

第二章

轨迹与方程(6学时)

1.主要内容

1)曲面方程、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2)空间曲线的方程。

2.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曲面方程,点球,虚球面,曲面的参数方程、柱面、准线、曲线的一般方程,曲线的坐标式参数方程。

2)理解曲线方程的系数的意义,掌握二次柱面的方程,曲线的矢量式参数方程。

3)熟练掌握,曲面方程的导出。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F(x,y)=0,F(x,z)=0,F(y,z)=0。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及坐标式参数方程。

4)曲面与空间的矢量式参数方程一般理论。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14学时)

1.主要内容 1)平面方程。

2)平面与点、平面与平面的相关位置。 3)空间直线的方程。

3 4)直线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 5)平面束。 2.基本要求

1)深刻理解下列几个基本概念

(1)法矢量,点法式方程,单位法矢量,法式方程,离差。

(2)直线的方向矢量,方向角,方向余弦,方向数。

(3)直线与平面的交角,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公垂线,平面束。

2)切实掌握下列基本方法及内容

(1)求平面法式方程,坐标式参数方程,截距式方程,一般方程。

(2)求点与平面的离差。

(3)两平面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平面之间的交角。

(4)直线的坐标式参数方程,对称方程,一般方程,一般方程化为对称方程。

(5)直线与平面相交,平行,直线在平面上的条件。求直线与平面的交角。

(6)直线与直线异面,共面,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

(7)求二直线的交角,二直线垂直的条件。两异面直线的距离与公垂线方程。

(8)求平面束中的一个平面。

第四章

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与二次曲面(14学时)

1.主要内容

1)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 2)椭球面。

3)双曲面:(1)单叶双曲面;(2)双叶双曲面。 4)抛物面:(1)椭圆抛物面;(2)双曲抛物面。 5)单叶双曲面与双曲抛物面的直母线。 2.基本要求

1)深刻理解柱面的方向、准线、母线、熟练掌握柱面方程的一般形式。锥面的概念、顶点、准线、母线的概念以及锥面方程的一般形式。旋转曲面的概念、旋转轴、母线、经线、纬圆的概念,旋转曲面的方程。

2)深刻理解椭球面、单叶双曲面、双叶双曲面的标准方程、性质和形状、顶点

4 和中心。椭圆抛物面的标准方程、性质、形状、顶点。双曲抛物面的标准方程、性质、形状、鞍点。

3)深刻理解直纹面和非直纹面,二阶直纹面的性质。

4)掌握柱面、锥面、旋转曲面方程的建立,用平行截割法研究二次曲面的标准方程确定曲面的性状。以直线族研究单叶双曲面和双曲抛物面。

第五章

二次曲面的一般理论(14学时)

1.主要内容

1)二次曲面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2)二次曲面渐近方向与中心。 3)二次曲面的切线与切平面。 4)二次曲面的径面与奇向。

5)二次曲面的主径面与主方向,特征方程与特征根。 6)二次曲面方程的化简与分类。 2.基本要求

1)理解二次曲面的渐近方向、中心、切线、切点、切平面、奇异点、径面、共轭方向、奇异方向。

2)理解二次曲面的主径面、主方向、不变量、半不变量。

3)熟练掌握直线与曲面相切的条件、求切平面、求径平面、主径面与主方向。作直角坐标变换,化简二次曲面的方程。

4)了解求二次曲面的不变量与半不变量,二次曲面五种类型的判别,应用不变量化简二次曲面的方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大纲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科必修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简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简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职业规划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空间解析几何教学大纲.doc》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空间解析几何教学大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